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藥明系”突發放量暴跌,所有股民都在問:醫藥板塊發生了啥?
今天午後14:00,“藥明系”個股突發跳水,其中A股藥明康德放量跌停,成交額超27億元。港股藥明生物、藥明康德一度雙雙跌超30%,直接帶崩整個CRO板塊,金斯瑞和康龍化成跌超15%,方達控股跌超14%,泰格醫藥跌超13%。
創新藥ETF更是泥沙俱下,直接由紅翻綠,暴跌8%。其中廣發基金港股創新藥ETF、銀華基金港股創新藥ETF分別暴跌8.5%、8.19%。
港股創新藥ETF跟蹤的指數是中證香港創新藥指數,該指數在香港市場中選取不超過50家主營業務涉及創新藥研發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香港市場創新藥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從指數行業分別來看,生物藥品、化學藥、製藥與生物科技服務的佔比分別為39.41%、35.85%以及22.51%。
從前十大權重股來看,港股創新藥的第一大權重股就是藥明生物,佔比高達10.54%,藥明康德是第六大權重股,佔比為5.81%。
究竟了發生了什麼事?
小編查閲全網,只能看到有消息稱藥明康德或許要被制裁。但仔細想一下,這則消息都是盤前的消息,為何到午後臨近收盤時段才突然砸盤?
再退一步來想,就算真的有這件事,去年12月白宮不就簽署了禁止尖端領域投資的法案,市場早就有心理準備了。
在A股三連陽之後,今日股市在中字頭股票午後拉昇有望實現四連陽,突然發生“藥明系”跳水的事,實在是頗為詭異。
對此,剛剛,藥明生物首席執行官陳智勝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迴應稱,“這只是一個反華議員的提議,到變成法律是極小概率事件,而且要幾年時間。我們會盡快公吿澄清一下。”
説回創新藥板塊的投資,其實這個板塊是今年市場具有共識看好的板塊之一。
首先是政策對創新藥板塊的傾斜、扶持之意明顯,尤其是集採政策之後,市場對於創新藥板塊的高投入、長週期研發發展產生疑慮,政府部門已開始重視創新藥的定價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引入醫保目錄調整機制、建立藥品價格談判制度等。
2023年12月13日,國家醫保局公佈2023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新版目錄新增121個藥品,其中包括23個創新藥品種,平均降價幅度61.7%,談判成功率和降價幅度均優於整體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印發《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下稱《方案》)就明確表示依照有關規定允許生物醫藥新產品參照國際同類藥品定價,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產業發展。
同時政策還在藥物生產註冊申請給予更多便利。1月24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佈公開徵求《關於優化已在境內上市的境外生產藥品轉移至境內生產的藥品上市註冊申請相關事宜的公吿》意見。其中提到,對原研的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轉移至境內生產的藥品上市註冊申請,國家藥監局納入優先審評審批適用範圍。
是以,今日早盤創新藥板塊表現活躍,創新藥ETF一度穩升2%。
對於創新藥半跨後續的投資展望,中歐醫療健康基金經理葛蘭也看好創新藥板塊的投資,她在四季報中表示:展望2024年一季度,全球投融資環境有望在加息週期後逐步恢復,國內政策端或保持平穩,行業對合規化影響的認知會更加清晰。預期醫療行業供需格局會進一步改善。後續成熟靶點的適應症逐步拓展,新靶點的概念持續驗證中,都為創新藥企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