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市場全天震盪調整,A股三大指數小幅下跌。截至收盤,滬指平收報3369點,深證成指跌0.43%,創業板指跌0.33%。全天成交1.29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量1869億元;超2700股下跌,超2500股上升。
盤面上,可控核聚變板塊爆發,永鼎股份、海陸重工等升停;鈦白粉板塊拉昇,魯北化工升停;煤炭板塊走強,華陽股份升停;化肥、航空機場、養殖等板塊升幅居前。另外,船舶製造、海工裝備板塊下挫,亞星錨鏈跌停;算力板塊大跌;海蘭信等多股跌超10%;AI眼鏡、機器人概念股下跌。
具體來看:
算力板塊集體重挫,首都在線、錦雞股份、艾可藍跌超10%,浙大網新、佳力圖、杭鋼股份跌停。
消息面上,人工智能(AI)近年成大熱主題,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及主席蔡崇信指出,相關發展迅速,但開始有風險,不同機構都願意加大投資,但部分資金用途會重複,同時,部分公司以SPAC方式集資用作開設數據庫,卻未簽定大型公司的使用權,相關發展開始出現泡沫。另外,高盛分析師團隊下調了機架級AI服務器(Rack-level AI Server)銷量預測,2025年及2026年預計出貨量分別從3.1萬台和6.6萬台下調至1.9萬台和5.7萬台(以144-GPU等效計算)。
海工裝備概念股陷入調整,中科海訊20cm跌停,克萊特、海默科技、海蘭信、天海防務跌超10%,亞星錨鏈、惠博普跌停。
AI眼鏡板塊走低,聯合光電跌超10%,明月鏡片跌超9%,朗科科技、天鍵股份跌超8%,長盈精密、波長光電、移遠通信、博士眼鏡跟跌。
可控核聚變概念股強勢上升,辰光醫療升超21%,天力複合升超20%,久盛電氣、哈焊華通、中洲特材20cm升停,海陸重工、弘訊科技、合鍛智能等升停。
鈦白粉概念升幅靠前,魯北化工升停,惠雲鈦業升超8%,安納達升超7%,金浦鈦業、中核鈦白、龍佰集團跟升。
消息面上,截止到23日上午,共有15家鈦白粉企業宣佈升價,後續還將不斷有企業陸續發函,表明鈦白行業開啟了今年內的第三次集體宣升。
煤炭板塊走高,華陽股份、大有能源升停,遼寧能源升超6%,鄭州煤電、美錦能源升超4%,新大洲A、昊華能源、陝西黑貓、兗礦能源紛紛上升。
電力板塊表現活躍,江蘇新能升停,明星電力升超8%,西昌電力、杭州熱電升超4%,皖能電力、中國廣核、黔源電力、川能動力升超3%。
養殖板塊上升,曉鳴股份升超10%,聖農發展、巨星農牧、立華股份升超3%,京基智農、中牧股份升超2%。
光伏設備股上揚,陽光電源、錦浪科技升超7%,同享科技、歐晶科技升超3%,固德威、天合光能、聚合材料升超2%。
消息上,光伏搶裝潮下,因需求脈衝式爆發導致供給不足,引發了產銷矛盾,有經銷商稱被組件廠“毀單”。經銷商稱,目前所有精力都在430和531兩個時間節點的搶裝上,疲於應付,以搶裝為主。有分析認為,目前光伏行業對產能控制已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產品過剩的情況會有效緩解。
展望後市,浙商證券指出,儘管市場進入調整的概率增大,但如果大金融、大消費能如3月14日一樣儘快帶動權重指數上攻,市場仍有一定機會回到1月中旬以來的上升趨勢。配置方面,基於“權重指數大概率區間震盪成長指數、科技板塊波幅更大”的判斷,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切勿激進,待大盤企穩後再行增配。行業方面,建議繼續遵循“高切低”原則,在成長指數和科技板塊的反抽過程中,逢高切換至前期升幅相對落後的大金融、大消費和紅利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