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港股“回購潮”再起,ETF“越跌越買”,什麼信號?

港股恒生指數自今年5月31日探底回升以來,從18044.86點升至今日的的19521.42點,期間升幅為7.06%。同時恒生科技指數也出現類似走勢,升幅超過一個月高點,期間升幅超過11%。

拉長時間整體來看,自開年經歷了一陣暖冬行情後,持續下行,恒生指數年初至今跌1.31%,主要指數也基本回吐了去年10月底以來的一半升幅。

近來的回升走勢,資金面來看,市場迎來多重積極因素,多港股龍頭公司再掀回購潮,為股價企穩起到重要作用。回顧以往,歷次回購潮之後港股往往企穩回升,而且中長期看回購潮結束後恒生指數能帶來較好的投資回報。

截至6月12日,今年已有107只港股獲公司回購,累計回購金額近370億港元超過去年同期,26只個股年內累計回購金額超億港元。與此同時,不少投資港股的ETF規模屢創新高,資金呈現“越跌越買”態勢。

新一輪迴購潮

Wind數據顯示,6月12日,共7只港股獲公司回購,1只個股回購金額超千萬港元。其中,友邦保險、泡泡瑪特、東亞銀行回購金額最大,分別獲公司回購1.32億港元、814.2萬港元、141.05萬港元。

總的來看,今年已有107只港股獲公司回購,26只個股年內累計回購金額超億港元。其中,友邦保險、騰訊控股、匯豐控股年內累計回購金額最大,分別獲公司回購136.53億港元、112.57億港元、30.74億港元。5月22日,騰訊控股時隔1個多月再次重啟回購,並且單日回購金額超出年初,多數為4億港元以上。

年內回購金額居前的還有匯豐控股、長城汽車、長實集團、太古股份公司A、ESR和蒙牛乳業,年內回購金額分別為30.74億港元、21.98億港元、7.39億港元、5.32億港元、5.16億港元和3.33億港元。

港股公司年初以來累計回購金額近370億港元,遠超去年同期的266億港元。

除了回購資金為港股傳遞市場信心外,今年借道ETF南下的資金也源源不斷湧入港股。

Choice數據顯示,華夏恒生互聯網ETF份額持續增長並屢創新高,目前份額達到716億份,是國內份額最高的權益類基金,並且是市場上規模最大的港股ETF產品。

截至6月12日,該ETF份額又增加10.3億份。不過,該ETF表現並不令投資者滿意,近一年收益率為-21.6%。

港股反攻時刻到了?

2008年至今,恒生指數與回購公司數目呈現負相關性,指數越低,進行回購維護股價的上市公司越多,回購行為越頻繁。從歷史經驗看,回購往往發生在熊市,但回購信號通常也預示市場底部,隨後出現反彈的概率高。

而進入6月份以來,港股再次迎來反彈,此次反彈持續性如何?

對此,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陳果近日研報指出,港股市場已經具備戰略反擊條件。未來一年企業盈利有望迎來較長上行週期,疊加國內降準降息可期,海外利率下行,雙擊之下,市場有望挑戰2022年以來新高,值得戰略樂觀。

加之此前陳果指出,權益市場具備配置吸引力,將構築複合底部,近期隨着政策預期改善、庫存週期築底預期、商品價格企穩、人民幣匯率企穩和全球市場回暖等積極信號陸續出現。

國君泰君安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師戴清同樣指出,港股連續反彈恒生指數風險溢價回落至歷史均值附近。前期經濟悲觀預期修正,疊加政策預期升温,2023年6月1日,恒生指數風險溢價持續上升至7.8%,超過近十年1倍標準差7.7%,隨後的多個交易日內港股持續反彈。截至2023年6月9日,恒指風險溢價已回落至歷史均值6.8%附近。根據股權風險溢價(ERP)模型,港股市場當前的吸引力回到中性。

但市場也有不同聲音,中泰國際認為,儘管美元指數有築頂回落的趨勢,紓緩港股流動性壓力,但由於港股的盈利預測繼續被下修,導致上行空間不多。除非出台更積極的政策,否則預計恒生指數短期會在17,500-20,000點區間波動。港股要打開長期上行的空間需要等待中國經濟內生動力增加,以及盈利預期重新上修。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