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絕大多數中大型企業的掌舵人、企業管理者們,關注和討論的關鍵詞,無非都是變化、變革、創新、突破等。
通過改變甚至變革,倒逼創新與突破,從而找到新成長路徑和新增長點,這種事已經不是簡單的説着要面向未來,是要如何手把手的創造出那個“未來”。
他們首先要做的事,或許很可能的,就是快速跟上、追趕這個新時代。
因此,在這“變革之年”便催生了IT或TMT的大行情,Q1有信創,Q2有AI,它們在上半年共同支稜起市場,成為唯一一道值得讚歎的風景線。
一、挖掘“民特估”的新內涵
時至今天,很多人依然堅信,數字化時代終將改變各行各業,今年出現的如AIGC、ChatGPT等應用技術突破,都讓人感知到新一輪技術週期的啟動。
如此的背景之下,還有什麼機會尚未被市場挖掘?
筆者認為是“民特估”。今年7月份,“民營經濟31條”的出爐,被視為政策發出最強音,對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提振民營經濟預期信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信號。
“民特估”其實是以央國企價值重估為核心主線的“中特估”所逐漸演變過來的,如果説“民特估”存在主線邏輯,那麼其肯定不是單純的考慮絕對低估和分紅能力。因為,真正屬於“未來”的民營企業,基本上都會是那些能夠順應社會和產業趨勢作出變革和創新,能夠錨定未來的民營企業,才會是未來的真正強者。
所以,“民特估”考量的其中一點或將是變革創新的潛力和變動幅度,主線大概率的將會落在了IT或TMT行業。
必須要承認的是當前的市場處於較為特殊的時點,那麼,是否存在一些優秀的民營公司既能在未來持續受益於行業的貝塔,又具備“可靠的”低估值,且兼備推動實現變革創新的可能性。
這一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港上市多年的IT行業翹楚,聚焦國內信創領域、雲計算服務兩大賽道,推動國產替代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偉仕佳傑。
如今,其業務覆蓋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存儲、數據分析、基礎建設、網絡安全、方案交付、移動互聯、遊戲娛樂、物聯應用、可穿戴設備及虛擬現實產品等十二大領域,在雲生態建設、IT運維服務、供應鏈金融、信創產業等重要的行業細分賽道,持續打造出一個較為完整的、全新的數字化生態平台,以充當亞太地區重要的科技產品渠道開發與技術方案集成服務商的重要角色定位。
自2002年上市以來的二十年間,偉仕佳傑實現了驚人的增長,營收規模增長超過46倍,對應的年複合增長速度約21.3%,且連續二十年淨資產收益率(ROE)維持在10.0%以上,長期、增長、穩健、盈利等多個關鍵特徵早已深入人心,亦為市場內專業投資者所熟知。
這一家成功穿越了多個不同的經濟週期的卓越民企,自1991年創建以來,始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主動圍繞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供全渠道數字化服務,先後與數百家全球知名IT廠商建立持久穩固的戰略合作關係(其中超過300家為世界500強科技企業),同時牽手遍佈亞太地區全生態合作伙伴萬餘家,成功躋身成為中國IT綜合服務領域的國家隊、中國雲及數字化業務建設的主力軍、信創生態服務的排頭兵。
在剛發佈的中期業績中,偉仕佳傑2023年上半年實現收入約340億港元(單位下同),毛利約17.9億港元,淨利潤利約5.02億港元,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業務持續展現出韌性。
深層次來看,今年頂層文件《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的推出,實際上是對偉仕佳傑所遇見的歷史性發展機遇的再確認。
拆分開來,以數據要素和信創產業為核心的上游基礎層,由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構成中游技術層,到包括產業數字化等的下游應用層,都會誕生新的機會,以及巨大的市場空間。
比如,在數字經濟發展的上游基礎層,信創產業實際上已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引擎之一。
整體來看,我國信創產業規模在十四五期間將以超過30%的複合增長率保持高速增長,且在結構上逐步優化,包括基礎軟硬件在內的核心市場規模佔比不斷提升,確定性持續加強。
從發展空間來看,向上拉動力也十分充足。一方面來自於目前信創核心市場的國產替代率仍處於較低水平,另一方面則源自產業市場空間,我國信創產業佔全球市場份額仍相對較低,增長空間廣闊,在未來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隨着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的推出,“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有望開始逐步落地。未來三年,黨政信創、行業信創以及央國企信創的建設將迎來全面加速。近段時間,多個行業的信創大單頻出需求復甦,自2023年二季度以來,信創採購利好不斷湧現,而下半年或將進入訂單釋放期,有望推動信創產品在各細分領域落地,市場熱度也有望逐步回升。
在信創業務領域,能夠看到,偉仕佳傑憑藉在信創領域提前佈局和超前預判,去年先後中標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數字化運營服務平台、杭州人工智能中心算力運營平台等多地政府數字化項目。
作為信創產業鏈中的重要的成員,偉仕佳傑順應國產替代大趨勢,着力加強國產科技產品佈局,連同偉仕佳傑多品類的自研信創產品,已在政府政企、金融、交通、製造、能源、教育、醫療、媒體等多個行業鋪開,穩步助力政府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為數字中國發展添磚加瓦。
據最新公佈財報資料,偉仕佳傑在2023年上半年,包括信創在內的企業系統業務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錄得收入181億港元,收入佔比達到53.2%。當前,偉仕佳傑在信創產品各重要的細分賽道均有佈局,比如在提供算力的服務器(包括AI服務器)領域,偉仕佳傑與華為、中科曙光、新華三、聯想等品牌達成戰略合作;涉及存力的存儲產品方面,則與華為、紫光、浪潮、中科曙光等共同聯手;大數據方面,牽手星環科技、南大通用、數語科技等國內領先廠商;數字中國重視信息安全,偉仕佳傑全力參與其中,推動奇安信、啟明星辰、亞信科技、山石網科、鋭捷等領先國內品牌築牢數字社會的信息安全底座。
二、數字時代企業上雲趨勢不改,AI技術和應用發展成為加速器
雲計算至今仍然是IT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部分之一,雖然近年受到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與互聯網換檔轉型過渡期的影響,增長出現階段性放緩,但有一點值得反覆肯定的是,雲計算服務需求不減,在數字時代企業上雲趨勢是不會發生重大轉向的。
未來數年,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將持續釋放,隨之而來的是雲計算服務的需求提升,從中期角度來看,雲計算市場處於高速擴張狀態,賣方預計2022年至2025年雲計算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7.1%,其市場規模到2025年將接近4800億元。
而今年出現突破,迎來重大轉折的AI技術和應用發展,則有望成為整個雲計算行業的加速器。
在數字化轉型時代,雲計算和AI具備了相輔相成的關係——雲計算技術在AI的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AI同樣為雲計算帶來了更多的價值。AI的出現和突破,完全有機會重新打開雲計算市場的“天花板”,對應的,未來5年、10年的行業增速和行業空間亟待被重新估算。
筆者相信,雲計算和AI的結合對科技領域的影響是巨大的。從數據存儲到數據分析,從機器學習到深度學習,無不離開了大量的計算資源(算力)和存儲空間(存力)。
因此,從邏輯上來判斷,雲計算技術成為了AI發展的重要基礎,仍將為其應用在各個行業中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和支持。雲計算和AI的結合、融合,將極大地增強了數字化時代的便利性和發展潛力,激發創新活力。
兩者的結合絕對不是簡單的、形而上學的數學邏輯,處於歷史與未來的一個重要的交匯點,具備某種必然性。
將目光轉回到公司,偉仕佳傑在2023年上半年雲計算業務的收入約為12億港元,持續深化與阿里雲、華為雲、AWS、VMware等頭部雲廠商的合作,榮獲「阿里云云原生最佳合作伙伴獎」「VMware大中華區年度最佳分銷獎」「華為雲優秀軟件夥伴獎」等多項大獎。
雲計算產業的蓬勃,將進一步推動雲管理服務需求的爆發。
在未來產業趨勢逐漸加速,各行各業多維創新的需求被重新激活的大背景板下,偉仕佳傑在雲計算產業的複合角色定位及其重要性有望提升,對客户賦能,為客户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為客户雲計算提供管理,訓練AI推薦最適合的技術解決方案,以及在AI時代更加關注對數據安全管理等,這些極度依賴服務商核心競爭能力的商業機會開始層出不窮的湧現,推動雲管理服務繼續擴張,其對應的增長潛力也在大大提升。
此外,在雲計算計算不斷迭代升級的今天,多雲環境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組織部署應用的主要選擇。在政策大力推動下,多雲管理平台在政務雲、金融雲、電信雲等領域建設得到廣泛應用和加速發展,與此同時,多雲管理平台未來可能成為企業的服務管理中心,提供面向業務的各類雲服務調用。
今年上半年,佳傑雲星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移動、浪潮等單位聯合編寫《中國多雲管理平台發展洞察報吿(2023)》(以下簡稱“《報吿》”),它作為行業發展的權威性資料正式對外發布,佳傑雲星在該細分行業的領先地位和品牌影響力再次得到彰顯。
作為雲計算開源產業聯盟成員,佳傑雲星以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為目標,多年專注於雲計算運營、運維領域,不斷迭代自主研發技術,作為業內公認的最具競爭力的參與者,國內領先的混合雲管理平台提供商的佳傑雲星曾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其核心產品RightCloud雲管理平台、自動化運維繫統和智能監控系統。
據公開資料,佳傑雲星也是華為雲、阿里雲的混合雲管理合作夥伴和國內首批通過可信雲·多雲管理平台認證單位,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前瞻性,其成功攜手華為雲嚴選、阿里雲、EasyStack、中國電子等混合雲管理平台合作伙伴。
今年8月,佳傑雲星與中國電信天翼雲簽訂了“雲生態戰略合作伙伴協議”,成為公司深化與國資雲合作的里程碑事件,未來佳傑雲星將與戰略合作伙伴一起共同為政企客户提供穩定、安全、可信的雲產品,助力政企客户一站上雲。
另一方面,公司在國資雲、政務雲領域展開的多個項目亦會為公司技術領先性、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帶來背書作用,有助於進一步打開其在多個行業的局面,提升發展勢能。
面對日趨複雜的多雲環境,佳傑雲星仍在高速成長,其積極構建一體化服務體系,滿足不同行業的業務需求和發展,助力企業充分利用多雲環境優勢,提高效率和靈活性,助力業務發展。
今年,佳傑雲星持續關注雲計算運營和多樣化算力調度,不斷升級一體化算力運營管理平台。
截至6月底,佳傑雲星已為“東數西算”工程主樞紐中心-貴陽一體化大數據中心AI項目提供算力運營管理支持,為濟南、合肥、長春、雲南、北京中關村等多地AI項目提供服務支撐。目前,其運營管理新一代融合智算中心20餘個,新增AI項目9個,算力運營管理業務營業額同比增長超80%。
據IDC最新報吿預測,預計2026年我國多雲管理平台市場規模將提升至50億元。這個具備“三高”特徵(即高溢價、高粘性,高增長)的市場蛋糕,依然顯得相當吸引,值得期待。
三、不止深度的低估,還有引發變革的“網絡效應”
格雷厄姆曾在《聰明的投資者》提出一個辨認企業低估值的簡單方法,就是用流動資產扣除所有負債即淨營運資本作為公司的“最保守”估值。
因此,總市值/淨營運資本小於1,代表公司某種意義上的深度低估。筆者進一步簡化下,可使用總市值/營運資本的比值來衡量,營運資本為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
A股市場沒有這樣的公司,但港股市場有,而偉仕佳傑就是其一。
若統一使用22年報數據,可得對比列表如下:
通過與A股對標的S公司在兩個數據上進行橫向比較後,便可更為清晰瞭解到偉仕佳傑確實處於相對低估的位置。兩者的總市值/營運資本的比值數據,相差幅度達到了353.8%,遠超恒生AH溢價指數最新值149.8%,進一步説明了偉仕佳傑被低估深度和可能性。
最後,正如開篇提到的“民特估”機會,具備“可靠的”低估值並非優秀民企的真正內涵,更重要的是,企業本身始終有着推動實現變革創新的可能性。
放在偉仕佳傑身上,筆者認為,這麼多年,市場始終忽略了一點——橫向縱向所形成的網絡價值,橫向通常代表的是多元化產品品類和行業,縱向則包括了偉仕佳傑提供的全鏈路賦能和服務,這裏隱藏着一條重要的價值曲線——產業微笑曲線。
不難發現,偉仕佳傑這麼多年的業務佈局和戰略佈局,始終緊緊的聚焦在利潤/附加值最高的兩端,並分別在兩端建立自身核心競爭力,持續整合資源。
為什麼要重視網絡的價值,因為只有網絡才存在真正的乘數效應,以及局部指數型增長機會,失去了網絡效應,增長便會變得平庸。多年來,偉仕佳傑之所以能夠在上市20年來維持收入規模的持續增長,ROE的長年穩定,不斷找到新增長點去適應時代變化,正是發揮出網絡效應的威力。
在數字經濟的新時代,龐大而穩固的網絡,是難以被替代的,天然的形成了某種壟斷性和壁壘,對商業模式中的定價權產生保護,而定價權恰恰是未來現金流折現模型即傳統投資價值衡量的關鍵所在。
筆者斷言,未來,偉仕佳傑要通過變革、創新引發長期價值的增長,大體上是離不開對自身“網絡效應”挖掘和改造,離不開在產業鏈的“微笑曲線”裏大做文章,從本質來説,這種變革、創新來自於商業模式的改變,當前網絡或已為公司提供了變革的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