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高盛也頂不住了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投中網,作者:陶輝東

高盛也加入華爾街的裁員大潮了。

根據多家媒體的報道,高盛正在着手進行大約500人規模的大裁員,約佔高盛員工總數的1%。其實高盛在7月份發佈今年二季度財報時就已經透露過,因為收入下滑,可能會重新啟動其年度SRA計劃,這意味着將會裁掉1%-5%的表現較差的員工。

2022年到目前為止,美國金融市場在加息週期之下哀嚎遍野,裁員陰影籠罩了整個華爾街。最近基本上所有大投行的CEO們都在被媒體追問會不會裁員,這個時候高盛的“淪陷”當然就很有風向標的味道了。

高盛也頂不住了

在2021年的大牛市中,高盛也是擴張最猛烈的投行之一,公司總人數在一年內增長了大約15%。2021年高盛淨收入593億美元、淨利潤216億美元都創了歷史新高,23%的ROE也是2007年以來的最高記錄。

2021年的華爾街有做不完的業務,投行普遍人手不足,投行人一方面領着創紀錄的獎金,另一方面還能以疫情為由拒絕回辦公室,公司不但不敢開除他們還得給他們加薪,簡直過着神仙般的日子。

這種情況下,高盛2021年薪酬和福利支出同比上升了33%,據説給幾百個高管發了八位數的一次性獎金。對於普通員工,高盛不僅在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暫停了末位淘汰制度,而且還給員工增加了免費咖啡、免費午餐、往返辦公室的免費乘車服務等各種福利。

但大起大落就在一線之間,美聯儲的加息大棒一出,2022年上半年美股IPO融資額同比減少了95%,數量則下降了73%(安永數據),可以説是如墜冰窟。

這種情況下,投行們的業績自然是歷史性的慘淡。高盛的2022年二季報顯示,其投行業務收入下降了41%,導致其淨利潤同比下滑了48%。彭博數據顯示的分析師平均預測是,2022年全年高盛的總收入將下滑50%之多。

於是,2022年以來高盛先是暫停了招聘,然後一一取消了疫情之後增加的員工福利,並且還強硬要求員工必須回辦公室上班,恢復裁員計劃只不過是最後一步。至於是否會採取更大的裁員計劃?高盛CEO大衞·所羅門在接受採訪時的表態是:這將取決於接下來的美聯儲動向和通脹走勢。

高盛並不是唯一在“降本增效”的大投行。就在高盛爆出裁員的同一天,摩根大通總裁平託也在投資者會議上被問到裁員的話題,他一方面表示當市場低迷時裁員需要非常謹慎,如果削的太過“會損害未來增長的可能性。”但他緊接着又話鋒一轉,表示調整成本結構的手段不只是裁員,還可以是減少員工獎金。

總而言之,裁員降薪將是華爾街的主題詞。薪酬諮詢公司Johnson Associates給出的預測是,艱難的2022和前景黯淡的2023年將促使投行們裁減5%至10%的員工,並且留任員工的薪酬也會降低。

裁員潮蔓延硅谷

頂不住美聯儲加息的並不僅僅是華爾街的投行們。在硅谷,一場更大的裁員潮早就已經開始了。新冠疫情之後一二級市場流動性充裕,公司估值高企,這導致了美國科技公司過於樂觀,大肆擴招。而在經濟突然掉頭向下的情況下“泡沫”破裂,為了應對寒冬,各大科技企業只得又紛紛選擇縮減人力成本。

8月底美國科技媒體Verge報道稱,“閲後即焚”App的開發公司snap正在進行比例高達20%的大裁員,涉及員工超過1200人。此前snap CEO曾表示公司需要“重新部署資源、調整產品計劃”,以度過經濟低迷期。

snap從擴張到收縮模式的切換也是非常之迅速。在2021年的高峯時,snap在紐交所的市值曾高達1300多億美元。相應的snap實施了相當激進的擴張,員工數在一年內增長了50%之多。而進入2022年之後,snap成為跌的最慘的科技股之一,目前市值已經不足200億美元。新冠疫情之後snap的大擴張所帶來的是巨大的虧損。2022年二季報顯示,snap淨虧損高達4.2億美元,虧損額同比擴大了178%。

2022年以來,像snap一樣大規模裁員的科技公司已經數不勝數,電商服務企業Shopify裁員10%,冥想類APP創業公司Calm宣佈裁員20%,雲通訊公司Twilio裁員20%……幾乎沒過幾天就會有某家公司大裁員的新聞。

更能説明問題的是,那些最大的科技巨頭們也在裁員。

比如,二季報顯示亞馬遜裁員超過9.9萬人。疫情期間亞馬遜曾大量擴招,員工數量幾乎翻倍。扎克伯克、馬斯克等人一直在喊話經濟衰退要來了,META已經宣佈停止招聘並且“許多團隊將縮減”,特斯拉則宣佈了10%比例的裁員,並且暫停了全球招聘。此外,社交媒體Twitter也宣佈了裁員計劃,而且裁的是招聘團隊,比例高達30%。甚至連蘋果都暫緩了招聘計劃,並且裁掉了大約100名合同制員工。

顯然,這次裁員潮不是一個個的個案,而是行業整體性的。Blind科技公司裁員追蹤器顯示的數據是,2022年有超過600家初創公司和科技公司合計裁員超過10萬人。而據科技媒體Crunchbase的統計,截至2022年8月底,美國科技行業的裁員人數已經接近20萬人。

PE巨頭們歷史性虧損

IPO數量降至歷史低位,企業估值水平大幅下降,當然也會對VC/PE機構們造成巨大的衝擊。2021年分外活躍的併購市場,在2022年也風光不再。Dealogic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股權資本市場交易量同比下降近 69%,而併購交易量下降近23%。

在市場高峯時期大肆投資科技獨角獸的軟銀集團大概是最慘的,2022年二季度這一個季度,願景基金就虧損了超過200億美元。孫正義在投資者會議上不得不承認錯誤,表示願景基金的投資組合“存在大量問題和失誤”。緊接着,軟銀就宣佈願景基金的團隊將裁員20%以上。

目前還沒有黑石、KKR等PE巨頭們裁員的消息出現,但它們2022年的業績也並沒有比投行們好到哪裏去,基本都在消化歷史性的虧損。

2022年二季報顯示,黑石出現了2940萬美元的季度虧損,其中私募股權業務在黑石的各業務板塊中表現最差,投資組合價值季度下跌了6.7%。私募股權業務佔比較高的KKR,在2022年受到的衝擊相比之下就更大了,季度賬面虧損達8.3億美元,KKR的私募股權投資組合貶值了7%。上市PE裏面賬面虧損幅度最大的是阿波羅全球資管,錄得了21億美元的鉅額賬面淨虧損,因為退出減少,其私募股權投資收入同比下滑了93%。

放眼望去,基本上各個大佬們都在發出“寒冬警吿”。

高盛CEO大衞•所羅門預測,美國經濟兩年內出現衰退的可能性是50%。

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説:“展望未來,我們認為通脹會比大部分人預測的更嚴重和更持久,央行們將不得不持續的對抗通脹。”言下之意,就是加息遠沒結束。

扎克伯格説:“這次經濟衰退可能會是我們最近歷史上見過的最嚴重的衰退之一。”

橋水基金首席投資官格雷格·詹森則警吿,當前的市場價格低估了深度、廣泛和長期衰退的風險。

相比之下摩根大通總裁平託算是個樂觀派,他在最近的投資者會議上表示美國經濟“軟着陸”的可能性大於衰退。

對於黑石、KKR等PE巨頭來説,當下的市場環境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為過去兩年的募資熱潮,它們手中都握有巨大規模的“幹火藥”,黑石目前有超過1700億美元的可投資金,KKR的未動用資本是1150億美元,都處在歷史高位,它們會怎麼運用這些子彈?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