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證券市場紅週刊,作者:林存
最近,醫藥股頻頻發力,3月23日當天,CRO板塊領漲兩市,以超過4%的漲幅居同花順漲幅榜首。事實上,在本輪大盤行情好轉時,醫藥股的反彈最快,這就是“糾偏”的力量。回顧過去一年,醫藥股“墊底”滬深市場核心指數,中證醫療以26.16%的跌幅排在跌幅榜首位。對於當下的醫藥股投資而言,信心比黃金更貴重!
眾所周知,醫藥醫療行業是長青樹,即使在過往20到30年的時間裏,這一領域可謂牛股輩出,且遠遠高於其他行業的收益率。那麼,醫藥股到底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市場如此悲觀?當下投資醫藥股,最重要的“姿態”又該當如何?
以Wind滬深市場核心指數為統計指標,過去一年,中證醫療指數大跌26.16%,在這31個核心指數中排名倒數第1。而中證100、上證50、滬深300市場核心指數則緊隨其後(表1)。
但與此同時,中證醫療指數的估值處於近10年的最低位置附近(圖1),當前PE估值為31.69倍,中位數為60.07倍,機會值則出現在43.17倍。如果僅從估值角度考慮,從指數上看,醫藥股已經到了配置的良機。
更重要的是,中證醫療指數的淨資產收益率(ROE)創下了近10年新高(圖2)。當前值達到23.55%。
個股方面,則更加誇張。統計最高峯時,總市值超過2000億元的5只醫藥藍籌股,可以發現,它們最近一年經歷了驚人的回撤,以近一年自最高位的最大跌幅統計,藥明生物、長春高新均跌超70%,恆瑞醫藥跌幅超過60%,可謂名副其實的“腳踝斬”。
醫藥股之所以發生如此極端情況,與其面臨的內憂外患不無關係。先來談談內憂。首先,醫藥集採的不斷擴大需要對此“負責”。以前,集採主要涉及的是仿製藥,是用量大且競爭多的品種,所以又叫帶量採購。這個時候,雖然對相應的細分行業有衝擊,但是因為醫藥的門類很多,機構投資人有足夠的選擇進行規避,並照樣挖掘出很多沒有政策壓制,沒有集採預期的成長賽道,所以自2018年集採開始以來,又因為疫情的爆發,醫藥股反倒大漲了兩年。
但2021年以後,集採不斷擴面,不僅大部分藥品都涉及,更發展到器械、生物製品,甚至醫療服務領域。而每次集採下來,各種“囚徒困境”和“靈魂砍價”就不絕於耳。這使得市場對醫藥政策的邊界發生了深深的恐懼,似乎醫藥股就沒有安全的。公募醫藥投資的配置比例,從高點的15%以上,鋭降到5%以下,幾乎是奪路而逃。
其次,醫藥創新熱情下降。此前投資醫藥,大家張嘴閉嘴就談醫藥創新,各種靶點、路徑,以及各種器械,大家都醉心於此。同時,一級市場相關醫療項目獲得非常多的追捧,融資局面火熱,這也不斷帶動了醫藥的估值。
但是,一方面參與者過多;另一方面,國家對創新的把關和審查也更嚴格。以至於創新藥也成了“內卷”的行業,比如PD-1,就有十幾家參與競爭,結果搞得最後的醫保支付價格大幅腰斬。所以,國內醫保支付及創新環境的劇烈變化,嚴重影響了醫藥的發展和估值水平。
再來談談醫藥的外患。本來當國內市場行情不佳的時候,藥企會一致走出去,向國際化進軍。
但醫藥創新本身就是個風險非常高的事情,一方面是研發不易;另一方面,當想通過國際的認證,特別是美國的FDA,就更難了。先不説有沒有故意為難中國藥企,但FDA要求從嚴,要求要比美國市場上已有的產品和方案更優,才給予支持放行。從這個標準上來説,能通過可謂鳳毛麟角,大量藥企的國際化出海邏輯遭到動搖。
其次,在醫藥研發服務代工產業鏈上,就是俗稱的CXO,本來我們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也不需要過多的技術認證,相比全球我們都有巨大的產業優勢。所以,過去幾年裏,CXO產業發展幾乎是高歌猛進,也湧現出藥明集團、凱萊英、康龍化成、博騰股份、泰格醫藥等非常突出的成長性企業,它們的訂單幾乎滿滿的要排幾年。
可是,它們又有一個潛在的致命弱點,那就是過分依賴國際訂單,特別是美國。雖然某些頭部藥企一度都是5千億市值以上的巨型公司,但其實,海外訂單佔了四分之三,美國藥企的訂單幾乎佔了一半。
本來,咱們認真地做全球化的分工生意,安心的掙個辛苦錢,也不威脅誰的壟斷地位。但是偏偏遭遇各種嚇唬。
幾乎每一次嚇唬,都只是動動嘴,都不用採取什麼真正的制裁,就可以把相關的企業的股票嚇得一瀉千里。比如,觀察名單UVL,説某頭部藥企採購的部分美國零件,暫時無法跟蹤用途去向,需要列入觀察。結果市場都以為是“黑名單”,股價幾分鐘跌30%,半個月跌50%,而成長業績卻好得不能再好。
如此這般折騰,家裏找不到邊界,外頭找不到錨,原本的“香餑餑”眨眼間成了無孃的娃,醫藥暴跌了幾萬億,就是這麼整出來的。
那麼,醫藥的前景到底怎樣呢?經過這一番折騰,其大邏輯是否又發生了改變?首先,我們需要看中國的發展前景。雖然我們總是遭遇各種威脅、嚇唬,但如今的中國,體量巨大,產業鏈完善,市場無限。這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
其次,則要看中國實實在在的發展國情。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正在不斷加深,老百姓追求健康長壽,是勢不可擋的巨大需求。雖然集採遏制不少藥企的短期利潤,但並不是要醫藥行業衰敗,而是優勝劣汰。十四五規劃裏,醫藥工業的規劃發展,仍然是8%以上的中高速,這就説明,困難只是暫時,只是行業波動,只是厚積薄發。
再次,還是要看創新。很多人覺得我們做創新藥太難了,話語權也不在中國手裏。但是,需要提醒一下的,創新不只是侷限部分大病的藥物,還包括各種醫藥領域的專精特新。比如,新冠的疫苗、新冠的特效藥物、檢驗試劑,各種醫療器械等等。這些都是臨牀急需的,有巨大市場的產品。哪一個又不值得我們期待和開發呢?
最後,筆者想説強調的是,醫藥投資,信心比黃金更珍貴。當前,醫藥的估值水平已經處於十年來的最低。因此,我們看到本週當大盤行情出現反彈的時候,醫藥股反彈得最快,其實這就是“糾偏”的力量。
尤其現在是年報密集期,很多優秀的公司,還一起發佈了1~2月的經營數據,大量醫藥企業成長非常靚麗,換算動態PE/G,很多都不到1,甚至只有0.5,這是幾乎從來沒有見過的,簡直是遍地黃金!
出現這樣奇葩的情景,無非是我們剛才説到的因素,但説到底,是信心!我們要把輿情也管理好,再不能對醫藥企業過度打壓,甚至搞得像對立一樣。正如國家高層所述,在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慎重出台收縮性政策,共同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冬天已經過去了,春暖花開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