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國產替代浪潮下,今年以來,半導體板塊曾出現了亮眼的升幅,儘管近期有所回調,但中芯國際、海光信息、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等半導體龍頭仍有不錯的升幅。
隨着半導體行情的火熱,該領域的公司也掀起融資上市熱潮。近期,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奕斯偉材料”)的輔導備案申請已獲證監局受理,上市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
據奕斯偉集團官網信息,奕斯偉材料專注於半導體級12英寸硅單晶拋光片及外延片的研發與製造,是目前國內少數能量產12英寸大硅片的半導體材料企業。在上市輔導前,公司已完成多輪融資。
奕斯偉材料曾在2021年完成金額超30億元的B輪融資,用於擴大產能,投資方包括中信證券投資、金石投資、中網投等;2022年公司又獲得近40億元C輪融資,該輪融資由中建材新材料基金領投,渝富控股、金融街、中芯熙誠、長安匯通等眾多機構跟投,完成該輪融資後,公司累計融資已超100億元,成為半導體材料領域的超級獨角獸。
01
京東方創始人王東昇的“芯”事業
備受資本青睞的奕斯偉材料究竟有何來頭?
其實公司成立時間並不算長,2016年才成立,註冊地為西安高新區。
近年來,西安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半導體產業基地之一。2003年以來,西安持續引進英飛凌、英特爾、三星、美光等國際半導體巨頭,以及中興、華為、華天等國內半導體企業,隨着產業聚集,西安的半導體產業實力也不斷增強。2021年西安半導體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位居全國第四,僅次於無錫、上海、深圳。
據上市輔導備案報吿,奕斯偉材料的法定代表人為楊新元。股權結構上,北京奕斯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奕斯偉集團”)直接持有公司14.3862%的股份,並通過西安奕斯欣盛科技合夥企業、西安奕斯欣誠科技合夥企業等間接控制公司13.778%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28.1642%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而奕斯偉集團的董事長和法人均為王東昇,同時他也是奕斯偉材料的董事。
圖片來源於中國證監會政務服務平台
公開資料顯示,王東昇是浙江東陽人,1978年考入杭州電子工學院,學的是財務。畢業後他成為“北漂”,進入做電子管和半導體器件業務的北京電子管廠,一路從基層員工做到廠長。
35歲時王東昇臨危受命,對已經連續虧損幾年的北京電子管廠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他帶領員工自籌資金進行股份改造,並説服銀行把債務轉成股份,後來北京電子管廠正式建立起股份制公司,成為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京東方”)。
奕斯偉材料董事王東昇,圖片來源於公眾號京東方BOE
在王東昇的帶領下,京東方“殺入”半導體顯示產業,2003年收購了韓國現代顯示HYDIS,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在北京自主建設了中國大陸首條依靠自主技術的第五代TFT-LCD生產線,填補了中國大陸沒有液晶顯示技術的空白。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2017年京東方的液晶面板出貨量已成為全球第一,他也被稱為“中國液晶顯示之父”。
隨後,王東昇又把目光投向了芯片領域。2019年,他卸任京東方董事長之後,應邀加盟北京奕斯偉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芯”的事業,次年奕斯偉集團重組創立,王東昇出任董事長。
近年來,奕斯偉材料的業務發展很快。奕斯偉集團官網信息顯示,2020年7月,奕斯偉材料的一期項目投產,為多家海內外晶圓廠提供拋光片和外延片,月產能達30萬片。2022年其二期項目已啟動建設,滿產後每月總產能將達到100萬片。
02
存在感不強
半導體產業鏈分為上游的材料與設備、中游的集成電路生產及下游應用領域,而聚焦硅片產品的奕斯偉材料處於半導體材料領域。
我國半導體硅片市場起步較晚,但增長速度很快。
據SEMI數據,2021年全球半導體硅片市場規模約為126.2億美元,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的半導體硅片銷售額為16.56億美元,約佔全球市場的13%。儘管佔比不算高,但我國大陸地區半導體硅片市場增速較快,2016-2021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7.08%。
由於半導體硅片的提純和加工技術門檻很高,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長時間的研發,而這對擁有技術和資金優勢的大公司有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全球半導體硅片行業高度集中的市場格局。
2021年,日本的信越化學和勝高、中國台灣的環球晶圓、德國的世創、韓國的鮮京矽特隆這前五大龍頭硅片廠商壟斷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國內中也出現了滬硅產業、立昂微等半導體硅片頭部公司,但這些企業的市場份額仍相對較小,目前我國半導體硅片行業市場份額主要由海外廠商佔據,可見該領域擁有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
從技術層面來看,半導體硅片呈現出不斷向大尺寸方向發展的趨勢,因為硅片尺寸越大,單位面積產出的芯片數量就越多,可使用率也越高。目前12英寸(300mm)大硅片已成為市場主流,2021年,12英寸大硅片全球出貨佔比高達68.5%,遠超8英寸硅片(24.6%)。
但大尺寸硅片的製造難度很大,對原材料純度、硅片平整度、表面顆粒數等均有很高的要求。據相關研報資料,當前國內半導體硅片產能主要集中於8英寸及以下,擁有12英寸硅片產線的本土企業數量不多,且良率有很大提升空間。
為了提升國產硅片自給率,降低對12英寸硅片的進口依賴,近年來奕斯偉材料、滬硅產業、立昂微等國內擁有大硅片生產能力的企業紛紛進行擴產。儘管奕斯偉材料是國內少數能量產12英寸大硅片的半導體企業之一,但其市佔率仍有待提高。
同時,由於半導體行業需求存在較強的週期性,一旦消費電子等下游終端應用領域需求下滑,對半導體級硅片的需求也會相應減少,奕斯偉材料等半導體材料企業的業績恐怕也會受影響。
從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2023 年第一季度,滬硅產業營收約8.03億元,同比增長2.10%;歸母淨利潤約1.05億元,同比扭虧。但立昂微在行業景氣度偏弱,市場需求萎縮導致銷售訂單下降等影響下,今年一季度營收和歸母淨利潤雙雙下滑。
03
結語
目前全球半導體硅片市場主要由幾家海外巨頭壟斷,而奕斯偉材料等國內少數能量產12英寸大硅片的企業仍處於產能建設或產品小規模商業應用的起步階段,市場佔有率較低,該領域存在較大國產替代空間。
半導體硅片行業技術門檻極高,對企業的資金和技術實力都有較高要求,奕斯偉材料如果能通過輔導成功上市,有利於獲得更多資金支持進行研發與擴產,但在與海外巨頭及國內同行的競爭中,想要提高市佔率仍面臨着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