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港股沸騰!科技股衝鋒號響起,中國“科技十雄”強勢猛攻!
格隆匯 02-26 14:15

在經歷短暫兩日低迷後,港股“接着奏樂接着舞

今天,港股三大指數強勢拉昇,市場做多情緒重燃。

截至發稿,恒生科技指數升近5%,創2021年12月以來新高,恒指、國指現升超3%。

科技股火力全開,成為市場的核心驅動力。美團、小鵬、理想、京東大升超8%,中芯國際升超7%。

阿里巴巴升超5%,小米也大升5%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1.4萬億。騰訊、百度等巨頭也紛紛走高。

眼下,南向資金對港股熱情持續高升。

Wind數據顯示,2025年初至今累計淨買入規模達到2391.72億元,僅有5個交易日為淨流出。

近來,南向資金已連續三日淨買入超百億港元,昨天更是爆買港股220億港元,成為歷史第三高,也是年內次高。

今天,其火熱態勢繼續,目前已淨買入港股超100億港元。

摩根士丹利基金預計,港股今年來升勢顯著,是由南下資金和外資共同流入導致。

一方面,今年南下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另一方面海外資金在全球資產配置再平衡,從其他新興市場迴流港股。

“牛市”陣地大轉換

隨着全球AI格局生變,市場對中美科技股的信心開始大幅搖擺。

昨晚,美股七巨頭陷入技術性調整區間,一夜蒸發了萬億美元。今天,中國科技巨頭們便集體吹響號角,再度上演狂飆。

自去年來,人工智能潮瘋狂席捲全球,中美科技巨頭們也迎一輪強勢爆發。

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美股“科技七巨頭”先發制人、一路強勢,至今累計升幅近40%。

中國“科技十雄”雖前期稍顯遜色,但後來居上,累計升幅近70%。

再放眼整個美股港股,今年“牛市”陣地悄然轉換。

在科技股的推動下,港股自1月中旬開啟了猛攻行情,反之美股表現開始落後全球同行。

2025年迄今,道指累計升幅不到3%,標普500指數累升近僅1%,納指則累跌1.47%而恒科指年內則累升超32%,恒生指數累升超17%,國指累升近20%。

港股也由此成為今年全球資本市場中,表現最佳的市場之一。

美銀知名策略師Hartnett稱,隨着科技股調整,歐洲和中國股市表現更佳,投資者對美股進一步上升的空間越來越“質疑”。

若標普500指數跌至5600-5700點,投資者或尋求特朗普政府財政干預,因其視股市為“交通信號燈”

特朗普風險擾動多大?

大家都説,這是一場由AI引發的港股牛市。

但要注意的是,特朗普風險也持續在籠罩着市場。

在特朗普上任的這一個月來,四處揮舞的關税大棒以及“美國優先”颳起全球風暴。

日前,特朗普政府簽署的《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旨在限制美國資本對中國科技、基礎設施等戰略領域的投資,涉及半導體、AI、量子技術等領域。

民生宏觀邵翔分析稱,白宮公佈的備忘錄可能只是一個新的開始。“小院高牆”再進一步,從限制雙邊投資開始。

不過中信證券指出,港股反轉行情料將延續,事件性擾動不改趨勢。

該行認為,特朗普簽署《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並不會對全球資金投資中國企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港股企業自美國的收入佔比已在2023年降至1.7%,基本面影響有限;而指數層面的再平衡也僅有短期的影響。

此外,在此輪上升後,當前恒指和恒科的動態PE僅處於歷史45%和31%的分位數,疊加業績預期的上修和賣空佔比維持高位,港股安全邊際仍然充分。

綜合來看,在AI敍事持續催化、基本面預期改善、全球資金輪動的背景下,即便有短期事件性的擾動,判斷港股仍將延續2024年以來的反轉行情。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