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昨天公布了三季度的业绩,简单一句话总结是“无意外地继续下滑”。
集团总营收70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7%,调整后净利润21亿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59%,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利润双下滑。
至于核心的、营收占比超6成的手机业务,小米全球手机出货量4020万台,营收425亿元,同比降11%,至此小米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在智能手机、IoT、互联网三大业务全线同比下降。
以上就是财报中主要的坏消息,其实也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毕竟全球手机需求疲软已经持续了几个季度。根据科技数据公司Canalys的统计,2022年Q3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跌,是2014年以来最差的三季度。和二季度的情况类似,通胀高企、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危机持续导致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疲软。
勉强能算好消息的是,小米三季度的全球手机出货下跌幅度,是中国同行中是算小的,只下滑了8%,而同期oppo、vivo同比下跌超过22%,这得益于小米更分散的全球市场布局。
展望下个季度,目前来看仍然是坏消息为主,从上游订单来看,智能手机需求疲软至少延续到明年,例如高通就在最近的财报里下调了业绩预期:“由于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将2022年3G/4G/5G手机销量同比预期从此前的个位数下跌调整为双位数下跌”。财报当日高通股价暴跌8%。在如此糟糕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只能在垃圾堆里挖宝藏,找一些相对的闪光点,比如新品提前发布、毛利率的止跌回稳等等。
考虑到寒意早已传遍市场每一个人,利空已大部分priced in,有时市场反而是更容易被小惊喜所刺激。
最后是不得不提的新能源车业务。Q3小米的新能源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8.3亿元,根据此前沟通的口径,2022年度新能源车和SoC芯片对于小米集团的年度调整后净利润影响在35-40亿元人民币。如果没有这些支出,财报的调整后净利润应该会好看不少。
小米造车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些关键节点:首台工程车已经于2022年9月28日在小米上海下线;小米北京亦庄新城汽车工厂预计年内完工;工程车下线可以满足今年冬季测试时间要求,目前工程车已经到了黑龙江黑河;业内猜测,首款车发布会可能是23年8月的年度发布会,首款车量产时间是2024年上半年,目前所知第一款车会是定位30万以上的高端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