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港股沸腾!科技股冲锋号响起,中国“科技十雄”强势猛攻!
格隆汇 02-26 14:15

在经历短暂两日低迷后,港股“接着奏乐接着舞

今天,港股三大指数强势拉升,市场做多情绪重燃。

截至发稿,恒生科技指数升近5%,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恒指、国指现升超3%。

科技股火力全开,成为市场的核心驱动力。美团、小鹏、理想、京东大升超8%,中芯国际升超7%。

阿里巴巴升超5%,小米也大升5%再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1.4万亿。腾讯、百度等巨头也纷纷走高。

眼下,南向资金对港股热情持续高升。

Wind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今累计净买入规模达到2391.72亿元,仅有5个交易日为净流出。

近来,南向资金已连续三日净买入超百亿港元,昨天更是爆买港股220亿港元,成为历史第三高,也是年内次高。

今天,其火热态势继续,目前已净买入港股超100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基金预计,港股今年来升势显著,是由南下资金和外资共同流入导致。

一方面,今年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另一方面海外资金在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从其他新兴市场回流港股。

“牛市”阵地大转换

随着全球AI格局生变,市场对中美科技股的信心开始大幅摇摆。

昨晚,美股七巨头陷入技术性调整区间,一夜蒸发了万亿美元。今天,中国科技巨头们便集体吹响号角,再度上演狂飙。

自去年来,人工智能潮疯狂席卷全球,中美科技巨头们也迎一轮强势爆发。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美股“科技七巨头”先发制人、一路强势,至今累计升幅近40%。

中国“科技十雄”虽前期稍显逊色,但后来居上,累计升幅近70%。

再放眼整个美股港股,今年“牛市”阵地悄然转换。

在科技股的推动下,港股自1月中旬开启了猛攻行情,反之美股表现开始落后全球同行。

2025年迄今,道指累计升幅不到3%,标普500指数累升近仅1%,纳指则累跌1.47%而恒科指年内则累升超32%,恒生指数累升超17%,国指累升近20%。

港股也由此成为今年全球资本市场中,表现最佳的市场之一。

美银知名策略师Hartnett称,随着科技股调整,欧洲和中国股市表现更佳,投资者对美股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越来越“质疑”。

若标普500指数跌至5600-5700点,投资者或寻求特朗普政府财政干预,因其视股市为“交通信号灯”

特朗普风险扰动多大?

大家都说,这是一场由AI引发的港股牛市。

但要注意的是,特朗普风险也持续在笼罩着市场。

在特朗普上任的这一个月来,四处挥舞的关税大棒以及“美国优先”刮起全球风暴。

日前,特朗普政府签署的《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旨在限制美国资本对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等战略领域的投资,涉及半导体、AI、量子技术等领域。

民生宏观邵翔分析称,白宫公布的备忘录可能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小院高墙”再进一步,从限制双边投资开始。

不过中信证券指出,港股反转行情料将延续,事件性扰动不改趋势。

该行认为,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并不会对全球资金投资中国企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港股企业自美国的收入占比已在2023年降至1.7%,基本面影响有限;而指数层面的再平衡也仅有短期的影响。

此外,在此轮上升后,当前恒指和恒科的动态PE仅处于历史45%和31%的分位数,叠加业绩预期的上修和卖空占比维持高位,港股安全边际仍然充分。

综合来看,在AI敍事持续催化、基本面预期改善、全球资金轮动的背景下,即便有短期事件性的扰动,判断港股仍将延续2024年以来的反转行情。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