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天府可樂,破產了?
格隆匯 01-04 16:50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投中網 作者: 楊博宇

近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發佈《企業破產清算案件管理人選定公吿》顯示,中國天府可樂集團(簡稱“天府可樂集團”)破產清算一案過程中採取隨機搖號方式產生破產管理人,並最終選定“重慶海川企業清算有限公司”為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的破產管理人。

今年5月,天府可樂集團就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根據當時天府可樂集團遞交的資產負債表顯示:截止2022年4月30日,其資產總計264.68萬元,負債總計3366.96萬元。應收賬款明細表中載明的審計調整後賬麪價值615.94萬元,預付賬款明細表中審計調整後賬麪價值20000元,其他應收款明細表中審計調整後賬麪價值282.23萬元。

但此前法院並未受理。法院認定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而此次天府可樂集團公司(重慶)迎來破產清算,看來已是板上釘釘。

不過,天府可樂集團破產並不代表天府可樂消亡。目前,天府可樂的運營企業是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與原股東天府可樂集團已沒有關係。

據此前報道,天府可樂集團已經於今年7月完全轉讓天府可樂(重慶)飲品公司股權。天眼查顯示,目前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唐德江,直接和間接佔股共計98.81%。

這説明此次天府可樂集團申請破產,徹底宣吿天府可樂的國資時代已經結束。但一個完全由民營資本執掌的天府可樂即將啟程。

國宴可樂,敗於合資

天府可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民國。

1940年,重慶飲料廠與四川省中藥研究所合作,將白芍等中草藥引入飲料生產,研製出第一款中國可樂。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環境,這款產品並沒有大範圍流行。

1979年,隨着改革開放開始。時任重慶飲料廠廠長的李培全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舉措是投資130萬元,與四川省中藥研究所共同研發出天府可樂的獨特配方。並且在1982年將天府可樂產品成功推向市場。當時,天府可樂獨特的味道,讓其迅速成為川渝地區的特產飲品。

1985年,國務院機關事務局將天府可樂選為國宴飲料,讓誕生5年的天府可樂迅速走向全國。最鼎盛時,天府可樂集團在全國擁有7條生產線,108個灌裝廠、50多種產品,市場佔有率高達75%。每年賣出上億瓶飲料,僅税利就超過6000萬元。

據當時《重慶晨報》報道:“1985年到1988年期間,天府可樂在全國供不應求,來拉天府可樂的貨車從重慶飲料廠區門口排到一公里外的袁家崗,易拉罐投產後,各地經銷商追着要批條要天府可樂,各個車間24小時三班倒地生產。”

到了90年代,天府可樂還一度將業務開展到了國外。在莫斯科建灌裝廠,在日本選擇代理商,在美國世貿大廈開公司。風頭一時無兩。

但可惜好景不長。

隨着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國外飲料巨頭摩拳擦掌、大舉入華。當時,國內相關部門和企業試圖通過合資形式,來學習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彌補自身市場競爭的不足。於是當時國內飲料廠紛紛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合資建廠。

1994年,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成立合資公司——重慶百事天府公司。天府可樂佔股40%,百事可樂佔股60%。按照雙方的約定,合資公司生產的天府可樂應不低於總產量的50%。

但實際情況急轉直下,除了第一年產量達到75%以外,自第二年開始產量逐漸降低。到第四年,天府可樂在百事天府飲料公司生產線上的產量比例僅為1%-2%。

到了2006年,已經持續虧損12年的天府可樂,不得不將在合資公司持有的所有股權以1.3億元的價格出售給百事公司。至此,天府可樂丟城失地,一代名飲、名存實亡。

天府可樂們,如何復興?

不過好在還有轉機。

當年在成立合資公司時,天府可樂只將自己的土地、廠房及生產設備作價入股。而品牌和技術配方並未算在其中,這為日後天府可樂的復興保留了火種。

2008年,天府可樂起訴百事公司,開始追討可樂配方及製作工藝、商標等歸屬權。

2010年,法院判決百事可樂停止使用天府可樂的技術,並限期返還技術祕密和相關資料,天府可樂成功拿回配方及工藝。2013年,在經過了長時間的訴訟程序之後,天府可樂系列商標成功迴歸。

到了2016年,天府可樂時隔20多年後終於迎來複興。

但迴歸易,中興難。

復出第一年,天府可樂系列飲料生產總量為99.57萬箱,銷售額3818萬元,利潤虧損1387萬元。第二年,產量70.54萬箱,銷售額3196萬元,利潤虧損1695萬元。兩年時間足足虧掉3000萬。

重慶輕紡集團(天府可樂集團的控股股東)副總經理徐陽坦誠道: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收取品牌管理費的合作模式,難以激發合作方的積極性。合作方沒有商標和配方等核心資產,不願意在產品研發、產能擴充上加大投入,也不敢放開手腳開拓市場。

天府可樂集團的副董事長錢黃在接受採訪時則説道,“當年復出的條件並不成熟。天府可樂的品牌由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公司所有,運營由一家負責市場運營的單位管理,雙方共同經營……表面看起來很紅火,但是根基不穩,復出的時候就把戰線拖得太長。”

為了扭轉困局,2018年天府可樂啟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招入民營資本,理順運營機制。

根據當時中國天府可樂集團與控股股東以及社會投資者簽訂《天府可樂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書》,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重慶輕紡集團、天府可樂集團兩家國有資本共佔股20%,民營資本佔比80%。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的成立,正式結束了品牌和運營分離的混亂局面。

所有制改革完成後,天府可樂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在品牌形象、產品和渠道上也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比如在品牌設計上採用更加簡潔、時尚的設計,英文名字從“Tianfu Cola”改為“Tianfu Kele”,與天貓攜手推出“天貓城市限定款”。在產品上開發草本味更強的經典款,同時開展無糖可樂的研發工作。在渠道上,覆蓋了重慶各個渠道,並且進入了川渝及西南主要城市,覆蓋5萬家終端(2021年底)。同時在線上入駐了天貓、京東等主要平台。2021年8月還與薇婭聯動進行了線上直播帶貨。

但根據此前媒體報道,改革並未達到預期:2021年,天府可樂(重慶)飲品公司營收1651.87萬元,淨利潤-1832.47萬元;2022年1至5月,營收932.55萬元,淨利潤-407.22萬元。

2022年,天府可樂明確提出要力爭在10年內達到10個億以上銷售額,年產量為30—50萬噸。但這一目標能否實現,最終還需要時間來的檢驗。

近年來,重回市場的國民飲料不止天府可樂一家。

北冰洋汽水在1994年與百事可樂合資成立百事—北冰洋飲料有限公司。2007年經過多輪談判後,終於拿回了經營權。嶗山可樂90年代被可口可樂收購,1997年停產,2004年收回商標。武漢二廠汽水90年代被美國可口可樂收購後停產,20年後又重新迴歸……此外,冰峯、非常可樂、峨眉雪等品牌,都在多年沉浮之後,迎來一輪復甦。

但今非昔比。重回市場的老牌飲料,不僅要面對跨國巨頭競爭,還要面對國內市場孕育的後起之秀。元氣森林、東鵬特飲、農夫山泉、王老吉等新興品牌,不論是在產品,還是品牌和渠道上,都已經擁有能和國際巨頭扳手腕的實力。

而天府可樂們要找回丟失的20年,必然還有許多硬仗要打。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