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與短期市場生物鐘一致,思考三個中期問題
格隆匯 02-22 14:58

本文來自:申萬宏源策略

一、我們與短期市場生物鐘已基本保持一致,重申判斷:科技成長已現“絕望性價比”,超跌反彈會隨時出現,但中期反轉的條件尚不具備。1月社融信貸反映“寬信用有效,但還需再接再厲”,這有利於穩增長“躁動邏輯”延續。穩增長只做春季躁動,做到兩會前。

年初以來,市場生物鐘出現了一系列變化,比如:更重視短期變化,更重視海外不確定性,更重視性價比,機構投資者減倉和調倉的意願也明顯提升。我們全年V型的判斷,左半邊正在驗證。但開年市場生物鐘快速變化,客觀講,我們也需要調整、適應。不過現階段,我們與市場的生物鐘已基本保持一致,短期判斷不需要調整,再次重申:(這裏直接引用2月12日一週回顧與展望報吿《科技成長初現“絕望性價比”,成因、展望與應對》原文)

1. 看短期,科技成長性價比已明顯改善,超跌反彈不需要解決所有問題,可能在“很博弈的時點”出現。但如果中期問題不解決,可能只是弱反彈。超跌反彈的發生,行情從調整階段進入磨底階段。看中期,科技股中級別反彈可能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 美聯儲緊縮兑現,緊縮預期的演繹邊界明確。2) 科技成長景氣分化的線索明確,結構性機會是有效反彈的起點。

2. 穩增長板塊投資按照原計劃進行,只做春季躁動,做到兩會前。1月社融信貸總量強 + 結構上有瑕疵,指向穩增長有效果,但效果還不夠,政策仍需繼續發力。而週五公佈的央行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吿,也指向寬信用需要再接再厲,這意味着穩增長的“躁動邏輯”還有進一步演繹的空間。

短期重倉穩增長和科技的投資者,暫時難有大的勝負了。這種時候,就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思考中期,備戰真正的勝負手上。

二、討論三個中期問題的思考:

1. 穩增長在兩會前和兩會後,在預期演繹上有什麼區別?

其實,穩增長做到兩會前,是比較一致的預期。這種情況下,兩會前穩增長難免提前博弈加劇,但這種博弈的價值並不大。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兩會後有哪些驗證,預期演繹會有哪些變化,我們重點提示三點:

(1) 兩會政府預算報吿,是市場評估全年穩增長力度的重要基礎素材。中性假設是,政府預算報吿還會兼顧財政紀律。這意味着,在一季度集中發力後,全年財政支出強度再向上的想象空間有限。春季躁動期間,大家預期一季度寬信用有保障是合理的,也應該能驗證。但兩會後,穩增長髮力線性外推的空間被壓縮,股價上行阻力就會相應加大。

(2) 兩會後,全年國內政策展望趨於清晰,美聯儲緊縮邊界卻未必能完全看清。一個完全可能出現的情況:3月加息落地後,美國經濟延續恢復,通脹壓力仍偏高,市場完全可以再發酵6月加息50bp的預期。此時,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可能捲土重來,國內政策約束增加,市場對穩增長效果的驗證就會更加苛刻。兩會前數據不好(社融信貸的結構,還有PMI、工業增加值、房地產、基建等關鍵數據)預期政策還要寬沒問題,春季躁動就應該遵循“躁動邏輯”。兩會後數據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躁動邏輯”總要迎來“決斷時刻”。

(3) 兩會後,一季報預期驗證期到來,挖掘可以外推的高景氣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重點工作。在公募存量博弈 + 已明顯減倉成長、部分換倉穩增長的情況下。穩增長和科技成長難免會有“蹺蹺板效應”。所以,兩會後對穩增長的邏輯演繹,還是要再苛刻一些。

2. 一季報新能源驗證分化的基本面,足夠支撐板塊反彈延續嗎?尋找新的市場主線,哪些方向是種子選手?

年初以來,新能源各細分領域普跌,全年依然有供需緊平衡預期、盈利能力有望繼續改善的方向(鋰、電池化學品、光伏輔材、風電),並未體現出優勢。這反映出以基本面分化預期為引子,微觀結構問題發酵才是主要矛盾,在公募2021年底全面超配新能源各細分領域的情況下,基本面分化就意味着公募面臨較大的減倉調倉壓力,這會帶來陣痛,傷害總體賺錢效應,引發風險偏好回落。

一季報新能源如果驗證了分化的基本面,風險偏好會企穩回升嗎?歷史上,公募第一大重倉行業,如果出現業績增速回落,ROE分化,行業調整的時間通常在兩個季度左右。消化重要微觀結構問題,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分化的基本面下,向景氣延續方向聚焦,對於單個投資者來説可行。但歷史上,公募第一大重倉行業,景氣細分方向再聚焦,能夠容納的持倉,大概率明顯小於之前的規模。

所以,新能源2022年景氣分化,已不能“一站式解決全部問題”,尋找新的主線方向實在必行,哪些方向是種子選手?歷史上,在經濟暫時難回覆蘇週期的情況下(這意味着週期股成為新主線的概率較低),在其他公募重倉方向上尋找新主線的勝率更高。21Q4公募持倉比例排名前5的行業是電氣設備、食品飲料、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後續我們會重點關注:食品飲料(消費品22H2相對業績趨勢佔優,一季報提前驗證的景氣趨勢容易線性外推)、計算機(東數西算中短期還是主題投資,但其長期產業趨勢的形成與識別,可能是2022年自下而上研究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消費電子(重點還是消費電子景氣恢復,上半年可能缺乏有效驗證,但下半年仍有樂觀預期)的一季報驗證情況,以及細分領域景氣外推情況。

如果這些“種子選手”都失利怎麼辦?這種情況下,二季度低估值防禦,三季度復甦驗證,做週期股高彈性,可能成為全年勝負手。

3. 年初以來,事件性利空不斷,這種情況該如何理解?

年初以來,事件性利空不斷,給市場造成了很多困擾。美聯儲“沒有最緊只有更緊”,市場從懷疑加息,到預期6-7次加息,從擔憂Taper影響經濟,到預期縮表,預期變化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事件性利空。國際關係持續緊張,中美摩擦反覆。俄烏關係依然緊張,美俄關係惡化又在本週對全球風險偏好造成了實質傷害。新經濟領域同樣事件性利空不斷。醫藥帶量採購事件催化不斷;中美在CXO領域的摩擦被放大為整個新經濟領域的不確定性;互聯網監管政策似乎也難言出清,週五發改革“引導外賣等互聯網平台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户服務費標準”,美團回調近15%,又一公募重倉股遭遇事件性衝擊。

這種情況該如何理解?長期問題就在那裏,事件衝擊難免時有發生。美聯儲緊縮預期22H1就會發酵,也許超市場預期,但在我們的框架中本就是基準假設(詳見我們2021年12月18日發佈的2022年A股投資策略《浴火·重生》)。國際關係複雜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背後是全球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 + 中國國際競爭力增強,也加速了全球問題的暴露。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進入深水區,維持醫保支出的持續性,規範互聯網行業發展,難免動到既得利益。

事件衝擊的密度有偶然性,但發生是必然的。變化更大的東西,是股票市場抵禦事件性衝擊的能力。2021年基本面趨勢向上,長期樂觀預期有短期支撐,市場抵禦事件性衝擊的能力當然是強的。而2022年基本面趨勢向下,市場對短期變化的關注度提升。長期問題的短期映射就會明顯擾動市場預期。“長期問題不重要”,“長期問題已出清”,這兩句話在2022年都非常危險。這個年份,更審慎的評估市場的安全邊際,總是沒錯的。

附1:性價比指標跟蹤

圖2:本週全部A股賺錢效應小幅擴散

圖3:本週全部A股上行動量小幅回升,下行動量繼續回落

圖4:本週融資情緒指數繼續回落

圖5:本週創業板相對滬深300的賺錢效應繼續低位徘徊

圖6:截至週五,科技成長仍未有效脱離“絕望性價比”區域,穩增長和防疫放鬆相關的銀行、休閒服務、鋼鐵和建築裝飾賺錢效應仍處於高位區域

附2:重點ETF跟蹤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