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三大催化來襲,AI眼鏡萬億賽道引爆!下一個科技風口?
格隆匯 02-20 12:33

AI眼鏡賽道迎來多重利好,資本市場迅速反應

今日AI眼鏡概念暴升掀升停狂潮,緯達光電、傑美特、星星科技、勝利精密、比依股份等近10股升停,雷神科技升超18%,博士眼鏡升超17%。

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輪行情背後,既有政策層面的推動,也有巨頭入局的刺激,更折射出AI眼鏡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AI眼鏡迎重磅催化

昨天,中國信通院正式啟動了對AI眼鏡的專項測試。

此次測試覆蓋AI眼鏡基本配置、音頻、圖像、防抖、交互、續航、安全隱私七大模塊,涉及超過60項測試指標,旨在全面評估AI眼鏡產品功能、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

這是目前國內首次針對AI眼鏡的標準化測試,標誌着整個AI眼鏡行業規範化進程又邁出重要一步。

此外,2月18號,在2025餘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靈伴科技創始人祝銘明佩戴最新產品Rokid Glasses現身大會現場。

創始人將自己的發言稿顯示在眼鏡上,靠手指上的戒指就能翻頁,“很輕鬆!”

這款最新的AR眼鏡重量僅為49克,搭載AI技術後,能實現翻譯、支付、問答搜索等功能。此外,AI+AR眼鏡Rokid Glasses將於2025年第二季度面市開售。

與此同時,小米AI眼鏡的發佈計劃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有媒體報道,小米原定於2025年3月至4月發佈的AI眼鏡,已提前至2月底與旗艦手機小米15 Ultra同台亮相,預期出貨量超30萬台。

小米AI眼鏡的提前發佈,不僅標誌着小米正式入局AI眼鏡賽道,也進一步驗證了行業發展的加速趨勢。

2025或是AI眼鏡爆發元年?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場景的拓展,AI眼鏡作為其重要落地場景之一。業界的共識是,2025年或將成為AI眼鏡元年。AI眼鏡作為一種融合視覺、聽覺等重要感知交互方式的可穿戴設備,有望率先成為“人工智能+消費”的重要新產品,成為下一個出貨量過億的消費電子終端。

根據WellsennXR,24年全球AI眼鏡銷量234萬台(其中中國5萬台),預測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550萬台(同比+135%)。

據IDC預測,2030年全球AI眼鏡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美元。

面對即將打開的巨量增長空間,諸多科技巨頭紛紛積極佈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40家國內外廠商入局AI眼鏡,涉及產品數量預計超過50款。這些廠商不僅包括傳統的消費電子巨頭,如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還有互聯網大廠和AR明星企業。

2024年,Ray-Ban Meta的成功證明了AI眼鏡的市場潛力,而2025年,隨着更多新產品的發佈,AI眼鏡有望迎來真正的起量爆發。

附:AI眼鏡產業鏈梳理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