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港股繼續猛發力。恒生科技指數盤中大升超3%報3440點,恒生指數升1.74%,國企指數升1.85%。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領銜大市上揚,快手升超8%,美團、京東升超6%,騰訊升超3%重站上330港元。
從資金流向上看,截至目前南向資金淨買入15.37億港元,淨流入超36億元,其中港股通滬淨流入21.76億元,港股通深淨流入14.88億元。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持續買入港股,增加港股流動性。
自3月26日來,南向資金已經連續16個交易日淨買入,累計淨買入金額已經達到818億港元,而年內南向資金淨買入已達2001億港元。
分行業看,南向資金淨流入港股所有行業,更青睞金融(淨流入154.0億港元,下同)、能源(106.0億港元)和電訊(64.6億港元)等高分紅行業以及互聯網為主的資訊科技行業(75.0億港元)和其他優質資產。
目前,南向資金對醫療保健、資訊科技和電訊等行業的話語權超過10%。
國泰君安指出,在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的支持下,南向資金將持續流入港股市場,進一步增加港股市場的話語權,提升港股市場的價格穩定性及合理性。
上週五,證監會發布了5項對港合作措施。
其中包括:放寬ETF產品範圍、納入REITs、支持人民幣交易櫃枱、優化基金互認和暢通上市融資渠道。
新規有助暢通互聯互通機制,為香港資本市場引入資金活水、提升流動性。
隨着5項措施對港資本市場措施實施後,預計深滬港通ETF標的數量和規模將顯著增加,有助於進一步豐富兩地市場投資產品,便利兩地投資者配置對方市場資產。
對此,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也發文稱,中國證監會將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行業龍頭企業到香港上市融資,併為此加大和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這將有利香港的新股上市市場。
此外,為持續優化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上週五深交所、上交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已就擴大深滬港通ETF範圍達成共識。
此次ETF標的優化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降低ETF納入規模要求;二是下調ETF的指數權重佔比要求。
在優化實施後,預計深滬港通ETF標的數量和規模將顯著增加,進一步豐富兩地市場投資產品,便利兩地投資者配置對方市場資產。
今日,瑞銀集團瑞銀將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的評級上調至“增持”,理由是企業盈利仍具韌性。
這是今年來瑞銀集團比較罕見的提高了對中國股市的增持建議,凸顯了市場最終好轉的初步樂觀情緒。
瑞銀報吿稱,中國指數中最大的幾隻股票在盈利和基本面方面總體表現良好。鑑於消費回升的早期跡象,以及家庭儲蓄可能流向消費和市場,令瑞銀對企業盈利的看法更加樂觀。
由於美聯儲似乎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較高利率,以打擊估值泡沫的股票,科技股的輪動勢頭一直在增強。
但自今年1月的低點以來,MSCI 中國指數已上升超過13%,而恒生指數則反彈約10%。
瑞銀策略師指出,提振中國股市的其他因素包括國家隊的支持,以及本土企業股息和回購方面的一系列積極驚喜。
此外,瑞銀還將中資股評級上調至超配,該機構稱在MSCI中國指數的成分股中,消費和互聯網行業比重居高,隨着消費出現初步回暖跡象,它們的業績料有更佳表現。
考慮到科技股“相對於其他板塊的溢價為10年來最高”,樂觀情緒正在被消化,瑞銀還將中國台灣和韓國股市的評級下調至“中性”。
另外,瑞銀還指出,目前股市面臨的最大風險是“美國大選前夕的地緣政治噪音加劇”。
外資正不斷唱多中國股市。
就在不久前,高盛也發報吿指出,鑑於A股市場更有利的政策敏感性和引人注目的流動性動態,對A股市場保持戰略性的樂觀態度,預計未來12個月A股、H股分別有12%、8%的潛在上升空間。
展望港股後市,國泰君安表示,考慮到當前已有的部分領域的政策支持以及騰訊等公司的回購,互聯網偏低的估值和過度悲觀的風險溢價將迎來較大修復。此外,互聯網龍頭企業不斷提高在AI領域的投入並取得有效進展,盈利預期有望改善。
華泰證券指出,當前港股分母端對海外敏感度或有提升,美股Q1財報季及“再通脹+區域擾動”的博弈成為近期美股走勢的掣肘點,亦對港股形成流動性映射;分子端,中高頻數據顯示我國經濟温和修復,當前或行至政策觀察的重要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