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單季度環比三連增,藥明康德(603259.SH/2359.HK)年報的含金量在哪裏?
格隆匯 03-25 13:23

在地緣政治博弈、資本市場流動性緊縮、醫藥行業週期性調整等多因素的影響下,2024年的全球醫藥產業的發展可謂面臨多重挑戰。在此背景下,作為醫藥行業“賣鏟人”的CXO領域繼續承壓。從已披露的2024年度業績快報或預吿來看,不少國內CXO企業面臨營收下降、利潤收窄等現實困境。

一片“跌”聲之中,國內CXO龍頭企業藥明康德的2024年財報和2025年業績指引卻向市場傳遞了難得的樂觀信號。2024年,藥明康德全年收入392.41億元,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同比增長5.2%,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利潤105.8億元,經調淨利潤率 27%創歷史新高。單季度來看,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和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利潤均創新高,實現環比連續三個季度的增長。對於2025年更是給出“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重回雙位數增長”的積極指引。

事實上,藥明康德的2024年更不尋常,甚至稱得上艱難。被美國擬議生物安全法案直接點名,上市公司股價如波浪一般起起伏伏,公司也忙於各種聲明與澄清。如今,這份穩健的財報數據再次驗證這家CXO巨頭穿越週期與焦慮的韌性與定力。

在業務發展的同時,藥明康德也在進一步深化利益共同分享機制,加碼股東回報與人才激勵。正所謂聚而不散是暴殄天物。企業既要善於積累財富,更要懂得合理分配。財報顯示,2024年藥明康德將超過60%的歸母淨利潤以現金分紅和回購註銷的形式回饋給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藥明康德通過現金分紅和回購並註銷A股的方式已陸續向投資者反饋超過了113億元,而這三年藥明康德通過持續的業務發展,高效運營以及財務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公司自由現金流在153億左右。也就是説,三年的時間裏超過70%的自由現金流真金白銀地流向了投資者。

在行業動盪的時候,沒有什麼比“穩健”二字更能令投資者感受到安心和信心的,藥明康德再次印證了這句話的含金量。

 

精準研判,藥明康德的管理能力與執行力

 

醫藥行業向來具有投入大、週期長、風險高的特徵,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發展環境中,業績指引已經成為衡量一家醫藥企業戰略成熟度的重要標尺。早在發佈2023年度財務報吿時,藥明康德就給出了2024全年的業績指引:預計實現全年收入383億至405億元。當時間來到第三季度,海內外同業公司因各種原因紛紛下調全年業績指引時,被美國擬議法案來回折騰的藥明康德依然保持全年指引目標,而從最終的財報數據來看,關鍵經營指標均精準落在指引範圍內。

在部分投資者眼中,藥明康德達成指引內的財報可能少了一些驚喜,但換個角度來講,這不僅避免了“意外”帶來的波動,也恰恰體現了藥明康德管理層對自身業務、行業現狀以及外部風險研判的前瞻性,也驗證了這家CXO龍頭企業在不確定性環境依然保持的強大執行能力。

作為醫藥行業的下游,CXO行業極易受到上游藥物研發需求的影響。在融資、支付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行業寒冬似乎是近幾年國內醫藥領域的共識,CXO領域也無法獨善其身。但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核心是,無論環境如何變化,創新藥是一個精細化程度很高的產業鏈,利用各自的優勢和能力始終是趨勢,也是剛需。沙利文數據顯示,2024年生物醫藥行業整體外包率首次超過50%,到了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53.2%。

寒冰之下往往也孕育着新希望。從醫患端來看,未被滿足的需求長期存在,在這一核心內需驅動下,無論是大型藥企,還是Biotech,藥物研發或被砍收縮或更新變化,但研發需求一直存在並持續。以FDA為例,2024年全年批准了50款創新療法,超過過去10年的平均水準。

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外包的需求也始終存在,像藥明康德這樣深耕行業20多年的優質平台,無疑是他們更好的合作伙伴。藥明康德在2024年度投資者開放日分享過的一個小故事,從側面證明藥明康德無法被輕易取代的價值。

2024年春天,美國新鋭生物技術平台公司Terran Biosciences(以下簡稱“Terran公司”)需要推進一個關鍵研發環節,需要在6周內快速合成超過240個複雜的化合物分子,完成全套的藥性評價,且要求CXO公司接單後立刻響應。在被一眾CXO拒絕後,藥明康德接下並完美完成這個頗為緊張的工作。Terran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行業媒體採訪時曾提及此事,他評價道:“如果不是藥明康德,我們不可能達到現在這樣的新藥研發速度。我們曾在多地進行考察,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在短時間內立即為我們組建一支200多名科學家的隊伍來做一個新項目。”

穿越2024年的風雨,2025年會更好嗎?藥明康德給出了頗為積極的判斷:公司持續經營業務收入有望重回雙位數的增長,整體收入將達到415~430億元,預計2025年經調整non-IFRS歸母淨利率水平有望進一步提升。

與經營指引同時發佈的還有股東回饋及員工激勵方案。在大環境並未變化的情況下,我們有理由相信藥明康德在滿足客户需求的同時,依然可以如期完成業績,為股東和員工繼續提供價值。

 

敏鋭嗅覺,藥明康德“踩中”的行業熱點

近兩年,以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為代表的多肽類減肥藥在全球走紅。當人們為諾和諾德、禮來兩大巨頭的業績感歎時,驀然回首發現藥明康德這家CXO企業早已在此佈局良久,這並不是撞大運,而是在行業深耕多年並保持有敏鋭洞察的必然結果。

藥明康德對於多肽類藥物的關注可以追溯到2011年,早於減肥藥爆火前十年就有佈局。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藥明康德化學業務中的TIDES業務(寡核苷酸和多肽)2024保持高速增長,收入達到58億元,同比增長70.1%。截至2024年末,TIDES在手訂單同比增長103.9%。TIDES D&M服務客户數同比提升15%,服務分子數量同比提升22%。藥明康德在業績交流會上還提到,目前平台上面有超過20個GLP-1項目管線,佔整個市場份額的20%以上,預計2025年TIDES業務實現60%以上的收入增長。

多肽類減肥藥供不應求的消息早已是一個公開話題,解決供應的核心問題正是多肽藥物的產能建設。除了個別頭部藥企有錢有閒自建產能,更多需求有望由CXO企業承接。對於TIDES產能,藥明康德給出的最新數據是,2024年末,多肽固相合成反應釜總體積增加至4.1萬升,預計 2025 年末將進一步提升至超10萬升。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幾款減肥藥並非多肽藥物僅有的想象力。

一方面,口服多肽是未來減肥藥的趨勢。目前的GLP-1減肥藥主要是注射液,使用者面臨停藥反彈、如何維持等深層次需求。口服劑型除了解決患者端依從性的問題,由於吸收率較注射液偏低、口服多肽工藝更復雜等原因,口服減肥藥的外包需求只會更大。

另一方面,多肽藥物在自身免疫疾病領域也展示了巨大的潛力。近期,強生宣佈,在研靶向口服肽icotrokinra在三期臨牀試驗中的表現不僅優於安慰劑,還在關鍵指標上打敗了百時美施貴寶銀屑病明星產品Sotyktu。這款在研藥物已經被業內標榜為50億美元分子,口服多肽賽道也因此受到行業極大矚目。

熱門賽道到底能帶來多久的經營利好或許存在不確定性,但能確定的是,這類業務可以帶來實打實的收入和現金流。在這一點上,藥明康德早在新冠疫情期間就有深切的體會。

翻看藥明康德的財報,2015年到2022年,其全年業績均保持雙位數增長,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達到70%以上。受新冠相關訂單高基數帶來的影響,2023年開始,藥明康德的增長降低至個位數。儘管高基數制約了公司業績的同比數據,但事實的另一面是,新冠業務也帶來充沛的現金流。2022年,藥明康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超百億元,同比增長131.32%。最新的財報顯示,藥明康德自由現金流創歷史新高來到79.8億元。手握現金,這也是藥明康德穿越行業發展週期的底氣。

 

獨特的CRDMO模式,藥明康德的長期主義

 

近日,11家印度CXO聯合成立了一個創新制藥服務組織(IPSO),成員包括Syngene、Aragen Life Sciences、Piramal Pharma Solutions、Sai Life Sciences等,旨在提升印度在全球CDMO市場的競爭力,爭取更多國際大藥廠的合作訂單。類似的,2024年6月,韓國、美國、日本、印度和歐盟也在美國聖地亞哥成立過一個“生物製藥聯盟”。

這些競爭對手是藥明康德的威脅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海外企業頻繁的動作證明CXO行業依然具有強大吸引力,背後的市場對於藥明康德來説也是機遇。仔細研究這些公司可以發現,上述“聯盟”或“組織”仍然聚焦於CDMO/CMO的工作範疇內,較少從事需要大量高質量科學家和大量資金的早期藥物發現,而藥明康德獨有的 “一體化、端到端”CRDMO業務模式,恰恰可以實現質量、速度、成本的“穩定三角”。

對於藥企而言,選擇CXO公司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信任”。CRDMO模式下的藥明康德像一個“藥物研發的超級廚房”,無論客户是希望做藥物發現的化合物篩選,還是臨牀前的各類試驗和檢測,直至商業化生產,藥明康德都可以承接,這讓藥明康德有機會拿到更多客户。更為難得的是,在“跟隨科學”“跟隨客户”“跟隨分子”戰略下,藥明康德從“R”端就開始陪伴一家創新藥企成長,這個過程中建立的信任度更為牢固,也讓藥明康德擁有R端延續下來源源不斷的新訂單。

2024年,藥明康德的活躍客户保持6000+的規模,其中新增客户數量500+,全球每年新增biotech企業1000+,大藥企的數量也保持持續增長。收入來源全球客户的局面並未有變化。

正像公司管理層所表達的那樣,“我們啟動項目不需要等,因為我們具備各種能力和產能,無論是縱跨研發上下游環節、還是橫跨多個技術方向,都可以整合、打通所有能力,所以執行項目特別快,這個產能和速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當然,保證客户高粘性的一大前提是保證高質量。可以看到,在構建CRDMO模式的同時,藥明康德始終堅持一道原則——在全球範圍內恪守統一的國際質量標準,這一堅持需要面對全球範圍內紛繁複雜的監管體系與監管要求,付出極高的建設週期與建設成本。2024年,藥明康德接受了來自全球客户、監管機構和獨立第三方的質量審計達到802次,相當於每天接受超過2次質量審計,均100%符合要求且無嚴重發現項;藥明康德還接受了來自於全球客户的58 次信息安全審計,相當於每月接受近5次信息安全審計,也沒有發現重大網絡安全和商業祕密信息泄露事件。此外,藥明康德的24個主要運營基地都獲得了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其中包括所有中國主要運營基地。

深耕行業20多年,藥明康德像一個學霸,被行業寄予極高的希望。但要知道,在複雜的宏觀環境和行業環境下,一路狂奔的高增長階段誰也無法保證持續。像藥明康德這樣找準自身優勢並不斷強化,做一個穩健的學霸,既能抗風險,又有餘力開拓,這或許才是這家行業巨頭驗證的長期主義。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