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高赤字、高通脹、高利率的脆弱平衡
格隆匯 06-09 09:20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蔣飛宏觀研究,作者:蔣飛、賀昕煜

核心觀點 

2023年上半年美國經濟依然堅韌,並未出現衰退。美聯儲大幅加息之後,美國經濟卻遲遲未發生衰退有兩個原因:美國財政仍在發揮積極作用和人工智能科技浪潮的崛起。實際上,美國上半年也出現了銀行業危機,當時已在驗證我們上半年所預測的美國深度衰退的到來。但美聯儲及其他政府部門及時出手救市,阻止了危機蔓延。

美國財政支出驅動經濟增長。2023年上半年美國財政赤字保持在高位,同時減税促使居民收入大幅反彈,支撐了消費增速。由於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升,美國貿易品競爭優勢下降,貿易赤字增加。為了彌補貿易赤字的影響,財政赤字不得不大幅增加。6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的預算法案,將暫停債務上限至2025年初。這樣一來,美國擴張財政失去了硬約束,預計美國財政部將或將增加新發國債規模。

高預期支撐高通脹形勢。美國通脹預期反彈或預示着工資增速也會反彈,而工資增長會推動通脹維持高位。美國核心通脹可分為住房和非住房兩部分。房價領先CPI住房,因為居民收入上升,房價收入比回落,房價下行壓力逐漸緩解。人均可支配收入領先CPI非住房,由於人均可支配收入反彈,下半年核心CPI非住房部分同比也會見底回升。我們預測,2023年下半年美國核心通脹或將維持在5%附近。

貨幣政策需要更加緊縮。美聯儲既要防止通脹反彈,又要防止深度衰退;既要防止緊縮不足,又要防止貨幣超調,矛盾點就來源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向不一致。美國財政擴張不僅阻礙了美聯儲貨幣緊縮的效果,而且也讓高利率成為“地上懸河”,一旦財政撤力,貨幣超調的效果會立馬顯現。在這種複雜局面下,美聯儲下半年政策會更加謹慎,相機抉擇調整利率。我們認為,大概率情況下,美國政府會繼續擴張財政,經濟高燒不退,美聯儲下半年可能分兩次加息25bp至5.75%左右。小概率情況下,美國財政收縮,經濟轉入衰退,那麼美聯儲相應可能降息。

從全年經濟趨勢來看,美國經濟在出現深度衰退之前可能需要經歷一段特殊時期。在財政支出加大、AI科技浪潮的幫助下,美國維持了經濟的強韌。由於勞動力供給的相對不足,貨幣緊縮政策並未完全發揮效果。商品需求的回落緩解了部分通脹壓力,但服務需求持續高速增長,造成了較高的通脹中樞水平。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可能會出現高通脹、高利率和高赤字的異常且脆弱的經濟平衡狀態。

2022年美國面臨高通脹壓力,雖然實施了緊縮的貨幣政策,但財政政策依然積極,促使經濟結構分化嚴重。美國製造業已經陷入衰退,但服務業依然堅挺,勞動力市場持續緊張,工資增速下滑較慢,消費增長維持穩定。如果美國政府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下半年可能會出現高通脹、高利率和高赤字的脆弱平衡狀態。這種脆弱平衡狀態並不穩定,美國經濟仍面臨着較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地緣政治逐漸緊張的大趨勢下。

1

上半年美國經濟回顧

2023年上半年美國經濟依然堅韌,並未出現衰退。在2022年7月19日我們提出《美國經濟步入衰退週期》之後,2022年第三季度到2023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GDP環比折年率分別為3.2%、2.6%和1.3%。環比增速並未出現負增長,2022年上半年出現的技術性衰退並未持續。尤其是2023年一季度GDP增速,好於我們在2022年11月25日《美國經濟或將深度衰退——2023年美國經濟展望》中的預測。

美聯儲大幅加息之後,美國經濟卻遲遲未發生衰退有兩個原因:美國財政仍在發揮積極作用和人工智能科技浪潮的崛起。

2023年前三月美國聯邦政府財政支出分別為4861/5245/6913億美元,合計1.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5.09%,環比增長17.62%。從名義GDP角度,2023年一季度美國政府消費支出和投資總額同比增長7.97%,高於美國名義GDP同比增長的7.06%。從實際GDP角度,2023年一季度美國政府消費支出和投資總額實際同比增長2.74%,高於美國實際GDP同比增長的1.62%,政府支出佔GDP的比重也提升至17.22%。

受財政轉移支付和税收減免的影響,2023年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支撐了旺盛的消費需求。2023年5月,美國平均週薪同比3.40%,較2022年平均4.66%的增速已經明顯降低。但2023年以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依然高達7%以上,超過歷史平均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較高導致美國消費依然旺盛,4月個人消費支出同比6.73%,尤其是服務消費沒有絲毫降温的跡象。

另一方面,美國科技進步迅速,AI發展推動投資熱潮,提振經濟信心。ChatGPT帶火了人工智能領域。在2023年4月24日《AI開啟科技浪潮,中美競爭更顯激烈》報吿中,我們判斷“人工智能或將開啟互聯網時代以來第三波科技浪潮”。中美對於AI領域的投資將會更加深入。科技進步可以推動經濟發展,提升消費信心。自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銀行業危機前,美國投資信心和消費者信心持續回升。

實際上,美國上半年也出現了銀行業危機,當時已在驗證我們上半年所預測的美國深度衰退的到來。但美聯儲及其他政府部門及時出手救市,阻止了危機的蔓延,導致我們對美國經濟的預測落空。不過,美國經濟的內部矛盾仍在深化,比如貨幣緊縮和財政擴張的矛盾,勞動力供給不足和消費需求過熱的矛盾。回顧上半年美國經濟,其強韌程度超出預期,增加了未來通脹二次騰飛的風險。

2

下半年美國經濟展望

2.1 財政支出驅動經濟增長

正如上文所述,美國當前的經濟增長主要靠政府財政支出。2023年上半年美國財政赤字保持在高位,同時居民收入增速反彈,支撐了消費增速。從過去經驗來看,美國製造業PMI的需求缺口(新訂單-客户庫存)一般領先製造業企業利潤和工資增速大約三個月,但2022年這一規律被打破:PMI需求缺口已經降至負值,但美國僱員工資增速仍保持高於疫情之前的水平。另外,美國2023年税收減免和退還政策也導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大幅上升。

由於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升,美國貿易品競爭優勢下降,貿易赤字增加。為了彌補貿易赤字的影響,財政赤字不得不大幅增加。2022年貿易赤字為9511.8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聯邦政府財政赤字為1.42萬億美元;聯邦政府支出為6.29萬億美元。美國政府要維持財政支出驅動經濟增長的趨勢,政府債務可持續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2023年5月,美國國債總額31.4萬億,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平均為3.57%,粗略計算每個季度政府利息應為2800億美元。而美國2023年一季度GDP折年數環比增加3483億美元。美國國債的應計利息規模已經接近名義GDP增量,政府償債壓力較大。主要原因就是美聯儲加息後,利率大幅上升為了償還債務,未來滾動發債的規模會不斷增加,低利率環境才能維持債務延續。

但是,在失業率低位,通脹、消費和工資增速高位的情況下,美國利率很難維持在低水平,由此產生的美國經濟內部矛盾還會繼續累積。如果新一輪的AI科技浪潮能夠提高生產效率,減輕通脹壓力、降低利率水平,那麼美國債務就可以滾動延續,否則美國赤字貨幣化趨勢將延續。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2023年和2024年財政赤字率上升至6.0%和6.8%,之後不斷下降至5%左右,然後保持穩定。但我們認為美國赤字率近幾年可能高於預期。2023年一季度美國財政赤字率為10.26%,明顯高於預估的6.0%的赤字率水平。為了維持高利率下的債務持續以及維持經濟增長,美國近幾年財政赤字或將高於預期。6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的預算法案,將暫停債務上限至2025年初。失去債務上限的硬約束後,美國財政部或將大幅增加新發國債規模。

2.2 高預期支撐高通脹形勢

財政支出導致美國經濟上半年超預期的強韌,主要表現在勞動力市場過熱、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增和消費需求旺盛,造成美國通脹回落緩慢。

美國為何會出現工資和需求缺口背離的現象?我們認為這與工資-通脹螺旋式上升機制有關。2020年疫情發生之後,隨着美國政府紓困法案的實施,供需缺口擴大造成通脹形勢快速惡化。表現之一就是通脹預期大幅上揚,在通脹預期的影響下,美國製造業工資增速呈現出高位增長態勢。雖然2022年開始因加息週期的開啟,美國製造業PMI持續下降,工資增速卻保持堅挺。截止5月份美國密歇根大學調查的通脹預期變化已經觸底反彈,這或預示着工資增速也會反彈。

工資對通脹的推動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1)對CPI住房具有推動作用;(2)對非住房服務價格具有推動作用。在核心通脹中,CPI住房權重約佔42%。CPI住房包括住房等價租金和實際房租,均與房價相關。美國房價基本領先CPI住房12-18個月,2022年4月20大中城市房價同比增速見頂21.29%後開始回落,直到今年3月降至-1.15%。根據領先性,美國CPI住房同比也將不斷下滑。但由於居民收入的上升速度快於房價,目前美國房價收入比開始逐漸回落,房價下行的壓力也逐漸緩解,成屋銷售已經見底回升。房價可能會進入新一輪上升之中,形成通脹在2024年二次反彈的風險。

對於非住房部分,居民收入也具有明顯的領先作用,大約領先12個月。非住房的CPI商品和服務約佔核心通脹的58%。根據領先性,2023年一季度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大幅反彈至7%以上之後,下半年核心CPI非住房部分同比逐漸回落後也會見底回升。

因此,結合考慮美國房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年下半年核心通脹或將維持在5%附近。

2.3 貨幣政策需要更加緊縮

為何美國失業率持續保持低位?原因是美國消費需求仍在增長和勞動力供給相對不足的背景下,企業主寧願承擔高庫存和虧損也要留住工人,菲利普斯曲線短期失效。上文已經分析美國消費需求的情況,這裏分析一下勞動力供給相對不足的現狀。

5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為1.56億人,5月勞動力人口是1.67億人,兩者都未回到2019年之前的趨勢線上。但居民消費支出和GDP都遠遠高於2019年之前的趨勢線。比較而言,美國勞動力供給相對不足。根據貝弗裏奇曲線明顯外移的影響,勞動力缺口的產生抵消了收緊貨幣政策產生的通脹缺口。

債務擴張也導致需求過熱,主要表現在政府部門財政赤字和居民部門消費信貸。上文已經分析過了美國財政赤字和國債增長情況。在居民部門,債務擴張也同樣存在。2023年3月,美國消費信貸同比增速7.27%,依然遠高於2015年-2019年3.97%的平均增速。而且消費信貸增速高於工資增速,説明美國居民靠增加債務來維持消費。

勞動力供給不足、財政相對積極和消費信貸增長是貨幣政策收緊力度不夠的主要原因。由於財政支出並未如預期一樣縮減,經濟需求依然保持旺盛。以泰勒政策利率模型來計算,理論上現在美聯儲需要將基準利率提升至6%才能夠促使通脹回落至2%的通脹目標水平。

在2022年3月底《美國加息提速,海外風險加劇》報吿中,我們認為,美聯儲2022年需要加息475bp,聯邦基金利率達到5%才能夠抑制通脹。但實際上,美聯儲在2022年12月提早放緩加息節奏,導致緊縮程度不足,通脹回落減慢。在2023年3月《美國經濟開啟衰退模式》報吿中,我們認為美國可能貨幣超調。這種風險現在依然存在,只是被美國財政和債務擴張掩蓋。

美聯儲既要防止通脹反彈,又要防止深度衰退;既要防止緊縮不足,又要防止貨幣超調,矛盾點就來源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向不一致。美國財政擴張不僅阻礙了美聯儲貨幣緊縮的效果,而且也讓高利率成為“地上懸河”,一旦財政撤力,貨幣超調的效果會立馬顯現。因此,在這種複雜局面下,我們認為,美聯儲下半年政策會更加謹慎,採取相機抉擇的方式,依賴經濟數據決定加息時機和幅度。美國大概率會繼續擴張財政,經濟高燒不退,美聯儲下半年可能分兩次加息25bp至5.75%左右。在小概率情況下,美國財政收縮,經濟轉入衰退,那麼美聯儲相應可能降息。

3

新國際形勢下的美國經濟

雖然美國經濟增速整體下行,但世界經濟正在觸底反彈,各國分化逐漸加重,貨幣政策分道揚鑣。以美元計價的歐洲和日本工業生產都是負增長,遠遠弱於美國和中國,因此才會出現2022年歐元和日本大幅貶值的現象。究其原因是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能源價格大幅上升,導致各國資源成本不統一。歐洲和日本都是能源依賴型,其出口能力大幅下降,工業成本大幅上升,造成生產降速、匯率貶值。2023年隨着國際能源供需結構的調整,歐洲和日本的能源價格持續回落,工業生產快速恢復。

與此同時,主要國家之間的通脹走勢也不相同。中日都面臨低通脹的威脅,貨幣政策以寬鬆為主;而歐美面臨高通脹壓力,央行不斷加息且資產負債表持續收縮。而正是由於中日兩國以美元計價的資產負債表在2022年10月再次呈現擴張態勢,使得中美歐日主要四國的資產負債表呈現出重新擴張趨勢,抵消了歐美加息縮表的作用,這也是美元從2022年10月開始貶值的原因。

美元貶值的另外原因是歐日經濟復甦態勢較強。在能源價格大幅回落之後,兩國以美元計價的通脹形勢反而大幅上升。去年10月份之後歐元區的通脹壓力高於美國,歐洲央行實施收緊的貨幣政策,而美聯儲逐漸放慢加息,因此歐洲利率水平開始持續高於美國,造成資金迴流歐洲。

另外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美國的貿易逆差正逐漸從中國轉移至歐盟以及其他國家。中國正在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爭奪黃金和石油在國際上的定價權地緣政治緊張趨勢加劇,美元波動幅度也會加大,資本流動也將震盪加劇。美元避風港作用會大幅下降,這就促使美國利率保持高位才能在國際市場上贏得競爭力。

4

總結

從全年經濟趨勢來看,美國經濟在出現深度衰退前可能需要經歷一段特殊時期。在財政支出加大、AI科技浪潮的幫助下,美國維持了經濟的強韌。由於勞動力供給的相對不足,貨幣緊縮政策並未完全發揮效果。商品需求的回落緩解了部分通脹壓力,但服務需求持續高速增長,造成了較高的通脹中樞水平。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可能會出現高赤字、高通脹、高利率的異常且脆弱的經濟平衡狀態。

風險提示:美國經濟衰退;美國信用事件集中爆發;美聯儲貨幣超調;國際局勢惡化

注:本文來自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6月8日發佈的《高赤字、高通脹、高利率的脆弱平衡——下半年美國經濟展望》,報吿分析師:蔣飛 S1070521080001;賀昕煜(研究助理)S1070122050027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