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總市值創歷史新高了。
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截至昨天收盤達到103.3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新股民在加速入場,A股新開户總數暴增,今年1月新開户157萬户,2月新開户284萬户。
前兩天我們發了一張圖:
數據顯示底部債券收益率明顯回升,説明有老錢出洞,一些穩健資金開始押注經濟復甦。
這部分資金,有一些最近跑到了股市。
隨着股市回暖,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導致部分資金進一步轉向權益資產,股債蹺蹺板效應出現。
1
債市巨震!多隻債基遭大額贖回
債市波動加劇,2月7日到3月18日期間,30年期國債期貨下跌6.44%,10年期國債期貨下跌2.09%,5年期國債期貨跌1.22%。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70%的債券型基金近一個月來收益出現下跌。其中,跌幅最多的東方卓行18個月定開A,區間跌幅為7.89%,這是一隻中長期純債基金。債券ETF中,30年國債ETF、30年國債指數ETF下跌均超5%。
多隻債基年內遭大額贖回。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近70只基金髮布公吿調整淨值精度,包括債券型混合基金在內,近八成為債券型投資基金。調整淨值精度多數是因為基金產品遭遇大額贖回。
據中基協最新的公募基金市場數據,截至今年1月底,債券基金的規模為6.84萬億,與2024年12月底的6.56萬億相比,減少約2825億元。
外資也有新動作,花旗退出30年期中國國債多頭頭寸。據外媒,為管理風險,花旗集團退出了經一定匯率對沖的30年期中國國債多頭頭寸,該行繼續持有經匯率對沖的1年期同業存單多頭頭寸,認為同業存單在收益率接近2%時是有價值的。
3月11日,花旗銀行將美國股市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同時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稱隨着中國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目光後,“美國例外論”被按下了暫停鍵。
花旗集團全球宏觀研究與資產配置主管德克·維勒在最新報吿中表示,儘管該集團自2023年10月以來持續增持美股,但他們分析美股超額收益的動能已經明顯減弱。
與之相反,在DeepSeek人工智能技術突破、政府對科技產業政策支持等利好消息下,中國的投資機會將存在強大吸引力,國際資本流動可能將呈現流向中國的趨勢。
2
險資南下掃貨
年內還有8000億港元空間?
險資又在港股掃貨銀行股了!
港交所披露易最新信息顯示,平安人壽於3月13日增持607.75萬股招商銀行H股股份之後,於當日達到該行H股股本的10%,根據香港市場規則,觸發舉牌。
平安人壽曾在1月10日舉牌招行H股,所持該行H股數量佔該行H股總數突破5%。
1月10日至3月13日,平安人壽合計增持近2.34億股招行H股。以區間成交均價計,其間合計耗資約105億港元。
截至3月13日,平安人壽持有約4.62億股招行H股,佔該行總股本的1.76%,最新持倉市值超過230億港元。
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10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包括5家銀行,招行更是被二度舉牌。
險資等機構頻頻南下,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流入3849.1億港元,日均67.52億港元,是去年的兩倍。2024年全年,南向資金流入8078.7億港元,日均34.7億港元。
得益於南向資金的快速和大舉流入,南向成交額佔港交所主板成交額比例一度攀升至33.7%,南向持股市值佔香港主板總市值則升至10.5%,均創歷史新高。
對於港股市場後續的增量資金來源,中金公司測算今年南向資金流入空間還有約6000億-8000億港元,其中保險資金若港股配置佔權益投資比例提升至20%,空間約3000-3500億港元。
中金認為,去年底高分紅仍是南向資金配置的主要方向之一,但2月以來南向資金流入開始高度聚焦科技股;高分紅板塊對險資外其他資金吸引力下降,考慮港股股息税,當AH溢價收斂至125%時港股股息率較A股基本不再具備優勢;本輪行情至今,AH溢價已從春節假期前的141%回落至130.5%;當前股息率在4%以上個股中,AH溢價在125%以上已經較少。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機構投資者正以創紀錄速度撤離美股
市場風雲突變!高位資產接連跳水,永遠都在升的美股突然逆轉了,遭遇罕見調整。
華爾街機構對美國經濟陷入“特朗普衰退”的擔憂正在擴散。
這是美國知名貿易組織消費科技協會主席加里·夏皮羅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如果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徵關税的威脅成真,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據美國銀行調查顯示,通過該行進行交易的機構投資者正以創紀錄速度從美國股市撤資。
美國銀行證券的每週基金經理調查顯示,3月份客户對美國股票的多頭頭寸減少了40%。美銀證券股票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表示,這是該調查有史以來最大的降幅。
在美股整體回調的背景下,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股價逆勢上揚,大幅跑贏市場,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伯克希爾A類股已累計上升15.09%,而標普500指數則下跌了4.54%。
巴菲特雖然沒有明確表示看空美股,但手上卻拿着天量現金。截至2024年四季度,伯克希爾公司手握3342億美元,現金儲備已經連續第10個季度增長。當前巴菲特手上的現金已經佔到了總資產近30%,這在歷史上非常罕見。
此外,巴菲特繼續大手筆增持日本股票,但主要還是發債為主,並非直接現金收購。總體上,巴菲特目前並沒有過多用美元購入資產,反而已經連續多個季度淨賣出美股以回籠現金。
這種情況,已經多年沒有發生。
在美股一輪又一輪的新高中選擇逐步撤退,這種逆大眾的減持手法,在巴菲特過去幾十年漫長的投資生涯中屢試不爽——大眾買入時高價選擇撤退,大眾恐慌時低價逆勢抄底。
從目前美股走勢看,如果延續下跌趨勢,對巴菲特而言肯定是極大的利好,一旦出現大波動,有充裕的現金可以拿下優質資產,不僅賺企業成長的錢,還賺市場恐慌時的打折溢價。
另一避險資產黃金繼續狂飆。
黃金價格持續攀升,續創歷史新高。3月18日,國內滬金期貨主力合約突破700元/克,倫敦黃金現貨最高報3034.34美元/盎司,續創歷史新高;COMEX黃金期貨價格最高觸及3047.5美元/盎司。
COMEX黃金2024全年升幅均超27.39%,創下近15年以來最大年升幅。現貨黃金今天站上3040美元/盎司,續創歷史新高,兩日內攻克四道關口。今年迄今升幅接近16%。。
黃金價格持續上升,一方面受市場避險情緒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到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美國財政赤字惡化與國際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的支撐。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指出,特朗普反覆無常的政策行動和言論正在侵蝕全球市場對美元的信任,金價大幅上升正是這種不確定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