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中金:市場再度尋底?
格隆匯 11-20 07:32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金研究 作者:劉剛 王牧遙等

摘要

受美國10月CPI同比超預期降温帶動美債利率下行,中美關係預期緩和等利好因素推動,海外中資股市場上週初大幅攀升。但熟悉的反轉在週四週五再度出現,回吐了周初的部分升幅,市場重回震盪。上週港股的走勢再度説明,當前在估值、情緒、配置均相當低迷的情況下,外部擾動的緩解就能促成相當可觀的反彈甚至跑贏,但若沒有國內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為基礎,反彈也很難持續

往前看,提振國內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財政推動的信貸擴張,尤其在其他部門沒有能力或意願加槓桿時。換言之,中央加槓桿是“對症”的方向。當前財政發力的規模和速度都有待加強,如果後續財政投放可以帶動企業和居民貸款,有望發揮寬信用的主要抓手作用,這也是提振市場情緒更為對症的思路。外部方面,美債利率和中美關係均有緩和,但仍需關注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擾動。美債利率的回落方向已經確定,我們測算10年美債中樞為3.9%,並隨着加息暫停和降息開始而逐步下降。

基於政策漸進推進和美債利率逐步回落的假設,我們認為港股處於逐步築底過程,基準情形上行空間10-15%。短期內把握潛在修復式反彈,建議投資者關注超跌反彈或高貝塔板塊,尤其是利率敏感型行業,如生物科技、科技硬件、互聯網與新能源等。不過,在初步反彈之後,想要實現趨勢反轉以及更為持續的向上突破,更多的政策支持依然必不可少。在此之前,啞鈴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

正文

市場再度尋底?

市場走勢回顧

受美債利率走低、中美關係預期緩和等利好因素支持,海外中資股市場上週寬幅震盪,但周線實現上升。整體來看,成長佔比較高的恒生科技指數領升,單週升幅為2.3%,恒生指數、恒生國企和MSCI中國指數分別上升1.5%、1.2%和1.0%。板塊方面,媒體娛樂(+3.9%)、地產(+2.4%)和保險(+2.2%)板塊領升,而可選消費(-1.0%)、運輸(-1.0%)、必需消費(-0.6%)和醫療保健(-0.6%)板塊下跌。

圖表:MSCI中國指數上週上升1.0%,其中媒體娛樂和房地產板塊領升

資料來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市場前景展望

受美國10月CPI同比超預期降温帶動美債利率下行,中美關係預期緩和等利好因素推動,海外中資股市場上週初大幅攀升。恒生指數週三單日上升3.92%,一度站上18,000點,而恒生科技指數上升4.41%。但前半周的升勢並未持續太久,熟悉的反轉在週四週五再度出現,回吐了周初的部分升幅。美國聯邦退休儲蓄更改基準指數將相關中國公司排除在外,馬雲家族信託減持阿里巴巴[11]等消息均對投資者情緒造成衝擊,市場重回震盪。

圖表:10年期美債利率上週降至4.5%以下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上週港股的走勢再度説明,當前在估值、情緒、配置均相當低迷的情況下,外部擾動的緩解就能促成相當可觀的反彈甚至跑贏,但若沒有國內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為基礎,反彈也很難持續,而我們認為國內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信用週期開啟,而信用的抓手又在於財政(《港股市場2024年展望:不疾而速》)。

10月經濟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整體仍在修復,但也僅是温和修復。消費方面,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低基數、假期和雙十一購物節前置等因素支撐下同比增長7.6%,增速較9月加快2.1ppt。但從交易額來看,雙十一購物節表現相對平淡,星圖數據顯示,10月31日-11月11日期間,綜合電商平台及直播平台累計銷售額1.14萬億人民幣,同比僅小幅增長2.08%[1]。投資方面,10月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同比增長1.2%,低於9月的2.4%,其中製造業持平上月,而房地產、基建增速皆有所下滑,1-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3%,較1-9月的-9.1%進一步走弱,此外,CPI、PPI以及信貸和社融數據的疲軟也説明國內整體需求仍然偏弱[2]。

往前看,提振國內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財政推動的信貸擴張,尤其在其他部門沒有能力或意願加槓桿時。換言之,中央加槓桿是“對症”的方向。當前來看,財政發力的規模和速度都有待加強,10月新增社融1.85萬億人民幣,低於彭博一致預期的1.95萬億人民幣,同比多增9,108億元,其中居民和企業融資需求較弱,社融主要靠財政發力託底,政府部門融資佔了全部新增社融的84%。但是,10月人民幣存款增加6,446億人民幣,其中財政存款環比增加1.37萬億元,同比增長9%[3]。如果後續財政投放可以帶動企業和居民貸款,有望發揮寬信用的主要抓手作用,我們認為這也是提振市場情緒更為對症的思路

圖表:10月新增社融18.5萬億人民幣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外部方面,美債利率和中美關係均有緩和,但仍需關注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擾動。上週美國通脹超預期降温,10月CPI同比上行3.2%,創今年7月以來新低,低於預期的3.3%和前值的3.7%。12月FOMC會議大概率繼續暫停加息。因此,美債利率的回落方向已經確定,我們測算10年美債中樞為3.9%,並隨着加息暫停和降息開始而逐步下降。此外,11月15日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使中美關係預期緩和。然而,11月14日美國聯邦退休儲蓄將I類基金的基準指數從MSCI EAFE指數修改為MSCI 所有國家世界 (除美國、中國及香港) 指數[4],雖然規模相對有限,但仍可能對投資者情緒帶來一定影響。

總結而言,基於政策漸進推進和美債利率逐步回落的假設,我們認為港股處於逐步築底過程,基準情形上行空間10-15%(《港股市場2024年展望:不疾而速》)。短期內把握潛在修復式反彈,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超跌反彈或高貝塔板塊,尤其是利率敏感型行業,如生物科技、科技硬件、互聯網與新能源等。不過,在初步反彈之後,想要實現趨勢反轉以及更為持續的向上突破,更多的政策支持依然必不可少。在此之前,我們認為啞鈴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建議關注穩定現金流板塊(高分紅行業,如電信、能源與公用事業)、高端科技升級(科技硬件、半導體與生物科技)和中端優勢行業出海(工程機械、汽車與零部件、新能源與光伏、部分產品與品牌消費等)三條主線。

具體來看,支撐我們觀點的主要邏輯和上週需要關注的因素主要包括:

1) 宏觀:10月經濟持續恢復向好,但內生動能仍待加強。10月工業增加值和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同比上行4.6%和7.7%,分別較9月改善0.1ppt、0.8ppt。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0.5%,降幅有所收窄。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6%,增速比上月加快2.1ppt,可能主要受到10月假期和購物季影響。10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1.2%,增速有所下滑,主要受到房地產、基建增速下滑拖累[5]。

圖表: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6%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2) 金融:10月新增社融不及市場預期,主要受政府部門融資驅動。10月新增社融1.85萬億人民幣,低於市場一致預期的1.95萬億人民幣,同比多增9108億人民幣,主要受政府部門融資驅動,10月政府債淨融資達1.56萬億人民幣,同比多1.28萬億人民幣。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7,384億人民幣,主要受到10月末非銀機構貸款多增影響。M2同比增速持平於10.3%,M1同比增速下滑至1.9%。10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6,446億人民幣,同比多增8312億人民幣。其中,住户存款減少6,369億人民幣,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8,652億人民幣,財政存款增加1.37萬億人民幣,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5,068億人民幣[6]。

3) 中美元首在舊金山舉行會晤,中美關係預期改善。11月15日,中美兩國元首在美國舊金山就中美關係等重要議題交換意見。雙方統一推動和加強中美各領域對話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開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恢復兩軍高層溝通擴大教育、留學生、青年、文化、體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7]。中美元首會晤或帶來中美關係預期緩和。

4) 美國10月CPI同比超預期降温,但10月零售環比降幅小於預期。美國10月CPI同比上行3.2%,低於市場預期的3.3%,核心CPI同比上行4.0%,同樣低於市場預期。美國通脹超預期降温推動美債利率、美元指數繼續回調,美聯儲進一步加息必要性再度下降,市場定價美國降息預期可能有所提前。此外,美國商務部發布10月美國零售額數據,零售銷售環比-0.1%,回落幅度小於預期的-0.3%,低於修正後的前值0.9%,消費市場持續降温。

5) MSCI中國指數半年度調整結果公佈,將於11月30日收盤後調整,12月1日生效。此次調整中,MSCI中國指數新增19只成分股,其中包括零跑汽車和華晨中國兩支港股,剔除19只成分股,其中包括9只港股,分別為海螺創業、東嶽集團、九毛九、深圳國際、頤海國際、北京首都機場股份、中國金茂、華潤水泥控股、美東汽車[8]。

6) 11月17日,恒生指數公司公佈季檢結果。恒生指數新納入理想汽車與藥明康德,成分股數目將由80只增加至82只;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未發生變動,數目維持30只[9]。此外,11月17日起,港股市場的股票交易印花税下調正式生效,由按成交金額的0.13%雙向收取下調為按成交金額的0.1%雙向收取[10]。

7)流動性:南北向資金上週均為淨流出,海外主動資金繼續流出。EPFR數據顯示,上週海外基金流入海外中資股6.74億美元,前一週淨流出3.08億美元。具體來看,海外主動資金流出2.92億美元,已持續流出20周,被動資金流入9.66億美元。與此同時,北向資金淨流出收窄,上週共流出49.8億元人民幣(日均流出10.0億人民幣,前一週日均流出15.9億人民幣)。由於投資者獲利回吐,南向資金轉為流出,上週共流出20.9億港幣。

圖表:南向和北向資金上週淨流出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海外主動型基金過去20周連續流出海外中資股市場

資料來源:EPFR,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配置建議

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超跌反彈以及存在較大上升空間的板塊,尤其是對反彈行情較為敏感的高貝塔板塊,如生物科技、互聯網和新能源等。不過想要實現趨勢反轉以及更為持續的向上突破,更多的政策支持依然必不可少。在此之前,當前環境下整體啞鈴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穩定現金流板塊(高分紅比例,如電信、公用事業和能源)以及預期現金流改善板塊(對經濟增長修復或政策支持敏感板塊,如汽車、耐用消費品、科技和部分互聯網等)可能仍然更具確定性。

重點關注事件

11月20日公佈中國央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1月24日公佈美國PMI數據。

[1]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3-11-15/doc-imzutqeh7451381.shtml

[2] 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11/t20231115_1944527.html

[3] 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5132013/index.html

[4] https://www.ft.com/content/6e5d00ec-de0d-4c57-82ea-4b2846ef8004

[5] 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11/t20231115_1944527.html

[6] 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5132013/index.html

[7]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1/content_6915514.htm

[8] https://www.msci.com/documents/10199/90b48c56-d253-f033-22b3-0268e6edf5c4

[9] https://www.hsi.com.hk/static/uploads/contents/zh_cn/news/pressRelease/20231117T180000.pdf

[10] http://www.xinhuanet.com/gangao/2023-11/15/c_1129977181.htm

[11] https://www.usnews.com/news/technology/articles/2023-11-16/jack-mas-family-trust-to-sell-10-million-shares-in-chinas-alibaba

注:本文摘自中金公司於2023年11月19日已經發布的《市場再度尋底?》,證券分析師:

分析員 劉剛 CFA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聯繫人 王牧遙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123060036

聯繫人 張巍瀚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122010112 SFC CE Ref:BSV497

聯繫人 吳薇 SAC 執業證書編號:S0080122060053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