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醫療成為一大爆點。
今日,港、A兩市AI醫療相關個股表現活躍。
截至發稿,A股智能醫療板塊掀升停潮,美年健康6天4板,塞力醫療9天4板,艾可藍、宏景科技2連板。
超研股份、嘉和美康20CM升停,思創醫惠升超18%,泓博醫藥升超17%,祥生醫療、創業慧康升超15%,迪安診斷升超14%,衞寧健康升超13%,達安基因、貝瑞基因、國新健康、金域醫學、皓宸醫療升停,華大基因、博濟醫藥升超8%。
港股阿里健康升超15%,平安好醫生升超10%,眾安在線、泰格醫藥、藥明生物升超9%,諾程建華升超7%,京東健康升超6%,華潤醫藥、叮噹健康升超3%。
AI技術快速降本,性能大大提升,正在廣泛落地各行各業,醫藥或是AI應用最被低估的領域。
2月13日,華為宣佈,將發佈基於華為DCS AI解決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
據介紹,該模型將於2月18日舉辦的“2025醫療人工智能與精準診療發展論壇”上發佈。
除了華為入局以外,隨着DeepSeek的爆火,國內各領域的公司紛紛官宣接入,醫藥行業也不容例外。
恒瑞醫藥表示,將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應用計劃,推動Deepseek在公司內部的全面落地和有效應用。同時,公司將開展DeepSeek應用經驗交流會,定期跟進,並將DeepSeek應用情況作為各級幹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
嘉和美康稱,目前公司已經接入DeepSeek大模型,正在進行基於專業領域內的訓練。公司在2024年已經開發了多款利用大模型技術的醫療行業應用,包括臨牀輔助決策、病歷內涵質控、智能分診、病歷自動生成、專科科研應用等。
華大基因表示,目前的技術進步,如基於開源模型DeepSeek-V3及DeepSeek-R1的技術優化,有助於進一步降低數據分析成本,提升整體基因檢測效能。
醫渡科技近日宣佈,已將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整合至公司自主研發的“AI 醫療大腦”YiduCore,將進一步推動AI技術在醫療健康產業的規模化應用與創新實踐。
鷹瞳科技也在公眾號上宣佈,2月7日,鷹瞳Airdoc自主研發的萬語醫療大模型完成煥新升級,並接入DeepSeek R1模型。
智雲健康公吿稱,該公司作為以數字化賦能慢病管理的領導者,將DeepSeek R1模型接入其專屬醫療人工智能智雲大腦,進一步增強智雲大腦的數據挖掘能力並提升公司醫院SaaS及藥店SaaS的慢病管理效率。
近期,有着“女版巴菲特”之稱Cathie Wood堅定唱多AI+醫療。
在採訪中,她強調,AI賦能醫療保健的潛力被大大低估,從長遠來看,醫療保健將成為AI最為深遠的應用領域。
她旗下的ARK Invest發佈了一份長達148頁的《Big Ideas 2025》,其中提到,AI將降低醫藥開發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延長專利期,有望扭轉數十年來生物製藥衰退的回報率。
1)AI將使藥物研發商業化速度加快1.6倍,成本降低4倍,回報率提高5倍。
2)AI開發的治癒性藥物的價值可能是傳統藥物的20倍,是同類最佳精準藥物的2.4倍。
3)AI技術將使癌症篩查的生產力提高20倍,市場規模擴大10倍。
對此,中信建投證券認為,用好DeepSeek等AI工具有助於企業降本增效、改善盈利水平。AI醫療在提升醫療器械功能、檢查檢驗結果解讀、輔助臨牀醫生決策、健康管理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價值較大,是醫療企業和醫院必須重視的創新方向和競爭趨勢。
信達證券認為,短期上看,AI醫療概念或仍可持續。同時,2025年3月初將召開“兩會”,此階段建議關注諸如國企改革、市值管理、商業醫保落地方案、基藥目錄修訂等主題。中長期上看,創新驅動仍是2025年主要方向,諸如創新藥、CXO、生命科學上游等。AI醫療主題建議關注:
1)AI診斷與影響分析、AI藥物研發:晶泰控股-P、恒瑞醫藥、成都先導、美迪西、皓元醫藥等。2)AI醫療信息化與輔助決策:科大訊飛、衞寧健康、久遠銀海、潤達醫療、美年健康、盈康生命等。3)AI基因檢測與數據分析:華大基因、貝瑞基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