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將於2月10日(週一)19:30在深圳總部召開智能化戰略發佈會。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比亞迪的智能駕駛系統發佈被廣泛視為將增強整個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市場信心,相關領域如智能駕駛、鋰電池和半導體等都有望獲益。
多家機構分析認為,比亞迪的智能化戰略可能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從“電動化”向“智能化”轉型。預計該系統將在2024年底正式啟用,屆時將實現全國的無圖城市領航功能,標誌著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
市場的提前反應
比亞迪即將推出的“天神之眼”智能駕駛系統已提前促使股價上漲。中信證券認為,這一舉措意義重大,預計到2025年,比亞迪將迎來智能化車型的大發展週期,智能駕駛的滲透率將大幅提升。該機構指出,比亞迪已經基本形成高端、中端和普惠的產品梯隊,智能駕駛系統的推出將顯著增強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力,預計中長期將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長。
開源證券指出,比亞迪的“天神之眼”系統(BAS 3.0+)已躋身行業前列,公司的自研能力與規模效應可能推動智能駕駛成本下降,從而鞏固其在主流價位段的競爭優勢。民生證券則表示,隨著2025年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比亞迪將在技術創新中進一步鞏固其行業地位,預計10-15萬元車型將普及智能駕駛系統,提升市場競爭力。
發佈會前兩天市場已提前反應。數據顯示,2月6日,比亞迪A股漲停,收報311.08元,重新站上300元大關,創近三個月新高;當日市值增加822億元,同時帶動智能駕駛概念股集體上漲。港股方面,比亞迪股份也上漲超過10%。2月7日,港股再漲4.5%,收報330港元,上周累計漲幅達20.88%。此外,智能汽車ETF基金上周累計上漲11.9%,顯示出市場對智能駕駛板塊的強烈關注。
對板塊的影響
從行業影響來看,智能駕駛的普及將顯著增加對高性能晶片和計算平台的需求,特別是對車規晶片的利好。華安證券指出,2025年將是基礎智能駕駛體驗的普及階段,投資的重點應放在智能駕駛標籤的市場認可度上,這將提升車企銷量,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同時帶動感測器需求的增長。
民生證券提到,智能化時代已然來臨,自主技術輸出將帶來新的機遇,智能化能力將成為車企競爭的重要因素。智能駕駛正逐漸迎來技術、用戶接受度和商業模式的三重拐點,其市場前景被廣泛看好。
東吳證券強調,智能化是未來汽車行業的核心賽道,比亞迪的智能駕駛滲透計畫將推動感測器和域控制器等硬體的需求,建議關注與華為及人形機器人相關的產業鏈。開源證券則認為,高階智能駕駛有望加速滲透,特斯拉FSD進入中國市場可能引發“鯰魚效應”,促使包括比亞迪在內的領軍企業加速技術進步。
此外,據經濟觀察報的報導,截至2025年2月5日,2024年全球車企銷量排行榜已公佈,比亞迪以427萬輛位列全球第五,較去年躍升四位,刷新了中國車企的全球銷量新紀錄。這一成就進一步證明了比亞迪在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登入uSMART HK APP之後,從頁面最右上方點擊選擇「搜索」,輸入標的代碼,如「01211.HK」,可進入詳情頁瞭解交易詳情和歷史走勢,點擊右下角「交易」,選擇「買入/賣出」功能,最後填寫交易條件後送出訂單即可。
(圖源:uSMAR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