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四組數據頗引人關注。
一是考公持續升温,今年全國公務員報考人數超202萬人,比去年多52萬;
二是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457萬人,比去年足足多了80萬,錄取計劃則僅為110.7萬;
三是本屆大學畢業生達到1076萬人,同比增167萬;
四是今年高考考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1193萬,比去年總出生人口還多。
四者指向同一個現象:當今就業難,後來者仍源源不絕。
除開經濟下行壓力與新冠疫情等因素,背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現行的人才培養機制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如何振興高端製造業?就業難與人才荒為什麼會並存?……
這類問題,反覆被提及。
而如此種種,又直指職業教育這個熱門話題。
中國教育與實用主義,是相伴相生的。
早在1931年,黃炎培先生就曾發表論文《學校教育採用實用主義之商榷》,批判舊教育嚴重脱離生產的弊病,首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聯繫。
建國後,新中國的教育體系轉學前蘇聯,而蘇聯學的則是德國“雙元制”教育。
以當年的江西勞動大學為例,22年間為國家培養了22萬餘名建設人才,遍佈獸醫站、畜牧站、農場,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在社會上發光發熱。
80年代中期,教育從為政治服務轉而為經濟建設服務,中國職業教育進入新階段,辦學開始面向市場,大量社會資金湧入其中。彼時,產業系統辦學以及大型國企聯辦、自辦等多方並舉的技術學校得到蓬勃發展。
1982-1992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數量從3104所增長到了9860所,在校生也從70.4萬人猛增至347.76萬,中國職業教育規模達到頂峯。
曾聽父輩們説過,那個時候,中學生畢業後都是以考上職校為榮的。不光可以學技術活,畢業後還包分配,待遇還很不錯。
但到90年代末期,大量國企或破產或改制,原本麾下的各種職業學校也劃歸地方。而自從失去企業這一重要的培訓載體,中國的職業教育已經沒有了土壤。
時過境遷,一切邏輯都變了。
一代版本一代神。
在工業化完成後,不再具備稀缺性的工人羣體,自然不再能享受到超出預期的權益。
接下來的版本中,外貿、基建以及當下的互聯網時代,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熱錢湧入,創造了一波又一波造富神話。
每個版本,都有不同的版本答案。
而在最新版本中,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儘管我們在信息技術上已經佔據領先地位,智能製造方面的人才缺口又體現出來。但現實是,優秀的職校生數量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個人認為,這就是為什麼國家要出台雙減政策,限制教培發展,並出台諸多政策,大力推動職業教育的原因。
這樣看來,經過幾輪版本變遷,職業技術工人,似乎又重新成為了版本答案。
有人説,職業教育的春天來了,看最近幾年的一些列改革措施就知道。
和前幾個版本一樣,政策紅利下,自然有大量財富湧入。
職業教育作為新時代重要的人才生產基地,其市場份額連續多年穩步增加,今年有望突破萬億。尤其在連創新高的高考人數、畢業生人數以及就業難的刺激下,被視作一個有競爭力的賽道。
目前的共識是,多數學者認為,中國加大職業教育的比重,是大勢所趨。
更激進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甚至主張,中國不需要那麼多學術型人才,90%的大學都應該轉型職業教育,全力培養應用型人才。
毫無疑問,職業教育的興起,是未來的大方向。春天必然會來,但一定是當下嗎?
人這種生物,一旦對某種事物產生信仰,就會無比堅定。
中國人就對考試,對讀書人的莫名崇拜情節,信仰頗深。
比如,現如今職業學校出來的專科生和本科出來的應屆生,工資水平大部分差距並不大,甚至有些藍領更高。
但大多數人,寧願嚮往辦公室白領5000不到的工資,也不羨慕工地2萬的血汗錢。這都是約定俗成的觀念所致:人分三六九等了。
如果不能改變民間對產業工人的歧視,那麼就無法保證技術人才的生源。想要世人認可職業學校,就必須淡化畢業院校的等級。
畢竟大家早已經對本科和專科習慣分出貴賤,又有多少人敢冒這個險讓孩子去走這條路呢?
我們不得不承認,按照現在的普適性邏輯,職校生幾乎與學渣掛鈎。中國家長們,之所以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讀職業學校,根源也在於太“低端”。
甚至某些沒考上高中的學生,家長寧願出十幾萬擇校費送孩子去普高,也絕不同意去職校,理由是“你去職高讀書,我的臉往哪放”。
我們能怪這些家長嗎?顯然不能。
除了有望子成龍的心態作祟,家長們如此低看職校,也是因為目前國內的職業教育體系不完善、學風較差、課程內容滯後等等。
在相當一部分人的認知裏,送孩子去技校學習,基本上等於對孩子放棄了一半,“只要男的不死,女的不生,就萬事大吉”之類的針對職校亂象的種種調侃,背後更是折射了家長們對職校教育深深的擔憂。
某職校課堂學生睡倒一片,老師只能孤獨地講課
同時,某些廣吿打得響亮的職業學校,真的有把孩子們培養成才的實力,甚至意願嗎?
有些數據很容易查到。2020年,全國共有9865所中職學校,在校生為1628.14萬,他們是沒有考上高中的40%。
但有些數據卻無跡可尋。中職生往往被分為三類:直接畢業、直升本校大專、參加對口高考的。但無論哪一類,在升高三之前,都必須接受學校安排的實習,往往在最基層的流水線。
並非對流水線有貶低之意,只是有些學校的做法太過火。
相信大家在網絡上都看過“職校畢業生被送進工廠流水線打工”之類的視頻。每一次爆出相關新聞,都會把羣眾的憤怒推向沸點。
比如去年9月,湖南臨武縣某中職學生被校方強制安排到工廠實習,因意外導致右手被捲進機器,落下殘疾。
而在治療和賠償費用上,起先學校讓其自行找工廠協商,工廠則要求他回去先做康復治療,誰都不願擔責。
更關鍵的,這名學生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實習內容卻是在車間操作壓制電池生產材料。這活,專業對口嗎?
後來深挖才知道,學生不過是學校賺取管理費的搖錢樹,所謂的合作企業,也不過是些急需廉價勞動力的工廠車間。
職校實習亂象,來源:新華社
當然,以上的例子不能代表所有的職校,但絕對是一個相對普遍的現象。
看到這些亂象,你能怪家長不配合國家改革嗎?
德國的雙元製為什麼能如此成功?他們甚至從小學就開始分流。
答案很簡單:樂意,願意。
首先,“雙元制”是合同制,學院在學徒時期每月能得到正式員工一半左右的薪水。並在通過全國統一的職業考試後,就能成為正式員工。
其次,是真正學到本事。德國中職生,一般每週有3-4天在企業實習,只有一兩天在課堂學習理論知識,校方與企業的聯繫非常緊密。
這種模式在90年代之前,我們是有的,只是現在卻很難做到。
同時,德國工人不僅社會地位高,收入可觀,更重要的,大部分工人都能明確看到自己的未來。我國的工人,在以前也有這樣的地位,但現在,懂得都懂。
所以,現階段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很明確,即是學習國外的經驗,也是在找回我們丟失的一些東西。
只有當某天,各個單位不再把職校生的簡歷隨手扔進垃圾桶,職校生不再被打上“壞學生”的標籤,院校真正把自己的學生當做社會棟樑來培養的時候,這個行業真正的春天才會再次到來。
總而言之,今日之中國職業教育,有政策和資本市場的大力加持,缺的不是資源,而是社會面的積極性。
儘管較難,但這些都是可以用時間解決的問題。我們要對國家的改革有信心,因為這是歷史的選擇。
就好像90年前,當“羅斯福新政”在大洋彼岸施行,彼時的小羅斯福,也一定承受着銀行家們的質疑與咒罵。但誰都不能否認,是新政讓美國成為最先平穩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
希望在若干年後,孩子們不再因為學歷而焦慮,有應時而變的勇氣和終生學習的動力,能夠看見自己的未來發展,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擁有滿意的回報……
到那個時候,每一個人都可以活的幸福且從容,這才是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