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中國植物肉市場現狀如何?
uSMART盈立智投 08-17 22:20

摘要

· 植物肉的消費羣體主要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白領,滿足了體驗新奇事物、追求身材管理的需求。中國消費者購買植物肉更多是出於對新奇事物的嘗試,以及健康和體重管理的需要。根據《2021中國植物肉行業洞察白皮書》,在復購植物肉的動機上,50%的消費者看中健康,這其中又有68%的人更看重其低脂、低卡的特性。另外,千禧一代和Z世代對新消費產品的嘗試也推動了中國植物肉市場發展,購買植物肉對他們更多屬於體驗消費,滿足好奇心以及凸顯潮流標籤。

· 中國植物肉市場處於導入期階段,長期發展空間廣闊。消費者收入水平提升帶來生活方式的轉變,歐美國家近年來環保主義、動物保護和素食主義逐步興起,人們更加追求對環境和社會影響更爲正面的飲食方式,植物肉已經擁有相對成熟和一定規模的消費羣體。在中國,由於經濟水平、飲食習慣等差異,植物肉市場目前處於導入階段,據The Good Food Institute,2019年中國植物肉產業的市場規模約爲70億元,過去五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14%左右;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4億元。植物肉在中國仍需要較長時間的產品技術迭代和消費習慣培養,但從長期趨勢來看,收入水平提升以及消費理念更新也爲未來市場提供了廣闊機遇。

· 國際巨頭陸續登陸中國植物肉市場。2019年美國植物肉巨頭Beyond Meat上市、另一大美國植物肉巨頭Impossible Foods的持續融資和IPO計劃,帶動了全球植物肉的投資熱潮。2020年,許多國際知名的植物肉製造企業登陸中國市場,如美國“植物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於2020年7月開始在盒馬鮮生上架植物肉產品;Impossible Foods於2020年10月表示最快將於2021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020年12月雀巢正式發佈嘉植餚品牌,植物基系列產品全面推向中國市場;2020年12月聯合利華旗下的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在中國上市。

· 國內本土創業品牌涌現,星期零於2020年10月完成過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國內與植物肉相關的本土品牌也大量涌現,包括星期零、未食達、珍肉等一批創業公司,以及金華火腿、雙塔食品等上市公司。據CBNData,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國內針對植物基公司的投資事件多達21件,同比增長500%。星期零是一家成立於2017年的植物肉企業,主要產品是大豆爲主要原料的植物基人造肉,客羣定位在 18-35歲、身處一二線城市的都市白領和年輕學生,具有喜歡嚐鮮、追求健康飲食的需求,2020年10月完成過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目錄

1. 行業概況

2. 市場空間和競爭格局分析

3. 主要標的及投融資情況梳理

3.1. 星期零

1.行業概況

植物肉是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製成,對肉類形色和味道進行模仿的食品。植物肉屬於人造肉的一種,可以實現商業化批量生產。植物肉與傳統的中式素肉區別在於,中式素肉僅通過烹飪的手法,讓產品擁有與動物肉菜餚相似的外形,但質感、口感與動物肉仍有很大差距,而植物肉能夠從多方面模擬出動物肉的質地、口感和風味。

中國的植物肉消費者以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白領爲主,滿足了他們體驗新奇事物、追求身材管理的需求。與歐美消費者的動保主義、環保主義有所區別,中國消費者購買植物肉更多是出於對新奇事物的嘗試,以及健康和體重管理的需要。根據商業週刊&星期零《2021中國植物肉行業洞察白皮書》,在復購植物肉的動機上,50%的消費者看中健康,這其中又有68%的人更看重其低脂、低卡的特性。另外,千禧一代、Z世代對新消費產品的嘗試也推動了中國植物肉市場發展,購買植物肉對他們更多屬於體驗消費,滿足好奇心以及凸顯潮流標籤。

圖片

2.市場空間和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植物肉市場處於導入期階段,未來仍需較長時間的產品技術迭代和消費習慣培養。消費者收入水平提升帶來生活方式的轉變,歐美國家近年來環保主義、動物保護和素食主義逐步興起,人們更加追求對環境和社會影響更爲正面的飲食方式,而以植物蛋白爲主的肉類替代品生產更節能環保,與養殖動物相比消耗的資源更少,植物肉已經擁有相對成熟和一定規模的消費羣體。在中國,由於經濟水平、飲食習慣等差異,植物肉市場目前處於導入階段,據The Good Food Institute,2019年中國植物肉產業的市場規模約爲70億元,過去五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14%左右;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4億元。植物肉在中國仍需要較長時間的產品技術迭代和消費習慣培養,但從長期趨勢來看,收入水平提升以及消費理念更新也爲未來市場提供了廣闊機遇。

國際巨頭登陸中國植物肉市場,國內本土創業品牌涌現。2019年美國植物肉巨頭Beyond Meat上市、另一大美國植物肉巨頭Impossible Foods的持續融資和IPO計劃,帶動了全球植物肉的投資熱潮。2020年,許多國際知名的植物肉製造企業登陸中國市場,如美國“植物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於2020年7月開始在盒馬鮮生上架植物肉產品;Impossible Foods於2020年10月表示最快將於2021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020年12月雀巢正式發佈嘉植餚品牌,植物基系列產品全面推向中國市場;2020年12月聯合利華旗下的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在中國上市。國內與植物肉相關的本土品牌也大量涌現,包括星期零、未食達、珍肉等一批創業公司,以及金華火腿、雙塔食品等上市公司。據CBNData,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國內針對植物基公司的投資事件多達21件,同比增長500%。

圖片

3.主要標的及投資情況梳理

3.1

星期零

星期零是一家成立於2017年的植物肉企業,主要產品是以非轉基因大豆爲主要原料的植物基人造肉。星期零的客羣定位在 18-35歲、身處一二線城市的都市白領和年輕學生,具有喜歡嚐鮮、追求健康飲食的需求。

圖片

產品

研發多種口味與形態產品滿足用戶需求。

星期零投入各類植物肉口味和形態的研發,除了基礎的牛肉、雞肉、豬肉外,還開發了新的植物蛋白產品,比如海鮮。目前有近20 款產品,分爲冷凍線和常溫線,滿足餐飲客戶和零售客戶的需求。2021年6月,星期零推出首款植物肉速凍“肉包”——“花花零感包”,進入傳統速凍包子領域。

圖片

品牌

品牌聯名、線下活動擴大影響力。

1)品牌聯名:星期零作爲中國本土植物肉品牌,和諸老大在端午節推出未來糉子,和主營江浙滬地區的燒烤品牌大肆擼串推出植物肉烤串,和長沙老字號文和友老長沙臭豆腐聯名植物基臭豆腐,與德克士合作推出“綠仙仙漢堡”,主打“中國味”,全國2600 家店上線的綠仙仙植物雞肉漢堡5天售出10萬份。

2)線下活動:星期零通過品牌活動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增加品牌曝光度。2019年12月,星期零聯合拉麪說、奈雪的茶等新興品牌,結合植物肉產品,在深圳舉辦線下快閃市集“未來停泊站SC-42”;2020年9月、10月,星期零參加上海的FashionZoo和“伍德吃託克”可持續市集。

圖片

渠道

主要佈局餐飲渠道,拓展其他線上線下渠道。

1)餐飲渠道:截止2020年12月底,星期零通過爲100多個品牌如奈雪、喜茶、Tim Hortons、正大集團、德克士等全國超5500家門店提供原材料打開市場,並積極開發各個城市的餐飲店和小品牌銷售植物肉產品,和餐飲品牌聯名只限於大品牌和網紅品牌。

2)其他渠道:2020年4月,星期零首次推出了自己的電商渠道植物肉產品,兩款產品分別是“星期零黑椒植物牛肉餅”和“星期零黑椒植物牛肉丸”;9月,星期零開售與正大食品旗下品牌暴走斑馬合作的兩款植物肉餃子,之後在盒馬鮮生部分區域上線;12月,星期零聯手全家推出了4款植物肉預製品,包括茄汁植物雞蛋包飯、芝士植物雞排意麪、植物雞排煎蛋法式三明治和薯香嫩蛋植物炸雞大口飯糰,滿足白領人羣一日三餐需求。2021年6月,星期零推出第一款消費端植物肉產品“花花零感包”,6月10日在天貓、京東、有贊上線,6月18日在Ole全國門店上線,6月下旬在上海地區盒馬門店陸續上線。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