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赴美IPO!霸王茶姬是茶飲投資的下一個風口嗎?

3月6日,霸王茶姬獲得中國證監會境外上市備案,確定擬在納斯達克/紐交所上市。

如今,蜜雪冰城在港股締造的IPO傳奇仍歷歷在目,霸王茶姬此番徵程無疑會點燃市場遐想——霸王茶姬能否再掀新茶飲熱潮?繼續重寫行業資本敘事?

畢竟,在擁擠的新茶飲賽道中,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的崛起都堪稱現象級。就霸王茶姬來看,其定位爲一家茶科技企業,自創立之初就將全球化確定爲最重要的戰略之一,致力於傳承、創新中國茶及其文化,也在全球茶飲市場中提供出獨特的樣本。

而要真正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筆者認爲就要從“第一性”去理解霸王茶姬,其也揭示了霸王茶姬的成長機會。

1、錨定茶的本質與價值

迴歸第一性原理,新茶飲品牌繞不過的是“茶”,這也是霸王茶姬所展現出的顯著差異所在,其堅持以原葉鮮奶茶爲主打,以茶的本質爲產品內核。同時,其也緊扣着一個本質命題:中國茶如何迴歸國際市場。

可以看到,近年來,中國奶茶市場在經歷粉末時代、街頭時代後全面進入新式茶飲時代,新茶飲大力推動了現制飲品朝着真材實料的方向發展。然而,在追逐口味新奇多變的進程中,其與純粹的“茶”之間的關聯漸遠,茶反倒淪爲附屬、配角,消費者對茶味、茶香、茶韻的需求並未被充分滿足。

而霸王茶姬首創原葉鮮奶茶,僅保留現泡原葉茶、優質牛乳和基底乳,茶湯幾乎覆蓋中國六大茶系,開闢了一條這樣的新的茶飲路徑。

在此基礎上,霸王茶姬也先一步推動了茶飲行業的三零添加,包括茶底0添加人工香精、整杯0反式脂肪酸、牛乳0奶精,開創性地應用“GI指引體系”,鍛造出更健康,更差異化,更具茶的本質的產品。

再將視野拉長來看,茶作爲與咖啡、可可齊名的三大無酒精飲品之一,始終佔據着龐大的市場。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飲茶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但近代中國茶葉的國際貿易由盛轉衰,目前主要是“自產自銷”,並且茶葉出口均價遠低於內銷均價,並未獲得理想的市場份額和利潤分配。

步入當下,茶飲市場的供需兩端均面臨結構性變化,比如大衆對於現做飲品的青睞日益高漲,更加追求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也更加關注飲品的原料健康程度;霸王茶姬等代表性品牌強勢崛起,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恰恰帶來重塑這種局面的可能。

以一杯沸水沖泡而成的熱茶,以“原茶+鮮奶”(類似“咖啡+牛奶”的底層邏輯)重新叩響國際市場的大門。

在這背後,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量已突破6000家,包括150多家海外門店,全年原葉茶採購量超過1.3萬噸。

此外,若將茶與咖啡品類進行對標,不難發現茶飲天然具備比咖啡更復雜的風味層次與創新可能,爲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比如,咖啡的創新往往圍繞烘焙度、奶咖比例展開,而茶飲可通過拼配、工藝、場景實現組合裂變。

按照這樣的發展預期,假以時日,中國茶飲行業也有可能孵化出能夠比擬、甚至超越全球咖啡巨頭的行業巨擘。

2、對標咖啡體系

進一步來看,要想實現“茶”的規模化、全球化,就要構建起可複製、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考驗着新茶飲企業的標準化、數字化能力。這一方面,霸王茶姬也早早對標咖啡體系,實現深入探索。

比如,霸王茶姬從產品研發源頭保證了其較高的標準化程度。如同星巴克着重考量原料能否實現工業化採購、標準化配送以及簡單化操作流程,霸王茶姬秉承原材料儘量簡單原則,僅保留現泡原葉茶、優質牛乳和基底乳,從而保證原料便於採購及現場操作,構建可複製的品質基線。

同時,霸王茶姬已引入SGS、BV、華測等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進行食安管理協作,通過運用新一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動化製茶設備將口味誤差率縮小到千分之二,將平均出餐效率提升至8秒/杯。這進一步保證產品統一性,解決過去行業詬病的員工培訓週期長、製作效率低等運營管理難題。

這也讓市場看到霸王茶姬以“咖啡體系”邏輯重構茶飲生產鏈條,讓茶飲標準化真正邁入深水區的可能。亦如其創始人張俊傑所言:“咖啡能做到的,茶也可以。”

總的來說,霸王茶姬的差異化路徑,來源於迴歸茶的本質,又以科技手段等解決標準化難題,或許也揭示了中國茶迴歸國際市場的一條可行路徑。期待霸王茶姬能夠憑藉“茶科技”在全球茶飲市場中刻下更深的東方座標,成爲首個以茶飲爲核心、估值對標全球咖啡巨頭的中國品牌。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