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原奶價格不往上走,差不多一週一個價,已經超過2014年的高位了。
這種情況下,不免對蒙牛(2319.HK)這種下游企業有所擔憂,畢竟,原奶佔原料成本大頭。但我們經過分析,發現情況可能恰恰相反。
覆盤上一輪原奶價格上漲週期,即2012年-2014年上半年,可以看到,儘管原奶價格上揚,但蒙牛的毛利率卻是上升的。
這與上上輪原奶價格上漲週期完全不同,2003年到2007年這波,這波里蒙牛的毛利率是越打越低。
究其原因,是兩波原奶上漲週期中,行業格局不同,2003年到2007年,是行業混戰期,2008年之後行業迎來整合機遇,形成了兩強的格局。
玩家少,就容易達成共識,比如,不打價格戰,默契地一起提價轉移原材料成本上行的壓力。覆盤下來,其手段主要有三個,一是控制費用,二是提價,三是升級產品,也是間接實現單價的提升。
控制費用方面,2010年-2013年,蒙牛的銷售費用沒有提升,2014年才開始出擊,加大銷售費用的支出。伊利的銷售費用率分別是22.95%、19.47%、18.52%、17.89%和18.51%,而其餘年份多是20%以上。可見,龍頭之間有默契,不大搞促銷戰。
再講提價,2013年奶價大漲時期,行業開始普遍提價。蒙牛在當年4月、9月對各類產品提價5%,伊利在4月、9月、12月分別對各類產品提價10%。
除了提價,還有就是結構升級,2011年到2014年期間,蒙牛高端產品的佔比迅速提升。
這些行為之下,雖然原奶價格上漲推高了成本,但蒙牛的毛利率和淨利潤率反而是改善的,利潤的彈性非常明顯。
現在這波新的奶價上行週期裏,行業格局較2012-2014年兩強地位更加穩固,要默契地達成共識更加容易。提價控費,都有利於利潤的改善。
這也是我們看到,為什麼原奶價格步步上行,蒙牛和伊利的股價卻反而走強。
短期原奶價格上行壓力下的行業競爭趨緩,是利好點,長期主要看乳業的天花板。
2014年之前,我國乳製品行業的發展非常快,可謂量價齊升,其中只有2008年因為三聚氰胺事件,導致行業增速回落至6%,之後逐步恢復,2009年到2014年,行業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達14%。但之後開始放緩,2018年乳類飲品零售規模為2538億,增速不到5%。
所以,整個行業進入成熟期,是事實。
細分來看,巴氏奶、酸奶仍處於發展期,常温奶進入成熟期。
常温奶進入成熟期,並不代表沒有機會,類似啤酒,是量縮而價增的趨勢,雖然不再吆喝,但悶聲發了大財,貢獻利潤還是可觀的。
而其它品類就貢獻新的增長點。雖然對比已經有的巨大存量,這些增長點不具備爆發力,但勝在穩定性與確定性。
從兩個數據看,基本上可以肯定,我國的乳製品這個行業的規模還會繼續擴大。
一是看農村的消費量與城市消費量,可以看到農村的人均水量與城市相比還差一大截,這並不是説未來農村一定要達到城市的水平,但這個差距指出了增長趨勢。隨着農村人均收入的提升以及物流的發達,農村的消費量提升是可以預見的,這會是未來推動乳製品行業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二是跟日本對比。兩國飲食習慣相對來説接近,對比日本,可以看出,我國乳製品行業仍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所以可以看出,乳製品這個行業只是不具備爆發力地增長了,但繼續增長卻是確定的。
對蒙牛這樣的龍頭企業來説,它的增長除了行業規模擴大外,還來源於市場份額的集中。
蒙牛當前的估值是53.5倍,不過,這個數值要調整一下,主要是報表上有一些非經常性損益,調整後蒙牛的估值大概是39倍左右。這個估值不便宜,但在食品飲料龍頭裏,絕對算不上高。
從長期來講,蒙牛的增長是確定的,從短期來講,原奶價格持續上行,行業可能會有提價預期,這反映到報表上就是利潤的彈性非常可觀。
綜合這些來考慮,39倍的蒙牛值得關注,進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