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疫情“时差”
格隆汇 03-26 21:47

作者:伍戈 

来源:伍戈经济笔记

核心观点:

       1.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迅速扩散,近期海外主要国家开始面临两个多月前我国所遭遇的类似疫情挑战。对此,各国防疫也由“佛系”转为“严控”。这些应对措施的变化能否及时遏制住疫情的发展?世界经济又将如何演绎?中国能否率先走出困境?

       2.严格的防疫固然会对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冲击,但实则有利于短期内抑制疫情并为未来经济修复创造条件。尽管人类认识新冠病毒有个过程且其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综合医学专家和模型预测,欧美疫情高峰或将在 4 月中旬左右出现。

       3.无论是从疫情发展还是防疫措施来看,中国与欧美国家都有2个月左右的“时差”。随着复工加快,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最大的时期或已过去。相比而言,欧美目前仍处于迈向“停摆”过程中。服务业在欧美经济中占比更大,其受疫情影响更深。

       4.展望未来,全球经济衰退下外需将大幅下挫。疫情中我国经济主要遭受供给冲击,但疫情后总需求不足实为核心矛盾。稳就业压力凸显,加大逆周期调整日益紧迫。国内外疫情“时差”下,我国内需回升未必强烈但方向明确,资金流入或受支撑。

正文: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迅速扩散,近期海外主要国家开始面临两个多月前我国所遭遇的类似疫情挑战。对此,各国防疫也由“佛系”转为“严控”。这些应对措施的变化能否及时遏制住疫情的发展?世界经济又将如何演绎?中国能否率先走出困境?

图1:海外“重演”我国2个月前的故事?

来源:WIND,笔者整理

一、海外疫情是否可控?

       严格的防疫固然会对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冲击,但实则有利于短期内抑制疫情并为未来经济修复创造条件。中国、韩国的疫情高峰已过,意大利、西班牙这两周也有望触及峰值。尽管人类认识新冠病毒有个过程且其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综合医学专家和模型预测,欧美疫情高峰或将在 4 月中旬左右出现。

图2:欧美疫情高峰或晚于中国2个月

来源:根据各国医学专家及SIR模型测算

二、世界经济如何演绎?

       无论是从疫情发展还是防疫措施来看,中国与欧美国家都有2个月左右的“时差”。随着复工加快,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最大的时期或已过去。相比而言,欧美目前仍处于迈向“停摆”过程中。由于疫情“时差”,中国经济触底或早于欧美1个季度左右。

图3:中国经济触底或早于欧美1个季度左右

来源:WIND笔者预测

       中国即使从疫情中“先进先出”,但高度全球化下仍难独善其身。二季度全球经济衰退几成定局,中国虽已基本复工但经济复产力度堪忧。值得一提的是,服务业在欧美经济中占比更大,其受疫情影响程度更深、修复更难。

图4:服务业占比大的发达国家受疫情影响更深

来源:WIND,笔者测算

三、中国经济如何走出困境?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衰退下外需将大幅下挫。疫情之中我国经济主要遭受供给冲击,但疫情过后总需求不足将成为核心矛盾。国内稳就业压力凸显,加大逆周期调整日益紧迫。国内外疫情“时差”之下,我国内需回升未必强烈但方向明确,资金流入或受支撑。

图5:外需承压但内需发力,资金流入或受支撑

来源:WIND笔者测算

四、基本结论

       一是严格的防疫固然会对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冲击,但实则有利于短期内抑制疫情并为未来经济修复创造条件。尽管人类认识新冠病毒有个过程且其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综合医学专家和模型预测,海外疫情高峰或将在 4 月中旬左右出现。

       二是无论是从疫情发展还是防疫措施来看,中国与欧美国家都有2个月左右的“时差”。随着复工加快,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最大的时期或已过去。相比而言,欧美目前仍处于迈向“停摆”过程中。由于欧美服务业占比更大,其受疫情影响更为严重。

       三是展望未来,全球经济衰退下外需将大幅下挫。疫情中我国经济主要遭受供给冲击,但疫情后总需求不足实为核心矛盾。稳就业压力凸显,加大逆周期调整日益紧迫。国内外疫情“时差”下,我国内需回升未必强烈但方向明确,资金流入或受支撑。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