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间,国美零售公吿关于建议股份合并事宜。
按公吿所示,国美零售董事会建议按本公司每10股每股面值为港币0.025元的已发行及未发行股份将合并为一股份的基准,进行建议股份合并。即拟“10并1”基准合并股份,同时交易单位将随之变为每手1000股。
公司方面表示,此举实为降低交易及登记成本。另外通过合股后,还可吸引更多海外机构投资人入场。
受到近期市场弱势表现拖累,国美零售此番操作并不能很好的得到场内投资者的理解及认可,4月21日,至截稿时间,国美零售报0.39港元每股,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下跌15.22%,总市值约为131.7亿港元。
有分析人士对此表示,在港股市场,上市公司公布建议“合股”或“拆股”等操作,是较为常见的,“合股”未必代表股价下跌,“拆股”也并不构成股价上涨的理由。上市公司股价的涨落,一般与经济状况、行业前景、资本环境、市场流动性及公司基本面等共同形成的综合因素影响相关。
因此,可以把国美零售当前的股价表现视为普通散户投资者的一次情绪释放行为,并不对公司基本面构成任何不利的影响。
经过充分的消化后,普通散户投资者理应对处于股价低位位置的国美零售保持克制,防止非理性抛售的出现。
而笔者认为,国美零售拟推出的“十合一”股份合并建议,本意还是为了维持公司(每股)股价在相对较好,较为合理的位置,并站在投资者角度考量,提高每手的交易股数,尽最大努力降低交易成本或产生“碎股”的可能性。公司方面表示,此举也是出于公司长远发展考虑,而发展离不开各位股东的支持。
投资者在公司股价的低位位置出现“不正常”抛售,其心理状况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港股市场,一般而言,投资者会习惯性的把上市公司“合股”、“拆股”等操作,与其资本运作或财技手法联系起来,特别是“供股”,实质市场担忧的正是后者。对于国美零售而言,发生以上情况的机率是非常低的。
根据此前公开信息,去年3月配售为定向融资,募资净额达到44.5亿元,带来充足资金支撑公司的业务发展。同时,截至2021年末,国美零售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存款及现金两项合共超过180亿元,短时间应当无需推行新的配售融资计划,据此投资者或许无需过分担忧。
再者来说,市场短期与长期不同,股价长期表现由企业的内在价值决定。内在价值又体现在企业的当期业绩表现或者未来盈利预期等。
在这样的视角下,国美零售目前真实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或许高于市场认知,此次触发的股价波动或许不改国美零售的长期价值。
根据2021年财报,国美零售期内实现交易总额(GMV)约1468.7亿元,同比增长30.4%;销售收入464.8亿,同比增长5.4%;综合毛利率为14.40%,同比提升2.24%;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全年实现正向流入约6.5亿元。
同时,国美零售管理层在2021年业绩会议上透露,随着国美零售新模式店逐步落地,线下端收入成本结构实现彻底改变,预计2022年线下实现盈利,利润空间是营收的15%-25%;线上端真快乐2022年的GMV预估将超2000亿,月活将增长200%。
按照这样的预期,国美零售的盈利时间表已经清晰,也就是说可能正式开启“困境反转”,这也是当前市场高度重视的一类机会。
并且,结合宏观环境与行业趋势展望,线上线下一体化大势所趋,成为国美零售步入新快速增长期最大的推手之一。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等多方面要求,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同时在零售供给侧,传统电商平台模式下线上线下分隔运营,投入两套成本,而行业效率亟待提升,这些均将加速线上线下一体化。
国美零售旗下全零售生态共享平台实现集成集约、互联互通、共享共建,一体化优势显著,与线上线下一体化大势不谋而合。随着国美零售2022年向市场全力输出,亦可能在业务、市值两个层面提升整体价值,当下仍应保有一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