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美聯儲歷次加息,我國貨幣政策如何應對?
格隆匯 03-25 13:16

本文來自:王劍的角度,作者:國信證券銀行團隊

核心觀點

我們回顧了1990年以來美聯儲四輪加息週期下我國央行的應對方式,表明了我國貨幣政策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的主基調,始終與我國經濟週期相匹配。如2014年至2019年美聯儲貨幣政策持續緊縮,但2014-2016Q1、2018Q2-2019年我國採取的是寬鬆的貨幣政策,主要是這兩個階段我國處於穩增長階段。2016Q2-2018Q1我國貨幣政策緊縮,主要是該階段我國經濟增長強勁,去槓桿是主基調。

預計2022年我國貨幣政策整體保持偏寬鬆態勢,但以結構性的貨幣政策為主導。目前我國仍處於穩增長階段,結合上述美聯儲幾輪加息週期中我國獨立的貨幣政策經驗,我們認為2022年我國貨幣政策仍將堅持“以我為主”的主基調,穩增長環境下貨幣政策保持偏寬鬆態勢,不會轉向緊縮。3 月16 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後,市場對3月降準降息預期較高,但均落空,我們認為核心不是美聯儲開啟加息,而是統計局披露的1-2月經濟數據強勁,超市場預期。同時,我們認為隨着穩增長政策的持續加碼,穩增長效果將逐步顯現,因此貨幣政策寬鬆力度不會太大,考慮到經濟結構性問題突出,我們判斷未來將以結構性的貨幣政策為主導。

我國貨幣政策向來堅持“以我為主”的主基調

1990年以來美聯儲經歷了四輪完整的加息週期,2022年3月17日開啟新一輪加息週期。我們主要回顧四輪美聯儲加息週期下我國央行的應對方式:

第一輪美聯儲加息週期為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基準利率從3.00%上調至6.00%。我國央行則在1993年5月和7月兩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早於美聯儲加息。

第二輪美聯儲加息週期為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基準利率從4.75%上調至6.50%。我國央行從1996年5月到1999年6月七次降息,2002年2月再次降息,1996-2002年貨幣政策都處於偏寬鬆態勢。同時,央行於1999年11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

第三輪美聯儲加息週期為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基準利率從1.00%上調至5.25%。我國央行自2004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連續加息九次,2004年加息一次,2006年加息兩次,2017年加息六次。美聯儲則是2004年加息五次,2005年加息八次,2006年加息四次,2007年9月就已進入降息週期,可見中美加息的週期和節奏存在較大的差別。

第四輪美聯儲加息週期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基準利率區間從0%~0.25%上調至2.25%~2.50%。同時,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美聯儲實施taper,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美聯儲實施縮表,因此2014年至2019年8月美國處於貨幣緊縮週期。2014-2019年我國貨幣政策則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14年至2016年一季度,央行持續降準降息。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央行持續六次降息,2016年2月下調MLF利率,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四次降準。第二階段是2016年二季度至2018年4月中旬,央行持續上調逆回購和MLF為代表的政策利率,貨幣政策處於緊縮週期。第三階段是2018年4月中下旬至2019年,央行連續五次降準,貨幣政策處於寬鬆階段。

從上述四輪美聯儲加息週期中我國央行採取的貨幣政策來看,美聯儲加息週期與我國貨幣政策並不存在明顯相關性。結合我國的經濟週期,可以發現我國央行四輪貨幣政策都堅持了“以我為主”的主基調:

第一輪:1993年5月我國就率先啟動了加息,主要是19993年我國經濟過熱和物價大幅攀升。我國經濟自1991年持續快速反彈,1993年一季度實際GDP增速已提升至15.3%,CPI當月同比增速已提升至12.0%以上且仍處於上行態勢。面對過熱的經濟和通脹,我國央行先於美聯儲啟動了加息。1994年2月-1995年2月美聯儲進入加息週期,但該階段我國沒有再繼續加息,主要是通脹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第二輪:1996-2002年我國都處於貨幣政策寬鬆週期,核心是我國經濟面臨衰退的壓力。1993年加息之後我國經濟大幅回落,1996年央行降息助力經濟實現“軟着陸”。但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較大的衝擊,實際GDP增長率降到8.0%之下,CPI同比增速降到負值,我國經濟進入衰退階段。為了刺激投資和消費,擴大內需,根據宏觀調控的需要,央行持續降息。由於亞洲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衝擊有限且逐步消退,加上1990年代美國互聯網技術快速崛起帶動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因此1999年6月美聯儲啟動了加息。但我國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較大,經濟增長仍處在低位,CPI增速也基本處在負增長階段,因此1996年6月我國央行繼續降息,1999年11月降準,2002年2月再次降息。2003年以後我國經濟進入復甦階段,央行才結束了寬鬆的貨幣政策。

第三輪:2004-2007年我國持續加息,並且2003年9月-2008年6月持續提升存款準備金率。2007年9月美聯儲啟動降息,但我國央行2007年12月還啟動了加息並且多次降準,主要是我國經濟處於過熱階段。我國央行2004年加息一次,2006年加息兩次,2007年加息六次。2003年和2004年分別提準一次,2006年提準三次,2007年提準十次,2008年提準五次。美聯儲2006年6月最後一次加息,2007年9月啟動降息。我國貨幣政策自2008年之後才轉向寬鬆,明顯晚於美聯儲,主要是我國經濟自2003年企穩復甦逐步走向過熱,2007年我國實際GDP增長14.23%,2008年受次貸危機衝擊開始回落,央行才轉向寬鬆的貨幣政策。

第四輪:2014-2019年8月美聯儲貨幣持續緊縮,但2014-2016年一季度、2018年二季度至2019年我國央行採取的是寬鬆的貨幣政策,主要是這兩個階段我國處於穩增長階段。2016年二季度至2018年一季度我國貨幣政策緊縮,主要是該階段我國經濟增長強勁,去槓桿是主基調。2011年以來我國經濟進入持續下行階段,為了穩增長,2014年底央行啟動降息,2014-2015年央行降息六次,2015年降準四次,2016年2月下調MLF利率。2016-2018年初我國持續上調政策利率,主要是因為供給側改革成功以及棚改貨幣化帶來2016-2017年我國經濟增長強勁,2016年底我國啟動降槓桿,2017年降槓桿成為主基調,因此該階段貨幣政策轉向緊縮。但受去槓桿和中美貿易戰衝擊,2018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大幅下行壓力,因此2018年二季度之後我國政策再次轉向穩增長,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央行連續五次降準。

本輪美聯儲貨幣緊縮我國貨幣政策如何應對?

通過回顧1990年以來美聯儲四輪加息週期中我國貨幣政策的應對方式,可以看到我國貨幣政策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的主基調,與我國的經濟週期相匹配,很少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影響。3 月16 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後,市場對3月降準降息預期較高,但均落空,我們認為核心不是美聯儲開啟了加息,而是統計局披露的1-2月經濟數據強勁,超市場預期。

2022年3月17日美聯儲啟動新一輪加息,由於美聯儲CPI當前處在歷史高位,失業率持續大幅下行已接近低位,市場預期美聯儲2022年合計加息達七次,且加息會延續到2023年上半年。但我國目前經濟結構性問題突出,全年經濟要實現5.5%的增長仍面臨壓力,CPI目前也處在低位,因此我國目前經濟主基調仍是穩增長。結合上述美聯儲幾輪加息週期中我國獨立的貨幣政策經驗,我們認為2022年我國貨幣政策仍將堅持“以我為主”的主基調,穩增長情況下貨幣政策將保持偏寬鬆態勢,不會轉向緊縮。

預計未來我國貨幣政策整體保持偏寬鬆態勢,但以結構性的貨幣政策為主導。2021年四季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我國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披露的1-2月經濟數據表明經濟的內生性較強,我們認為穩增長效果將逐步顯現。因此,我們判斷未來總量上的貨幣政策有限,主要以結構性的政策為主。目前我國經濟核心是區域、行業等結構性問題突出,如圖9顯示中大型企業PMI指數持續在榮枯線以上,但小型企業PMI持續下降,已連續一年多初在榮枯線以下,且去年四季度以來有加速下行的態勢。

市場擔憂人民幣貶值和中美利差大幅收窄會帶來資金外流,因此會對我國貨幣政策寬鬆形成制約,不過從2018-2019年中美貨幣政策錯位時期表現來看,中美利差和匯率不是我國貨幣政策的核心影響因素,核心是經濟增長和通脹。匯率方面,從2018-2019年那一輪中美貨幣政策錯位來看,匯率並不會成為制約我國貨幣寬鬆的重要因素,相反在穩增長階段政策可能會引導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目前美元兑人民幣中間價約為6.37元,和上一輪中美貨幣政策錯位的初期水平差不多,上一輪美元兑人民幣中間價提升到約7.10元,因此當前的匯率給我國貨幣政策寬鬆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中美利差方面,中美十年期國債利差長期處在50bps以上,目前中美利差約為60bps,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但上一輪中美貨幣政策錯位時期,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中美利差持續在50bps以下,甚至接近20bps,因此我們認為中美利差也不是制約我國貨幣政策的重要因素。

投資建議(略)

我們回顧了1990年以來美聯儲四輪加息週期下我國央行的應對方式,表明了我國貨幣政策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的主基調。目前我國仍處於穩增長階段,因此預計貨幣政策仍見保持偏寬鬆態勢,不會轉向緊縮。同時,我們認為隨着穩增長政策的持續加碼,穩增長效果將逐步顯現,但目前我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突出,因此預計未來將以結構性的貨幣政策為主導。

在穩健偏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積極的財政政策下,我們對於2022年的經濟並不悲觀,隨着經濟的企穩復甦銀行板塊也將迎來較好的投資機會,維持行業“超配”評級。

風險提示

若宏觀經濟復甦不及預期,可能從多方面影響銀行業,比如經濟下行時期貨幣政策寬鬆對淨息差的負面影響、經濟下行導致不良貸款增加等。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