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资机构近日纷纷表达对中国资产的乐观态度。据报导,美国银行的策略师建议投资者做多中国股票,认为与美国的贸易和技术战不会升级。他们预计,2025年初美国股市的持续上涨将停止,领先优势将逐渐减弱。
高盛也发出警告,DeepSeek的崛起为中概科技股带来了中长期的价值重估机会。该行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预测该指数今年将上涨14%,乐观情况下甚至可能达到28%。此外,A股也将受益于AI软技术的发展,相关股票有望超越市场表现。
在2月7日晚间,美国银行策略师表示,美国股市在2025年初将停止持续上涨,建议投资者关注中国股票。根据彭博社的报导,包括Michael Hartnett在内的策略师指出,巴西、德国、英国、中国和加拿大等市场的回报率已超越标普500指数,原因在于七大科技公司未能提供推动力。这些策略师认为,贸易和技术战不会升级,并指出围绕美国经济强势的叙述正在减弱,投资者也在关注中东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稳定。在债券方面,美国银行预计国债收益率将降至4%以下,因特朗普政府希望控制支出并推动减税计划。
高盛分析师David J. Kostin在最新研报中表示,DeepSeek的崛起标志著AI行业从硬体向软体应用的转变,为中概科技股提供了中长期的价值重估机会。该报告指出,尽管美国企业在AI领域的投资明显高于全球其他地区,但DeepSeek的R1模型以不到600万美元的成本实现了与领先模型相当的性能。这将缩小美国与中国科技股之间高达66%的估值差距。高盛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预计该指数将以66点为基准,2023年上涨14%至75点,乐观情况下可达28%。在A股方面,高盛指出,A股在硬技术的权重较高,同时也在积极布局AI应用,因此有望受益于AI软技术的发展。高盛强调,中国政策周期已进入实施阶段,细节和行动将推动股市进一步上涨。
德意志银行也表示,2025年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的一年,估值折价现象将消失。该行认为,A股和港股的牛市周期已于2024年开启,预计将持续并超越此前高点。贝莱德基金的王晓京对未来12至36个月的中国市场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股票和利率债将受益。过去一年,资金成本大幅下降,股票市场的成长尚未反映现金流价值,预计这一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持续。
DeepSeek发布的AI模型重新点燃了市场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兴趣。近期,A股和港股均大幅上涨,沪指收盘涨超1%站上3300点,深证成指涨1.75%,创业板指涨2.53%;恒生指数涨1.16%,恒生科技指数涨1.80%,自1月低点上涨20%以上,进入“技术性牛市”。小米和阿里巴巴在恒生科技指数中表现突出,分别上涨近30%。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未来有望在AI应用中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彭博智库的策略师Marvin Chen表示,随著在岸投资者涌入香港科技股,南向资金流入小幅上升,这一趋势可能因人工智慧的利好因素而持续。汇丰银行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全球对DeepSeek的关注可能刺激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的创新能力,成为中国股市重新评估的重要催化剂。
登入uSMART HK APP之后,从页面最右上方点击选择「搜索」,输入标的代码,如「00700.HK」,可进入详情页了解交易详情和历史走势,点击右下角「交易」,选择「买入/卖出」功能,最后填写交易条件后送出订单即可。
(图源:uSMAR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