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百融雲(6608.HK):營收同增43%,金融數字化浪潮下被低估的高成長股
格隆匯 03-24 08:56

由於政策更迭和外部形勢複雜,2022年以來資本市場一波三折。近期,高層講話穩定市場信心,港A兩地市場迎來強勢反彈。

但陰霾沒有完全散去,尋找政策確定性的賽道以及高確定性個股,依然是諸多投資者的首要考量標準。

而當前,數字化基建依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兩會之上,數字金融成為熱議的話題。我國金融業正處於全新的數字時代,併為產業鏈帶來廣闊的發展機會。

筆者關注到,3月23日,金融數智化賦能領導者百融雲(6608.HK)發佈年報,交出一份引人注目的成績單。在通脹超預期、整體消費需求及多行業增速仍在底部的背景之下,百融雲過去一年的成長彈性可謂亮眼。

百融雲是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

以百融雲創與某國有銀行合作為例,雙方合作始於2016年,至今已建立起基於模型、業務諮詢、智能分析與決策的合作鏈條。百融雲創於2021年年中完成對該行全行範圍內零售業務增益項目的方法論研究,定製的AI模型包括儲蓄、資管等9類場景累計逾500個特徵函數:這意味着限制該行模型功能的“天花板”被直接打開——全部客羣模型的KS均超0.35,對象區分能力強而穩定,該行營銷轉化率可提升2至3倍。通過此項目,百融雲創與該行催生出更多長期合作,如模型持續更新、迭代優化、全行級別特徵工程等。

以上就是百融雲賦能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生動例子。

當前,金融存量時代正在來臨,過去粗放式的營銷和經營策略難以為繼,金融機構到了關鍵的十字路口。傳統金融機構正面臨着新競爭對手的挑戰——互聯網巨頭帶來互聯網與金融服務深度結合,使得傳統金融機構不少業務被分流。相較而言,傳統金融機構的營銷系統渠道單一,難以精準、高效觸達目標用户;且由於人力的能力有限,佔比高達80%的長尾客羣缺乏精細化耕作,營銷效率有待提升。另外,線上化對金融行業的數據管理和風險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銀行在信貸業務線上化遷移過程中,批量性系統攻擊和遠程行為欺詐風險高發,這為金融科技企業提供場景化、全流程的實時風控解決方案提供了“用武之地”。金融科技還能夠助力金融機構實現實時風控。

就此,百融雲創近年來在隱私計算、聯邦學習等可信科技關鍵技術領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近日,中國信通院公佈了第五批“可信隱私計算評測”結果,百融雲創的Indra隱私計算平台順利通過了“聯邦學習基礎能力專項評測”。此前,百融雲創接連獲得多項聯邦學習、隱私計算技術國家發明專利,為助力中國Fintech行業邁入“可信時代”,構建全棧全域的可信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

數字化轉型成了傳統金融機構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疫情對金融機構的數字化進程也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受疫情常態化的影響,我國企業都在加速數字化、智能化。疫情催生的“非接觸服務”讓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刻不容緩。在此背景下,金融雲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

但智能化轉型不是簡簡單單工具的堆積,這是需要一個在業務方式、審批模式、獲客邏輯、風險控制基礎上的技術和系統的全面轉型。

正如百融雲創CEO張韶峯認為,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在數據+算法定義的世界中,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複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優化資源配置效率。百融雲憑藉人工智能、SaaS等技術優勢、多年的客户積累以及深刻的行業理解,牢牢抓住金融行業數字化浪潮,成為細分行業龍頭。

構築寬廣護城河,龍頭恆者恆強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百融雲在高度分散的金融SaaS細分行業中市場佔有率已達11%(來源於國元國際測算)。根據公司最新的年報披露,截至2021年,百融雲創的服務覆蓋絕大部分國有銀行、逾900家區域性銀行、絕大部分消金公司及主要保險公司。。

可以説,百融雲對行業的價值已經很難被忽視。在過去幾年交出的非常亮眼的成績單,就是一個印證。百融雲的營收持續高增長,並創下歷史新高,成長性在科技行業中十分亮眼。2021年百融雲創實現營收16.23億元,同比增長43%;前期研發投入大、銷售成本高等問題影響盈利是TO B型科技企業發展之路上普遍存在的現象,但百融雲創的改善趨勢明顯——經調整淨利潤上升至1.41億元,年平均複合增速為76%。另外,2021年百融雲創付費客户超3,300家,同比增長27.5%,充分體現其在行業中集聚優勢核心客羣資源,形成了強大的虹吸效應,實現強者恆強。

強者恆強,背後體現的是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夯實。百融雲的核心競爭力來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科技力。百融雲創作為國內領先的獨立AI技術平台,始終以“成為金融行業的基石”為企業願景,堅持以科技為驅動。公司核心管理團隊均畢業於清華大學。在科技基因的作用下,百融雲從成立以來就着力於構建全面的AI孵化體系、智能分析能力以及SaaS應用部署能力。

報吿期內,百融雲研發佔營收之比達16%,繼續維持國內企業級SaaS上市企業中前三的研發比重的水平。百融雲的高研發投入有着較高的轉化率,在過去的2021年,公司斬獲AI語音及隱私計算多項國家專利授權。至此,公司擁有的發明專利與軟著合計超150件,涉及的主要領域有機器學習、AI語音及隱私計算等。值得強調的是,百融雲創現有的國家專利授權數在國內銀行、保險科技垂直領域企業中保持在前列,超過95%的產品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遠領先於其他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在實際應用中,公司所掌握的核心技術已應用於主業,對銀行等機構的賦能滲透持續幾大,如優化客户的模型評價指標KS、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顯著改善營銷轉化等。

其二,是產品力。不同於專注於智能分析的國際科技巨頭,以及專注於運營業務的金融業諮詢提供商,百融雲依據多年精耕金融領域對行業“痛點”形成的深刻認知,將兩者的功能融入自身的SaaS產品中,由此,公司的智能解決方案實現了更高效的AI學習、以及更強、更快的部署能力。在此基礎上,百融雲培育起垂直領域人工智能孵化構架,為金融機構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智能決策與營銷方案,併成為最具代表性、最具競爭力的銀行業垂直型精品SaaS公司。

第三,在科技力+產品力的雙重驅動之下,百融雲得以深度綁定優質客户。百融雲具備完善的資質,不僅通過了中國人民銀行首批企業徵信備案,而且是國家發改委認定的“綜合信用服務機構”之一,是國家信用體系建設雙牽頭單位認證的金融科技公司,是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值得信賴的好夥伴。

要獲得頭部金融客户,供應商需要經過較為嚴格的驗證。由於較高的轉換成本,以及長期的互動和深度融合,客户粘性很高,金融機構往往也很難隨意更換服務商。百融雲打入諸多頭部金融機構的供應商清單,正是公司實力的體現。另一方面,這樣的合作關係長期而穩定,構成了強大的競爭壁壘。根據年報,百融雲創的核心客户留存率91.6%,核心客户淨收入擴張率為118.1%。

成長動能是否能延續?

我們可以看到,金融SaaS行業的時代性機遇在加速開啟。日前銀保監會制定的《關於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正式向銀保監局及銀行保險機構下發。《意見》制定了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目標——到2025年,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意見》還提出,銀行業保險業在未來發展中須“重點關注”模型算法、人工智能等專業領域,並強調共贏式生態建設。此外,1月5日人民銀行發佈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明確金融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

兩項政策共同指向加速金融業數字化轉型,將推動金融科技行業蓬勃發展。銀行業細分領域的精品垂直型SaaS公司有望獲得更大的成長機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在行業景氣度下,百融雲保持在成長快車道行駛,並實現業務的再出發。公司未來的發展路徑和成長點十分清晰:

一、加強與科技巨頭的合作,加入包括華為等互聯網巨頭的金融業務生態圈。

近日,百融雲創基於華為雲鯤鵬雲服務構建的本地決策引擎產品歷經多輪嚴格優化和測試驗證,順利通過了華為技術認證並獲頒證書。百融雲創此次基於鯤鵬雲構建的決策引擎通過測試,驗證了其本地化系統產品具有高性能、高兼容性、完整性和成熟度等優勢,進一步豐富了鯤鵬雲生態的應用工具和業務抓手。同時,依託鯤鵬雲完善的雲服務體系和推廣渠道,百融雲創本地化決策引擎平台將滿足更多金融機構客户智能分析與運營的業務需求。

二、繼續深化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成為其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價值夥伴。公司的獲客戰略是“先落地後擴張”。隨着落地進程加快,業務在金融機構中的高速滲透階段來臨。這意味着平均獲客成本將得以進一步降低,未來業務收入將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

根據國元證券研究所,SaaS用户需求正在升維,由產品落地到“產品服務+業務服務”;公司的商業模式不同於傳統“訂閲收費”而是走向“成果交付”模式,因此未來的客單價有望持續提升。

三、積極建立圍繞銀行業垂直領域佈局生態圈,形成整體解決方案能力,優化客户體驗,提升市場競爭力。尤其是公司通過上市募資儲備了充足的“彈藥”,將以外延併購的形式快速構建一體化生態平台。

“內生+外延”雙驅動一直都是公司的發展戰略。2021年,公司斥資1.56億元人民幣收購國內領先的銀行數字化營銷雲平台——北京眾聯52%的股份。北京眾聯是國內領先的銀行數字化營銷雲平台,為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提供全面的數字化營銷和智能運營的綜合解決方案,打造了一站式的雲權益SaaS平台。完成對北京眾聯業務的整合吸收,滿足了公司幫助金融機構實現數業務零售化戰略佈局的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的產品生態和服務矩陣。

作為金融AI應用行業港股SaaS龍頭,百融雲兼具確定性與成長性,在政策東風及行業剛需推動下,公司的科技生產力優勢將繼續釋放。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