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東北一度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來源 | 格隆匯研究(ID:glh_tushuocaijing)
近期南下資金催火了港股,國內不少優質的醫療股在香港上市,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波行情,我們整理了今年以來最受市場關注的30家港股醫療上市公司,如下表:
另外,以下公司近期漲幅較小,但是在各自的領域處於領先的地位,可以作為重點關注的對象。
如果説2020年是探索地方帶量採購的開年,那麼2021年,地方帶量採購將成為各醫保局的重點工作,在當前政策背景下,醫療股的投資邏輯重點在於集採受益,至少也應該是集採免疫。我們重點關注的是CXO、創新藥、創新器械、消費醫療服務等創新升級和進口替代的領域。
CXO板塊
全球 CRO 市場從 2014 年的 401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626億美元,年複合增速為 9.3%,隨着 CRO 行業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整體市場增速略高於藥物研發支出增速。
而中國 CRO 市場目前增長動力十足,是全球複合增速最快的 CRO 市場。從 2016年的 28 億美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63 億美元,年複合增速為 28.5%,保持高速增長。預計 2020 年國內 CRO 規模將達到 83 億美元,複合增速超 20%。
港股上市公司中,藥明康德(2359)、藥明生物(2269)、泰格醫藥(3347)、康龍化成(3759)都是CXO領域的優質標的,可以重點配置。
創新藥
自港交所於2018年4月推出18A上市規則以來,截至目前已有28家醫藥企業通過該途徑上市。在政策推行的第3年,回顧過去兩年該類企業表現:在研發管線方面,信達生物(1801)、君實生物(1877)、歌禮制藥-B(1672)等已率先實現多個品種的商業化;在收入及市值規模方面,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百濟神州(6160)由於均已滿足收入及市值測試要求,成功摘除“-B”標記。
經統計,近半數“-B”創新藥企(約10家)已在2020年遞交NDA,我們預測該等公司有望在2021年實現首個產品上市及商業化,包括康寧傑瑞製藥-B(9966)、亞盛醫藥-B(6855)、基石藥業-B(2616)、榮昌生物-B(9995)、諾誠健華-B(9969)、藥明巨諾-B(2126)、德琪醫藥-B(6996)、康方生物-B(9926)、東曜藥業-B(1875)、嘉和生物-B(6998)。
其中,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已於2020年12月獲批,預計近期正式上市銷售。另外,多家企業有望同時上市2個及以上產品或適應症。相關產品及適應症主要集中在腫瘤(包括實體瘤與血液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糖尿病等。
創新器械
港股器械公司主要是介入類器械公司。從全球市場來看,結構性心臟病是近十餘年心血管疾病領域一個新型的亞專業。伴隨着介入手術的發展,結構性心臟病器械逐漸成為一個高增長、大體量、高價值的成長行業,預計2023年全球結構性心臟病植介入器械行業規模有望達到150.8億美元,2017~2023複合增速10.8%。
結構性心臟病介入器械主要包括經皮瓣膜修復與置換和介入封堵術,其中TAVR產品、MitraClip、LAAC、先心病封堵器等比較成熟的領域和產品在2018年收入合計超過55億美元,包括這些手術的配套器械(如通道產品)預計行業空間超過60億美元,佔2018年行業規模90.4億美元的66%。
港股中,微創醫療(0853)、啟明醫療-B(2500)、沛嘉醫療-B(9996)、先健科技(1302)都屬於這一領域,高瓴也進行了全賽道佈局。
消費醫療服務
港股醫療服務領域我們重點看好錦欣生殖(1951),公司是中美領先的輔助生殖醫院龍頭,所處行業空間較大,賽道優質。
2020-2023 年中國每年的不孕夫婦數量在 0.48 億-0.5 億對,對照過往適合進行 IVF 的比率約 17%,滲透率由 7.9%提升至 9.2%,接受輔助生殖服務的夫婦由 64 萬對增加到 85 萬對,轉化到 IVF 的比率為 1.4到 1.55,IVF 週期數由 89.8 萬個增長至 132.6 萬個,複合增長率為 13.8%,其將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公司立足成都、深圳、武漢等地持續鞏固在國內的領導地位,通過併購,公司在全球市場的業務佈局不斷擴張;疫情終究會結束,在內生增長和外延併購的雙重加持下,公司業務前景保持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