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一度暴跌95%,近乎“歸零”,核心產品連續失利,面臨無藥可賣困境......
憑藉着在MASH、減肥藥上的持續研發投入,歌禮制藥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今日開盤,受消息刺激,港股歌禮制藥股價快速拉昇,截至發稿,公司股價飆升35%,最新報6.47港元/股,總市值62.05億港元。
昨日,歌禮制藥宣佈,小分子口服GLP-1R激動劑ASC30在美國的Ib期多劑量遞增研究取得積極期中結果。
在MAD隊列2中,經過28天的每日一次服用ASC30口服片,肥胖症患者的體重相對基線平均下降6.3%。
在MAD隊列1中,體重相對基線平均下降4.3%。相較之下,服用安慰劑的患者體重相對基線僅下降0.1%。
不良反應上,在MAD隊列1和隊列2中,ASC30總體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良好。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SAE)。所有胃腸道(GI)相關不良事件(AE)均為輕度(1級)或中度(2級)。
據介紹,由歌禮自主研發的ASC30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既可每日一次口服也可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用於治療肥胖症的小分子GLP-1受體(GLP-1R)激動劑。
歌禮制藥的股價走勢可謂上市即巔峯,之後一路轉頭向下,近段時間才有所反彈。
2018年8月1日,歌禮制藥憑藉着“18A第一股”的榮光,上市首日開盤小幅衝高,觸及股價歷史高點14.9港元/股。
隨後,公司股價就一路下行,期間雖有幾個小反彈,最低時一度觸及0.76港元/股,近乎“歸零”,較歷史高點暴跌95%。
最近半年(2024年9月至今)以來,歌禮制藥股價迎來修復,月線連續收紅,股價累計升超602%。不過,目前仍較其上市之初跌約60%。
股價一路走低的背後,是歌禮制藥的核心產品接連失利。
歌禮制藥共有3款商業化產品,分別是丙肝藥物達諾瑞韋鈉片(商品名:戈諾衞)、拉維達韋片(商品名:新力萊),以及抗病毒藥物利托那韋片。
其中,在2019年、2020年的醫保談判中,戈諾衞均失利,直到2021年才終於進入,但此時已經失去了市場優勢。丙肝藥市場競爭激烈加上多輪降價,該款藥物的利潤空間有限。
第二款丙肝藥物新力萊於2020年7月上市,但因其需要和戈諾衞聯用,銷售效果不佳。
第三款藥物,隨着新冠淡化,抗病毒藥物利托那韋片的市場也逐漸萎縮。
此外,2022年9月,歌禮制藥又失去了羅氏藥物派羅欣在中國的代理權,而歌禮制藥2021年超過90%的的收入來自該藥物。
多重因素影響下,歌禮制藥2024年上半年收入為0;期內虧損增加687%至1.30億元,主要由於研發成本的增加;期內研發成本約1.32億元,同比增長43.5%。
截止2024年6月30日,歌禮制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可轉讓存單、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及在途銀行存款約為21.17億元,預計可支持其直至2028年的研發活動及運營。
對於歌禮制藥來説,目前急需一款能夠力挽狂瀾、重振旗鼓的明星產品,公司的管線研發主要聚焦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減肥藥。
新的藥物研發押注能否助力歌禮制藥走出困境,迎來大翻盤,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