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大幅加倉!摩根大通出手了!
近期,A股在突破3300點之後進入盤整階段。北向資金在1月淨流入超過1400億元之後,節奏放緩。不過,數據顯示,海外中長線的公募基金(共同基金)已經行動起來。
例如,摩根大通旗下兩隻中國股票基金均顯著加倉中國核心股票,一隻顯著加倉股王茅臺,另一隻則大舉加倉騰訊控股,後者加倉幅度更高達100%。此外,富達國際旗下旗艦中國基金大舉加倉百度,加倉幅度超過40%。
摩根資產管理旗下的“JPMorgan Funds - China A-Share Opportunities Fund ”,最新規模422億元人民幣,爲境外規模最大的中國股票基金之一。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的重倉股包括貴州茅臺、招商銀行、中國平安、隆基綠能、美的集團、平安銀行、邁瑞醫療、匯川技術、萬華化學。
JPMorgan Funds - China A-Share Opportunities Fund最新持倉
2023年1月,基金對貴州茅臺加倉29.74%,對中國平安加倉7.88%,對隆基綠能加倉9.34%,對平安銀行加倉15.36%,對萬華化學加倉10.22%。
摩根資產管理旗下的另一隻中國股票基金 “JPMorgan Funds - China Fund A (acc) – USD(摩根基金——中國基金)” 最新規模60.81億美元也是境外規模較大的中國股票基金。
JPMorgan Funds - China Fund A (acc) – USD最新持倉
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重倉股包括:騰訊控股、阿裏巴巴、美團、京東、拼多多、中國平安(港股)、網易(港股)、藥明生物技術、招商銀行(港股)。1月,基金加倉騰訊控股100%,加倉阿裏巴巴(港股)2.15%,減持美團0.02%,減持拼多多2.83%,加倉中國平安(港股)3.34%,減持招商銀行19.19%。
股王“貴州茅臺”出現在境外很多中國股票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不過巨頭們對貴州茅臺的態度存在分歧。1月,有機構小幅加倉,也有機構減持。
歐洲巨頭施羅德投資旗下的“Schroder International Selection Fund China A A Accumulation USD“ (施羅德國際精選基金中國基金-A A累積美元份額),最新規模46.79億美元。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重倉股包括中國平安、招商銀行、隆基綠能、宏發股份、貴州茅臺、順豐控股、恆立液壓、寧德時代、萬華化學、九號智能等。
Schroder International Selection Fund China A A Accumulation USD最新持倉
2023年1月,基金減持中國平安4.94%,減持貴州茅臺6.66%,增持恆立液壓3.05%。
施羅德投資旗下另一隻基金-施羅德國際精選基金大中華最新規模29億美元。
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的重倉股包括臺積電、騰訊控股、阿裏巴巴、AIA、紫金礦業、隆基綠能、山東黃金、寧德時代、港交所、石藥集團。2023年1月,基金加倉臺積電5.48%,加倉石藥集團4.89%。
另一歐洲巨頭安本標準旗下的中國A股可持續股票基金“Aberdeen Standard SICAV I - China A Share Sustainable Equity Fund I Acc USD”最新規模37.13億美元。
Aberdeen Standard SICAV I - China A Share Sustainable Equity Fund I Acc USD最新持倉
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重倉股包括:貴州茅臺、寧德時代、廣聯達、華測檢測、招商銀行、邁瑞醫療、中國中免、泰格醫藥、美的集團、愛爾眼科等。2023年1月,基金加倉貴州茅臺2.67%, 加倉4.73%, 加倉廣聯達0.09%,加倉華測檢測3.22%,加倉招商銀行0.09%,加倉邁瑞醫療0.09%,加倉中國中免0.09%,加倉泰格醫藥0.09%,加倉美的集團0.09%,加倉愛爾眼科0.09%。
首域盈信旗下的“FSSA China Growth Fund Class I (Accumulation) USD”,首域盈信中國成長基金最新規模33億美元。
FSSA China Growth Fund Class I (Accumulation) USD最新持倉。
2023年1月底,基金的重倉股包括:騰訊控股、招商銀行(港股)、中國平安(港股)、美的集團、蒙牛乳業、安踏、華潤置地、創科實業、京東(ADR)、匯川技術等。2023年1月,基金減持創科實業0.46%,加倉匯川技術18.04%。
富達旗下的富達基金-中國消費新動力 Fidelity Funds - China Consumer Fund,最新規模51.09億美元。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重倉股包括:騰訊控股、阿裏巴巴(港股)、貴州茅臺、美團-B、AIA、中國平安、蒙牛乳業、銀河娛樂、攜程。2023年1月,基金對騰訊控股減持2.96%,對阿裏巴巴(港股)減持1.21%,對銀河娛樂減持3.44%。
Fidelity Funds - China Consumer Fund 最新持倉
富達基金-中國焦點基金最新規模35.4億美元,截至2023年1月底,富達基金-中國焦點基金重倉股包括:阿裏巴巴、騰訊控股、花旗環球金融市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升集團、華潤置地、中銀航空租賃。1月,基金加倉百度41.49%,加倉中銀航空租賃10.51%。
Fidelity Funds - China Focus Fund最新持倉
境外中國基金之外,境外部分亞洲基金也對中國股票進行了加倉。
例如大摩旗下的“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Funds - Asia Opportunity Fund ”(摩根士丹利投資基金-亞洲機遇基金) 最新規模51億美元。截至2023年1月底,HDFC 銀行有限公司、美團-B、攜程、ICICI銀行、Coupang、海底撈、貝殼控股、貴州茅臺、Indusind銀行、騰訊控股。2023年1月,基金加倉美團-B 10.25%,美團之外。
再如,施羅德國際精選基金亞洲機遇 “Schroder International Selection Fund Asian Opportunities”最新規模66億美元,2023年1月基金減持了HDFC銀行,印度公司Infosys,新加坡公司OCBC銀行。

截至2023年1月底,公司前十大重倉股中,騰訊控股位列第四位、創科實業位列第十位。

富達-亞洲基金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包括:臺積電、AIA、三星電子、騰訊控股、HDFC銀行、阿裏巴巴(港股)、美團-B、PT銀行、Infosys、Axis銀行等。1月,公司對阿裏巴巴(港股)加倉了9.32%。

這不是新鮮事。機構對中國互聯網的追捧從2022年四季度就開始了。近期,隨着美國機構投資者持倉報告披露完畢。機構對阿裏巴巴等中概股的持倉情況浮出水面。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持倉報告的機構中1106家機構(基金)美股組合中含阿裏巴巴、2022年三季度這一數值是1101。
2022年四季度,181家機構新建倉了阿裏巴巴,上一季度這一數值是88;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機構持有的總股份數較三季度末增長2.75%。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阿裏巴巴進入了107家機構的前十大重倉股,2022年截至三季度末阿裏巴巴進入了76家機構的前十大重倉股,四季度增長了40.96%。看跌/看漲期權比例從0.8降至0.61,降幅23.75%。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日前發表機構觀點表示,中國股票進入健康盤整的階段。去年11月起中國陸續取消防疫限制,中國股票在3個月內曾經上漲46.5%,過去三週下跌屬於健康的盤整,部分原因是投資者在春節假期後進行獲利了結,並等待更多重新開放的新催化劑。
此外,中國重新開放的利好應尚未完全反映在MSCI中國指數目前的估值中。瑞銀預計本週開展的財報季將提供新的催化劑,企業管理層或確定盈利的復甦勢頭。事實上,盈利預測下修的情況已有所緩解,消費行業的淨盈利預測修正也開始由負轉正。
消費及基礎設施投資支撐經濟。在重新開放及定向消費補貼政策的支持下,國內消費及投資有望反彈,我們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從去年的3%反彈至今年的5%左右。全國零售銷售在去年收縮0.2%之後,今年或將增長7%。另外,基礎設施投資將是中國今年經濟復甦的重要支柱。
高盛亞洲宏觀研究聯席主管暨亞太區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慕天輝(Timothy Moe) 近日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對中國的經濟基本面和公司盈利持較之前更具“建設性”的觀點。高盛已經兩度調高2023年中國的GDP增速預期,從4.5提高到5.2之後又再次提高到5.5。GDP之外,高盛對於中國公司的盈利調整則更加明顯,最初預測的8%,修正爲13%,之後又修正到17%。在亞太區域,慕天輝認爲中國市場的盈利前景是最好的。儘管前期上漲之後,估值已經有所擴張,但是目前依然處於合理區間。不過,他也表示,經過11月之後的強勢反彈,市場回調了,熱錢做了獲利了結,但是並不是所有“該來”的機構都來了,所以有理由對中國持“更具建設性”的態度。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