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汽車零部件行業:線控底盤賽道爆發,自主逆襲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作者:李景濤 尹欣馳

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迎來長期成長機會,其中智能化、電動化是主旋律,料將催生線控底盤行業規模迎來爆發式增長。我們預計到2026年,全球線控底盤規模超1500億元,其中線控制動和線控轉向規模分別達575/436億元,未來5年CAGR超40%。底盤控制器行業以前由外資巨頭主導,自主供應商有望借線控的“東風”實現替代,份額持續提升。我們重點推薦線控底盤整體佈局領先的整車廠商長城汽車(A+H)以及在線控底盤主賽道市佔率持續提升的供應商伯特利、耐世特(H)、拓普集團、華域汽車。

為什麼選擇關注線控底盤行業?

首先,我們認為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迎來長期成長機會,其中智能化和電動化是主要方向。其次,線控底盤具備響應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能量回收強的特點,是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是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執行端的基石。此外,全球主流車企將於未來1-2年陸續推出具備L3及L3以上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線控底盤規模將跟隨L3+自動駕駛量產迎來快速爆發期。

線控底盤行業市場規模:空間廣闊,主賽道增長迅速。

底盤系統約佔整車成本的10%,行業空間廣闊。線控底盤分為線控制動、線控轉向、線控油門、線控換擋四大系統,據我們測算,2021年國內/全球汽車線控底盤市場規模將達到145/447億元,2026年國內/全球汽車線控底盤市場規模達575/1528億元,5年國內/全球CAGR為31.8%/27.8%。其中線控制動、線控轉向系統是主賽道,佔比最高,國內/全球市場規模分別為216/575億元、164/436億元,對應2021-2026年5年CAGR分別為50.7%/46.3%、52.2%/46.8%,未來五年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線控底盤行業競爭格局:外資主導,格局集中,自主供應商開始發力。

由於底盤行業與汽車安全息息相關,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和配套經驗使得行業進入壁壘較高,主機廠對供應商已經產生了很高的依賴度。其中,線控制動行業主要由博世、大陸和採埃孚天合主導,行業CR3達96%。線控轉向行業處於起步階段,博世、捷太格特、耐世特、採埃孚天合等巨頭技術領先。行業外資巨頭佔據主導地位,集中度高,配套關係穩定。隨着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和中國車企在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迭代,中國供應商有望借自主品牌向上的東風迎來“彎道超車”的機會,在技術上逐漸突破外資供應商的壟斷,在生產上發揮中國製造的優勢,開始在線控底盤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線控底盤行業發展趨勢:商業化進程加速,單車價值量提升。

1)線控制動:線控制動解決了電動車缺少真空助力源的問題,且相較於使用電子真空泵,線控制動能進行能量回收,效率大幅提高。因此,線控制動是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必然選擇,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預計國內滲透率在2026年有望達到30%。線控制動有Two-Box和One-Box兩種技術方案,其中One-Box方案集成度高,在性能上佔優,有望成為主流。同時,線控制動的普及預計將帶來制動系統單車價值量從600-1000元到2000-2500元的快速提升。

2)線控轉向:線控轉向具備方向盤與轉向機完全解耦、節省駕駛艙空間、設計靈活、轉向精準度高的特點,更加貼合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需求,滲透率將快速提升,預計國內滲透率在2026年有望達到15%。同時,線控轉向控制代碼行數進一步增加,且需增加宂餘安全功能,預計單車價值量從1000-2000元提升到3000-4000元。我們判斷,線控轉向在結構端與DP-EPS和R-EPS最為接近,因此在R-EPS和DP-EPS等大扭力轉向機中佈局領先的企業有望率先實現突破,在線控轉向領域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風險因素:

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自動駕駛技術突破不及預期;線控底盤技術發展不及預期。

投資建議:

線控底盤行業迎來爆發期,自主廠商有望實現替代,獲取更高的市場份額,我們重點推薦線控底盤整體佈局領先的整車廠商長城汽車(A+H),以及在線控底盤主賽道市佔率持續提升的零部件供應商伯特利、耐世特(H)、拓普集團、華域汽車。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