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科技浪潮掀起了驚濤駭浪,半導體行業復甦的同時,競爭也在日益加劇。
全球第二大晶圓廠、國內半導體“扛把子”中芯國際最新業績顯示,2024年“增收不增利”。
雖然去年營收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淨利潤大幅下降。
週四,中芯國際AH股分別收升2.74%、4.24%。
今年來,中芯國際H股表現強勁,年內累計升幅超58%,目前總市值4018.5億港元。
中芯國際A股則經歷了一番震盪。
自去年9月中旬開啟近一個多月的強勢行情之後,中芯國際便持續震盪回調。
今年來股價走勢更是疲軟,年內累計跌幅2.27%,目前A股總市值7380.16億元。
2024年,中芯國際營業收入577.96億元,同比增長27.7%,創歷史新高。
不過,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99億元,同比下降23.3%。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6.45億元,同比下降19.1%。基本每股收益0.46元/股。
其中,四季度營收159.17億元,環比增長2%,創單季度歷史新高。
四季度歸母淨利潤為9.92億元,同比下降13.5%,毛利率為18.6%,同比出現下降。
收入按地區分類來看,中國區收入佔比提升至84.6%,美國區為12.4%,歐亞區為3%。
從業務來看,中芯國際全年晶圓銷售數量創新高,同比增36.7%至802.1萬片,產能利用率達85.6%。晶圓平均售價6639元,同比下降4.7%。
其中,消費電子佔比37.8%,智能手機為27.8%。
從資產方面看,截至2024年末,公司總資產約人民幣3534億元。
研發方面,中芯國際全年研發總投入達人民幣54.5億元,佔收入比例9.4%;研發人員數量佔本集團總人數的12.1%。
除了公佈業績之外,中芯國際擬不進行利潤分配。
其公吿表示,鑑於2025年仍將維持較大規模的資本支出,為保障正常生產經營和未來發展需要,公司2024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包括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也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及其他形式的分配)。
本次利潤分配方案已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尚需提交公司2025年股東周年大會審議。
展望2025年,中芯國際表示2025 年初,根據與產業鏈夥伴的廣泛溝通,大家普遍認為2025 年除了人工智能繼續高速成長外,市場各應用領域需求持平或温和增長。
同時也提醒,外部環境給2025年下半年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業競爭也愈演愈烈。
中芯國際預計,2025銷售收入增幅高於可比同業的平均值,並繼續保持對研發的投入和對產能的擴張。
公司董事長劉訓峯在致股東信中表示,2024年是中芯國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的攻堅之年。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地緣政治環境、宏觀經濟形勢和深刻變化的行業發展格局,積極踐行“做強做優做大中芯國際,代表行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初心使命,以“一箇中芯、全球運營”的發展藍圖為引領,科學謀劃發展戰略,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各項工作“穩”中向好,“進”中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