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1.虽然有上海疫情影响,公司全球运营状况仍在正常范围内。其中上海工厂在4、5月份成功完成了向非洲发货160多件的任务。公司也在积极寻求产能的平衡。已经将一部分上海产能转向南通生产基地,以及其他合作方。公司马来西亚工厂也在积极的取证,希望未来可以平衡中国的生产产能。
2.生物制药总体板块占30-40%左右。前两年国内因为疫情控制比较好,增长比较快速。目前,海外业务复苏良好,未来占比会有所提升。未来几年还是会围绕着目前一些比较先进的创新药,比如核酸药、抗体药物等,做一些布局,大概占比还是30-40%左右。
3.去年公司达到40多个亿的营收,今年预计有25%-30%的增速。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创历史新高,高于去年年底在手订单,增长率来源于生物制药和动力电池。公司还是会致力于新材料,以覆盖多个行业来克服行业周期性。
Q&A:
Q:未来三年生物制药领域预期占比?
A:生物制药总体板块占30-40%左右。前两年国内因为疫情控制比较好,增长比较快速。目前,海外业务复苏良好,未来占比会有所提升。未来几年还是会围绕着目前一些比较先进的创新药,比如核酸药、抗体药物等,做一些布局,大概占比还是30-40%左右。
Q:常熟工厂投入启用之后,整个制药板块的业务会有一大的增长吗?
A:公司很看好生物制药行业,也做了前期的准备。按正常计划,苏州工厂预期2023年年底可以交付使用,收入大概可以达到20亿左右。
Q:今年的业绩指引?
A:去年公司达到40多个亿的营收,今年预计有25%-30%的增速。
Q:公司其他业务板块是否对毛利率有消极影响?
A:公式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目前重点的话是生物制药、动力电池、电子化学品、新材料这4个行业,收入占比会达到50%以上。由于各行各业不一样,因此毛利率也会不一样,但是公司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浪式前进。目前公司毛利率在25-30%区间,但是个别业务比如生物制药、特种材料等附加值比较高的业务,毛利率会更高。
Q:今年新接的订单结构上的变化?医药和新能源新订单增长幅度?
A:目前在手订单高于去年年底在手订单,增长率来源于生物制药和动力电池。公司还是会致力于新材料,以覆盖多个行业来克服行业周期性。
Q:公司的物流发货是否受到疫情的影响?
A:公司在南通有自己国际开放的码头,在运输过程中具有企业自身的硬件优势;此外,公司利用行业地位,,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包括大型运输公司和远洋运输公司。因此,在出货方面不受疫情影响。供应链上,公司积极应对,在封控期间也保持了供应链的稳定,保持了正常生产。
Q:一次性反应器的研发进展?
A:这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最近不仅在一次性反应器,一次性膜材也有进展,后续会公布。未来会向更前端产品发展。
Q:运维软件等存量项目的业务情况?
A:数字化是公司很有卖点的服务,能够服务全生命周期,确保项目的准确执行和快速交付。数字化运维是一个单独的高附加值产品,在公司交付后,可以持续为客户提供运营优化的服务。此外,公司还有虚拟化工厂业务,帮助客户做VR培训和紧急事故操作指导等。
Q:公司反应膜的竞争优势?
A:我认为公司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对反应本身的了解,包括反应动力、反应工艺。以及,公司不只是售卖产品,更多是为客户提供一个全数字化设计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