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自動駕駛持續升温,國內域控領先供應商知行科技的底氣

今年以來,在車企們深陷內卷之際,自動駕駛產業鏈似乎正迎來一些積極的信號,尤其是6月以來,先是餘承東在重慶汽車論壇上放話---中國L3標準,計6月底出台,緊接着又傳出特斯拉FSD入華,儘管此事後續被官方否認,但結合政策指引、產業等種種跡象來看,由輔助駕駛邁入自動駕駛時代應該是不遠了。

事實上,在這輪汽車板塊迎來反彈之際,A股自動駕駛產業鏈一些標的已悄然啟動。反觀港股IPO市場,同樣能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一家專注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領先企業---知行科技已通過聆訊。

中國領先的第三方自駕域控供應商,順應汽車E/E集中化演進趨勢

根據該公司招股書顯示,按2022年收入計,知行科技是中國第二大第三方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提供商,市佔率達26.2%;若將自研域控制器的整車廠計入,該公司則是中國第四大整體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提供商,市佔率為8.6%。2023年交付的新產品iDC Mid同樣表現搶眼,截至最後可行日期已獲得來自不同主機廠的六份有關iDC Mid的定點函,隨着未來兩年這些項目的逐漸落地,知行科技有望業績進一步迎來利好。

或許,正是由於知行科技赴港上市,令筆者得以更進一步地觀察自動駕駛產業鏈的發展進程與未來走向。

按現階段對於自動駕駛系統劃分的三個層級(感知、決策及執行)來看,域控制器在決策環節扮演着相當於人類大腦的角色,因此一向有着“智能汽車大腦”之稱,其價值不言而喻。

當下,這輪汽車電氣化變革正沿着電動化、智能化為兩大技術方向演進,導致新一代汽車ECU(電子控制單元)爆發式增長,量級遠非機械時代可比擬,這點已成共識,特別是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之後該趨勢尤為顯著。

博世曾預測指出,搭載L2級別的智能汽車代碼大約在1億行;L3將到2億-3億行;達L5時直接上升到10億級別。相比而言,一輛傳統汽車僅有70多個ECU(電子控制單元)。

隨着智能化水平提升,ECU以幾何倍數增長基本是可以預見的,若按此前的分佈式架構,大量的ECU“各自為戰”,將造成運維成本大幅攀升,升級和管理的難度大也是可想而知的。據業內分析指出,分佈式模式走到L2級別後基本已是極限了。

所以,將這些分散的ECU整合為少數幾個域控制器,汽車電子架構(E/E架構)集中化發展潮流。這樣既可以減少維護和升級成本,還能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

因此,近些年來,主流車企紛紛佈局域控制器,大力推動汽車E/E架構從傳統分佈式向域集中架構演進,例如大眾MEB平台、蔚來下一代電子電氣架構、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而特斯拉Model3甚至是實現了中央集中式架構的雛形。

根據知行科技的招股書介紹,一般而言,E/E架構分為五個功能域:自動駕駛域、駕駛艙域、動力總成域、底盤域和車身域。知行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自動駕駛域控領域。

目前,該公司擁有兩條產品線,即與Mobileye合作開發的SuperVision(首次應用於極氪001)及自主設計的iDC系列,包括iDC Mid及iDC High。此外,知行科技還提供智能前視攝像頭(iFC)產品,且解決方案及產品覆蓋廣泛的車輛價格段及全駕駛場景,包括高速公路、環路、複雜道路、鄉村道路及停車場。

(公司主要的自駕解決方案及產品特點)

知行科技近三年收入成倍增長,虧損迅速收窄

自動駕駛被視為未來汽車產業的“星辰大海”,中國基於長期領先全球的汽車產銷規模,成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伴隨自動駕駛拐點的到來,滲透率快速提升,自駕域控市場需求也將隨之進入高增長階段。

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2019-2022年,中國的自駕域控市場規模從1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增長到98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341.0%;預計2026年將達到645億元,2028年有望站上千億台階。

知行科技自2020年實現首個自動駕駛方案量產,乃是中國最早實現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大規模商業化的公司之一。2020-2022年,公司收入從4765萬元大幅增至13.26億元,年複合年化增長率達427.5%。2023年上半年,知行科技達5.43億元,營收同比2022年上半年增長51%。

從收入來源來看,公司過往收入絕大部分來自向OEM銷售自駕解決方案及產品,合共交付自駕域控制器超過十三萬台。截至最後可行日期,該公司已獲得15家知名OEM的定點函,包括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東風汽車等。

得益於自駕解決方案大規模商業化,知行科技的成本被迅速攤薄,規模效應凸顯。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公司的經營虧損率從90.1%大幅縮減至4.7%;而刨除股份支付及上市費用之後,同期公司的年度經調整淨虧損額也呈逐年遞減趨勢,由3567萬元減少1687萬元。

技術底色濃厚,邁向盈虧拐點可期

照此趨勢發展,知行科技邁過盈虧平衡點,走向盈利指日可待。以目前第三方自駕域控格局來看,這是一個集中度非常高的賽道,2022年CR5達87.1%。這其實説明行業存在顯著的准入壁壘。

其中,技術無疑是最關鍵的變量,而自駕域控器又是屬於軟硬件多領域、多學科交叉的範疇,涉及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工程實踐經驗等。據招股書介紹,知行科技目前已具有先進全棧自研能力,包括自研算法及軟硬件協同設計能力。

若從核心管理團隊背景、人員結構、研發投入力度技強度這些方面來看,該公司的技術底色亦可見一斑。

一方面,創始人及高管團隊的行業資歷深厚,其中創始人擁有近20年汽車行業從業經驗及10年以上的自動駕駛行業經驗,大多數高管的行業經驗平均都達到了14年。

另一方面,從人員結構來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知行科技擁有245名研發人員,佔比達到74%。同時,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支出從4414萬元增至1.04億元,年複合增速達53.6%。2023年上半年,知行科技的研發投入為1.04億元

知行科技以目前領先的佔位及所累積的客户關係,未來增長確定性想必不用擔憂。同時,鑑於開篇所述,多種跡象顯示,當前汽車智能駕駛正處於L2邁向L3階段的過渡期,且即將迎來自動駕駛產業化的拐點。知行科技未來有望乘勢而起,真正迎來屬於自己的“主升浪”。

最後,從知行科技背後的股東來看,既有國資混改基金的加持,又有理想汽車(車和家是前身)這樣的優秀產業資本青睞,體現出這些專業資金對於中國自動駕駛產業未來發展的看好,同時也令知行科技未來發展更有底氣。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