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疫情再度嚴峻:防疫放鬆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格隆匯 03-07 08:39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李迅雷,作者:陳興、馬駿

政府工作報吿指出,今年要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斷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強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對病毒變異的研究和防範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藥物研發,持續做好疫苗接種工作,科學精準處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近期,海外疫情開始逐步好轉,但我國疫情防控態勢依然嚴峻,其中我國香港地區尤為嚴重。那麼,我國香港地區為何疫情仍在上升?全球以及我國疫情和防疫政策後續又會有何變化?本文對此進行展開分析。

概要

近期國內外疫情有哪些新變化?全國新增確診仍在上升。大陸多地和我國香港地區新增確診仍在上升。特別是我國香港地區新增死亡病例快速上行,近一週內香港地區新冠新增死亡人數快速升至650人,創歷史新高。國內疫情呈現多地擴散趨勢,目前,我國大陸省市共有201箇中高風險地區。我國香港地區疫情爆發主因較低的疫苗接種率和寬鬆的防疫政策。而全球疫情逐步好轉,近一週全球新增確診病例較前一週下降14%。考慮到因Omicron疫情而導致的高自然感染率,歐洲多國或已初步建立免疫屏障。雖然Omicron出現的新變種BA.2較原毒株傳染力更強,具有增長優勢,目前已在多國出現,但加強針對BA.2毒株防護仍然有效。

口服藥或給抗疫帶來曙光。新冠防治手段不斷豐富,在繼疫苗和抗體藥物之後,口服藥也開始面世。隨着各口服藥臨牀試驗的推進,其高效的治療效果正逐步顯現,其中Paxlovid臨牀數據最為優秀,將有效降低住院或死亡概率約89%。海內外已有多款口服藥在研,四款口服藥在多國獲批上市。相較抗體和疫苗,口服藥優勢明顯。與疫苗和抗體藥物相比,口服藥由於其廣譜抗毒特性,其抗變異毒株能力相對更高,另外,口服藥的高便攜性使其在分發、使用等環節更加方便,高效。同時,口服藥幾乎不佔用醫療資源,價格和成本也相對更低,諸多優勢或將促使口服藥成為未來治療新冠的主要手段。口服藥普及將推動新冠病死率持續下行。各國抗疫邏輯或發生變化,若口服藥開始分發普及,由於其特有優點,或大幅降低病患住院和重症的概率,減少醫療資源負擔,同時壓降死亡人數,各國防疫政策具備持續放鬆的基礎。

防疫放鬆需要滿足什麼條件?海外多國防疫政策陸續放開。隨着全球新冠疫情的好轉,各國開始逐步大幅放開防疫管制。與海外不同,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共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突發疫情應急圍堵階段。二是常態化防控探索階段。三是全鏈條精準防控的“動態清零”階段。中國與海外國家選擇不同的防疫政策,各有其特殊的歷史路徑。由於Omicron變異株感染主要侵襲呼吸道而不是肺部,重症發生率和病死率明顯下降,西方各國便更加側重社會經濟問題,從而宣佈“與病毒共存”。而國內由於疫情初期就抓住了控制疫情的窗口期,加上舉國體制的公共衞生防控優勢,有意願也有能力選擇“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但未來隨着傳染力更強的新冠變異毒株不斷出現,我國疫情防控難度和防控成本將有所加大。今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吿》提出,“要不斷優化完善防控措施”。不過,短期來看,國內防疫政策很難有明顯調整。首先,我國老人和部分慢性病患者疫苗接種率仍低,大陸加強針接種率仍處低位。其次,新冠口服藥並沒有普及。最後,人類對病毒變異規律仍不清楚,我國可以靜觀其變。我們認為,抗疫措施的進一步放鬆依賴於至少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全球疫情態勢緩和使得輸入壓力有所下降;二是國內自研新冠口服藥能夠量產,使得放鬆更有底氣。

1

近期國內外疫情有哪些新變化?

全球新增確診仍在上升。自今年2月起,我國香港地區疫情突然爆發並逐漸趨於嚴重。截止3月3日,我國香港地區一週新增確診病例約69000例,而其嚴峻的疫情形勢也波及到內地多個省市,多地疫情出現反覆。我國大陸一週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約600例,較前一週上漲21%

我國香港地區新增死亡快速走高。截止3月3日,由於新增確診病例的快速提升,我國香港地區一週新冠新增死亡人數快速升至650人,創歷史新高。伴隨疫情的不斷惡化,我國香港地區的醫療體系已接近極限,目前,我國香港地區正加快建設方艙醫院以緩解醫療負擔。另外,為了更加集中有效利用醫療資源,我國香港政府部門建議輕症患者以居家隔離的方式代替醫院或集中隔離,而對於接種過疫苗的感染患者,一週後連續兩次檢測成陰性即可解除隔離狀態。

國內本土疫情呈現多地擴散趨勢。截至3月3日,我國大陸省市共有201箇中高風險地區。本輪國內新增確診主要集中在廣西、廣東、內蒙古及遼寧等地。近期,內蒙古情況稍有緩和,單日新增由30例逐回落至10例左右。而廣東省疫情則有上升趨勢,截止3月3日,一週新增確診超190例。

我國香港地區疫情爆發主因較低的疫苗接種率和寬鬆的防疫政策。一方面,我國香港地區疫情爆發初期,其加強針接種率僅為12%。截至目前,我國香港地區加強針接種率約為22.5%,雖在短期內有較大提升,但在全球範圍內仍屬較低水平。另一方面,我國香港地區人口密度較高,防疫管控強度並不算高。疫情爆發後,我國香港政府部門也沒有及時採取嚴格的封城隔離等管控措施,這是本輪我國香港地區疫情爆發的主要原因。

全球疫情逐步好轉。截至3月1日,全球新冠肺炎一週新增確診病例超1000萬,相較前一週下降14%。其中,美國及歐洲日均新增較前一週均下降21%,印度尼西亞、巴西及泰國等發展中國家日均新增確診也有所下行。雖然全球日均新增確診病例數仍未降至Omicron前水平,但進入2月以來,全球大部分國家及地區疫情形勢均保持下降趨勢。

歐洲多國或已初步建立免疫屏障。截至3月1日,歐洲發達國家加強針接種率較高,其中德國、英國和法國的加強針接種率均已過半,分別為56.5%、56%和52.8%。西方國家疫苗覆蓋率同樣較高,主要國家疫苗覆蓋率均超70%,考慮到因Omicron疫情而導致的高自然感染率,歐洲多國或已初步建立免疫屏障。

Omicron新變種BA.2較原毒株傳染力更強。世衞組織在報吿中指出,Omicron亞變體BA.2毒株具有更強的傳染性。研究表明,BA.2變體與原毒株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基因序列,BA.2較BA.1具有增長優勢,這也解釋了為何其傳染性更強。在丹麥及印度,新增病例中由BA.2毒株感染佔比已超過90%,而在美國及歐洲各國,也均有該毒株的身影出現。

加強針對BA.2毒株防護仍然有效。不過,現有研究表明,在接種兩針疫苗的25周後,疫苗針對BA.1的感染防護率為10%,而對BA.2的防護率為18%。在接種加強針後的當月,疫苗針對BA.1防護率為69%,而對BA.2的防護率則為74%。上述數據表明,加強針對BA.2毒株防護仍然有效。

2

口服藥或給抗疫帶來曙光?

新冠防治手段不斷豐富。新冠疫情爆發後,各國陸續在2020年成功研製新冠疫苗,用於染病前預防。2021年抗體藥物逐步面世使用,與疫苗一同形成針對新冠病毒的全面防治。而隨着臨牀試驗和生產的推進,新冠口服藥或成為新冠治療的又一有力手段。目前,輝瑞和默沙東研製的口服藥Paxlovid與Molnupiravir預計2022年產量將分別達到1.2億療程和2000萬療程。各藥企現有產能的擴張以及授權仿製藥的生產將推動新冠口服藥在全球的廣泛使用。

口服藥治療效果較為顯著。隨着各口服藥臨牀試驗的推進,其高效的治療效果正逐步顯現。其中,以Paxlovid臨牀數據最為優秀,將有效降低住院或死亡概率約89%。開拓藥業研發的普克魯胺在上次臨牀試驗結束後表示,其將重症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78%,但因樣本選擇等問題,其臨牀效果仍存爭議。

多款口服藥在研,部分已獲批上市。截至目前,Paxlovid已獲得了美國緊急使用授權,在中國附條件批准上市。Molnupiravir已獲得了美國緊急使用授權並在美國批准上市。Baricitinib已在美國獲得緊急使用授權。另外,我國國產口服藥VV116已獲得烏茲別克斯坦的緊急使用權,並正開展國際多中心Ⅱ/Ⅲ期臨牀試驗。普克魯胺因現有臨牀結果仍存爭議,現已開展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多中心Ⅲ期臨牀試驗,其中國內患者已於2月完成進組給藥。

相較抗體和疫苗,口服藥具有明顯優勢。與疫苗和抗體藥物相比,口服藥由於其廣譜抗毒特性,其抗變異毒株能力相對更高,面對變異毒株仍具備治療能力。另外,口服藥的高便攜性使其在分發、使用等環節更加方便,高效。同時,口服藥幾乎不佔用醫療資源,價格和成本較抗體藥物也相對較低,諸多優勢或將促使口服藥成為未來治療新冠的主要手段。

口服藥普及將推動新冠病死率持續下行。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因爆發初期醫療資源擠兑等原因,大量感染病例發展為重症且無法得到有效治療,使得新冠病死率快速上升,2020年6月至8月間,英國、法國及意大利病死率一度超過14%。而隨着新冠疫苗的成功研發和廣泛接種,各國病死率持續下降並保持穩定。近期,英國、法國及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病死率已低於1%。未來隨着口服藥的分發普及,新冠病死率或將進一步下行。

各國抗疫邏輯或發生變化。在口服藥出現之前,中重症患者治療新冠病毒需要接受抗體注射或住院治療,由於抗體產能和成本原因,多數患者仍需要住院佔用病牀,增加醫療資源負擔,當醫療資源出現擠兑後,死亡人數可能大幅上升。但若口服藥開始分發普及,由於其特有優點,或大幅降低病患住院和重症的概率,減少醫療資源負擔,同時壓降死亡人數。各國防疫政策因此存在着持續寬鬆的基礎。

3

防疫放鬆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海外多國防疫政策陸續放開。隨着全球新冠疫情的好轉,各國開始逐步大幅放開防疫管制。2月26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佈最新新冠疫情防控指導方針,放鬆了全美關於佩戴口罩的要求。英國首相約翰遜在2月21日宣佈“與新冠病毒共存”計劃,計劃於2月24日起撤銷防疫限制措施。歐盟多國也於近日放寬了防疫政策,對接種世界衞生組織批准緊急使用的疫苗的旅行者放鬆入境限制。

與海外有所不同,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共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突發疫情應急圍堵階段。從疫情爆發開始到2020年3月,全國貫徹不惜一切代價控制疫情擴散,在限定的地理範圍內,採取了區域封鎖、停學和停工等非藥物性干預措施,儘可能地阻止病毒傳播。二是常態化防控探索階段。2020年4月底我國疫情防控由應急狀態轉入常態化防控階段,目標是嚴防輸入,進行風險管控。三是全鏈條精準防控的“動態清零”階段。從2021年8月我國開始進入全鏈條精準防控的“動態清零”階段。目標是以最小社會成本獲得最大防控成效。繼續大力推進疫苗接種,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強化防控薄弱環節,實現主動防禦。

中國與海外國家選擇不同的防疫政策,各有其特殊的歷史路徑。正如衞健委專家曾光總結,西方國家在疫情之初錯過了控制疫情的窗口期,隨後便一直難以控制發病和死亡人數,而同時面臨疫情和社會經濟的兩難問題使得防疫政策不斷呈現收緊-放鬆的週期。近期研究發現,由於Omicron變異株感染主要侵襲呼吸道而不是肺部,重症發生率和病死率明顯下降,西方各國便更加側重社會經濟問題,從而宣佈“與病毒共存”。

國內由於疫情初期就抓住了控制疫情的窗口期,加上舉國體制的公共衞生防控優勢,有意願也有能力選擇“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雖然“動態清零”需要採取流行病學調查、大規模核酸檢測、密接強制隔離、社區封閉、限制人員流動、熔斷國際航班等一系列措施,但也避免了數億人發病、百萬人死亡的最壞結果,社會經濟也由此穩定發展。但未來隨着傳染力更強的新冠變異毒株不斷出現,我國疫情防控難度和防控成本將有所加大。

優化完善疫情防控,短期調整概率不大。今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吿》提出,“要不斷優化完善防控措施”。不過,短期來看,國內防疫政策很難有明顯調整。首先,雖然我國疫苗完全接種已達到85.5%的高位,但老人和部分慢性病患者疫苗接種率仍低。大陸加強針接種率僅錄得38.4%,仍處於低位。其次,新冠口服藥並沒有普及。雖然輝瑞新冠口服藥國內已緊急獲批,但國內自研口服藥生產目前仍是空白。最後,人類對病毒變異規律仍不清楚,對於新出現的BA.2變異株的相關研究仍待繼續。相較於由於抗疫不利而面對巨大經濟社會壓力的海外國家,我國可以靜觀其變。我們認為,抗疫措施的進一步放鬆依賴於至少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全球疫情態勢緩和使得輸入壓力有所下降;二是國內自研新冠口服藥能夠量產,使得放鬆更有底氣。

風險提示:政策變動,經濟恢復不及預期。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