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正:新冠疫情為保險業界作結構性改進獨特機會
保險業監管局行政總監張雲正在金融科技論壇上表示,雖然保險業界的運作受到疫情干擾,但仍看到有一些正面的反饋,留意到保險業因而改變產品結構,以應對市場對個人健康風險的關注,亦引導大眾關注退休及醫療保健的社會需求,並採用科技技術來實現虛擬投保。這些及時的舉措反映出保險科技是加強金融包容性及收窄監管差距的主要動力,而基於本地需求所出現的產品多樣性,亦有利於保險業穩定及持續發展。
他續指,新冠疫情可視作是保險業作結構性改進的獨特機會。數字化轉型的常見阻礙是慣性,而「新常態」卻從根本上改變客戶的心態。尚有待完成的工作是強化前線保險從業員的能力,並提供基礎設施以加快發展速度。
考慮到這些因素,當局自2月份起推出第二階段臨時便利措施,讓大眾可以在9月底止通過遙距方式購買一系列保險產品。在臨時便利措施之下,累計達成19,000份保單,涉及3億元新保費。數據亦顯示,這一組投保人的年齡層較低,反映保險科技的替代分銷能滲透到以往服務不足的細分市場,滿足潛在的需求。
為了滿足保險業界期望進一步擴大產品範圍,當局推出「保險科技沙盒」的試行項目。目前為止,已批准8個試驗項目,還有7個項目待審批。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