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新能源車的樂與憂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6月份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最合適的應該是:

生意興隆!

尤其亮眼的是,國產品牌基本撐起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這與過去洋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相比,真的可以説改天換地,揚眉吐氣。

成績面前,值得稱道,這沒什麼好説的,全世界都能看到,一家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公司老總就説過,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已經非常好,不明白就是有人説自己落後,這種偏見需要改一改,中國人需要自信起來。

不過,自信歸自信,新能源汽車的混戰其實才剛開始,未來鹿死誰手,也還是個未知數。其實,很多行業都是如此,開始的時候百花齊放,但最後能夠留下的往往是少數,互聯網、智能手機、家電都經歷過類似的過程,汽車行業本身也經歷過,只不過汽車行業的格局在很多年前就定下來,時間太久遠,大家習慣性忘記而已。

現在,就着新能源汽車銷量榜,我們去粗取精,探究一下真實的情況,順便給出一些冷思考。

01

一哥之爭

一般人的認知,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之爭,在比亞迪和特斯拉之間,其實也可以變相看成中美較量。不過,榜首上(轎車類)常常會被一個神車霸佔,五菱宏光MINI。

這個神車莆一推出,就一路開掛,霸佔銷售榜首那是家常便飯。不過,這種榜首位置其實意義並不大,因為五菱宏光MINI就是一輛買菜車,三五萬的價格,100多公里的續航里程,基本為零的智能化配置,巨頭們看待這位“一哥”,就像看着一個傀儡皇帝,沒有人會忌憚它,它的銷量再高,都很難構成對巨頭們的實質性威脅。

所以,五菱宏觀MINI這個所謂的銷量第一,其實就是賺了個吆喝,即使利潤不低,也不可能成為主流,尤其在智能化浪潮面前,你能指望5萬塊的買菜車給你好的自動駕駛功能嗎?

即使它説有,估計你也不敢要,別拿生命開玩笑。

真正值得比拼的,還是特斯拉和比亞迪之間。

從轎車的銷量上看,比亞迪的是有實力的,秦和漢兩大車型,和特斯拉的銷量相當,構成了第一梯隊,是排名後面的品牌的2倍多,這樣的領先度,後面的品牌要想超越,並不容易,未來如何演變,還不敢説,但短期內護城河還是穩定的,後面的競爭對手也沒看出能夠對它們構成實質性威脅的;

從SUV的銷量上看,特斯拉的優勢還是相當明顯,Model Y以兩萬的優勢領先第二名,而且特斯拉中國才兩種車型,對於其他多種車型的公司,儘管總體銷量上未必壓得過別人,但是單品,特斯拉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加上上海工廠的擴建,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前景仍然很光明,單品“一哥”的地位還是很難撼動。

從結果上看,比亞迪的總銷量領先,得益於它多車型,這也算是特斯拉的短板,因為在中國生產的只有兩個車型,很多人都認為特斯拉走的是蘋果路線,以單品吊打天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從特斯拉的產品規劃上看,未來會陸續有更多的車型推出,比如兩廂車Model 2、皮卡Cybertruck,還有已經開放預定的超級跑車Roadster 2,特斯拉其實也在向綜合型車企靠近。如果按特斯拉自己的規劃,2030年銷量將突破千萬輛,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車巨頭成色已經顯現。

比亞迪則更像豐田,從一開始走的就是多品類路線,高中低各種車型都有,儘管旗下的車型已經很多,但比亞迪也絕對不是止步於此。短期看,國內銷量冠軍的競爭還是不斷演進,特斯拉和比亞迪之間肯定還會有更激烈的競爭。

02

後面的小弟們

和耀眼的一哥相比,後面的小弟們雖然銷量難以對抗,但實際上它們也很熱鬧,蔚小理、中低端新勢力、傳統燃油車企,都在這個賽道上拼命奔跑。

但從結果上看,傳統車企是一種“涼涼”的狀態。6月份銷量排名中,也只看到廣汽、吉利、東風、奇瑞、大眾幾家,而傳統的巨頭,像美國三巨頭、BBA、豐田本田日產,都沒啥蹤影,甚至連上汽(五菱除外),也很少看到身影。

不過,這並不代表傳統車企毫無作為,實際上它們都在快馬加鞭地研發新能源汽車,相信很快就會有很多車型推向市場,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快能夠看到。6月份重慶車展上驚豔了一把的長安汽車,就是典型的代表,所以,如果傳統車企突然間集體上市新車型,並大肆宣傳,不要覺得奇怪,因為人家一直都沒停止過追趕。

在這方面,大眾算是最積極的跨國車企,這可能與德國政府強力推動本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關,畢竟德國是一個能源貧乏的國家,這次俄烏戰爭就很明顯地看到這一點。另外,德國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儲備並不多,汽車又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不容有失。

與德國的激進相比,日本則顯得不緊不慢,心裏想啥無人知曉,不過,日本在新能源技術方面實力還是比較強的,鋰電池就是日本最先做起來的,氫能源的技術日本也很強大,這也能夠理解日本為何在新能源汽車上慢條斯理。

未來,德國的車企可能會大規模殺入新能源汽車市場,日本的速度則相對平緩,這除了對一哥們造成影響外,眾多排名靠後的車企,也會深受影響。一些已經上市的,並且已經打響牌子的,像蔚小理,安全邊際會相對高,而那些始終在低端市場徘徊,並且研發、生產和銷售實力都不怎麼樣的車企,很可能會以倒閉收場。

也有一些觀點,堅持認為傳統車企沒戲,因為歷史包袱過重,缺乏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最後在無聲無息中消退,最常被引用的比喻,是手機界的諾基亞。不過,從風險的角度,切忌不要過分低估傳統燃油車所帶來的競爭壓力。

一些頭部新勢力,如三大已上市的公司,現在的問題主要還是產能,銷量端的訂單其實並不少,但是新建擴建工程還未完成,銷售繼續大幅放量,還得等到新產能投產。

認清這個大勢,做投資還是要把目光更多地聚焦於頭部企業,這些車企即使價格高一點,只有時間足夠長,都會回來的一天,而那些實力欠缺的小型車企,一旦跌下去,很可能是毀滅式的。

03

汽車業到底在比什麼?

最後,談一談新能源車企的競爭力。

最強的一檔,還是特斯拉,它的優勢已經説過很多遍,這裏沒必要贅述,但有一個數據是值得反覆玩味的。

那就是毛利率

這也是製造業最為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

先來對照一下特斯拉等幾家重要的車企的毛利率。

特斯拉是唯一一家超過25%的車企,要知道,去年特斯拉才賣了93萬車,豐田和大眾都是超過千萬輛規模的車企,而且特斯拉的利潤率已經超過這兩個傳統車企,如果特斯拉的銷量也可以達到千萬輛的級別,那盈利能力的想象空間就更大了。

汽車產業一直流程着豐田式的精益生產神話,也是豐田能夠保持高利潤率的關鍵所在,但是即便如此,特斯拉也是輕鬆超越,這裏面的祕密,全都藏在特斯拉的超級工廠裏。

超級工廠的智能化程度相當高,要在一篇文章中完全講清楚,很難,這裏邊可以通過一個小細節去看,比如一個裝配動作,傳統的汽車生產流程是用人工完成,耗時8秒,超級工廠的機器人耗時也是8秒,看似毫無差別,但問題在於,這個機器人此前需要10秒鐘才能完成,這能夠説明什麼?

説明機器人是能夠進化的,它能夠從10秒縮短到8秒,如果繼續進化,時間會不會從8秒減少到6秒、4秒甚至更短?

很有可能,但是人工在8秒鐘已經是極限,當機器人不斷進化的時候,效率就會不斷提升,成本也就會隨之下降,25%的毛利率並非特斯拉的終點,但19%可能已經是豐田的極限,如果在生產上沒有革命性的改進,精益生產就不是超級工廠的對手。

所以,與很多人習慣將特斯拉的優勢歸結為軟件研發、馬斯克的人設、品牌度,我更願意把優勢歸結為智能化生產,這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點。特斯拉絕非汽車新動力的開創者這麼簡單,實際上它也是生產革命的創造者。

要設計一輛電動車,不難,如李書福所言,4個輪子、2張沙發、加塊電池、掛個屏幕、裝個軟件、再蓋個車框,營銷可以砸錢,可以請流量明星,這些都不難複製,但是如果説到生產,幾乎很難逾越超級工廠,這可能正是馬斯克當年為什麼睡在工廠的原因,因為馬哥太明白,生產才是汽車產業最大的競爭力所在,搞定了生產,競爭者就會被遠遠甩在身後。

研究新能源汽車哪家強,除了常規的指標,還應該親身感受一下各家的生產力。外表看不出的東西,在工廠裏都能夠找到答案。

04

結語

經過4月份崩盤式的低谷,現在新能源汽車重回高增狀態,很多人又開始樂觀起來。

這確實也是值得樂的地方,畢竟這是極其少數的還有廣闊增長空間的行業。

但是,樂中也有隱憂,這些隱憂,一方面來自大量湧入的競爭者,殘酷的淘汰賽會愈演愈烈,大家都會越來越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另一方面,就是哪些空有其表,實力不濟的廠商,在短暫的高光後,會很快陷入困境,甚至消亡。

別看新能源汽車台上熱熱鬧鬧,台下其實暗流湧動,一個不經意,可能就有人被淘汰。

當然,那些始終致力於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強大的頭部公司,最有可能笑到最後。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