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全年用電突破9萬億度,供需偏緊、局部缺電難題待解
格隆匯 04-27 14:59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能源新媒,作者:能源新媒

4月26日,國網能源研究院和國家氣候中心聯合主辦的2023年中國電力供需形式分析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同期發佈了《2023年中國電力供需分析》和《2022年我國氣候主要特徵及2023年夏季氣候預測》報吿。根據研究,2023年我國電力供需形勢持續偏緊,局部地區在用電高峯存在電力缺口,今年夏季的電力保供形勢並不樂觀。

電力需求持續高升

2022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在國內疫情多發、極端天氣、烏克蘭危機等多重因素衝擊下依然實現正增長,達8.64萬億kWh,增速3.6%。

進入2023年之後,我國積極繼續保持了平穩快速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同比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

綜合各方因素,國網能源研究院預計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為9.16-9.33萬億kWh,比上年增長6.0%-8.0%。

2022年,我國全國調度最大負荷為12.9億KW,增速8.2%,出現在夏季。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2022年負荷增速較用電量增速快了4.6個百分點。在高温影響下,降温負荷的快速增長成為近年來推高最大負荷的主要因素。也是導致電力供需緊張的主要原因。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柯宗建表示,今年以來,全國平均氣温3.0攝氏度,較常年同期偏高1.1攝氏度,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高。降水量方面,全國平均降水僅90.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4%。其中雲南中東部地區偏少8成以上。

預計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為一般到偏差,旱澇病種。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温較常年偏高,長江中游等地高温熱浪偏多。

考慮到氣候因素,國網能源研究院預計2023年全國最大負荷將達到13.7億KW,比去年增長6.5%。最大負荷增速基本與用電量增速一致。在高温影響下,全國負荷最高峯將出現在夏季。預計冬季全國最大負荷12.8億千瓦左右,出現在12月。

供給結構鉅變

2022年,全國新增裝機2億千瓦,同比增加0.2億千瓦,總裝機達到25.6億千瓦,增速7.8%。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超過8000萬千瓦,創下歷史新高;同時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了12.1億千瓦,超過煤電裝機。

國網能源研究院預計,2023年我國將繼續保持較高的新增發電裝機速度。預計2023年新投產發電機組容量達到2.8億千瓦,比去年增加40.3%。其中太陽能發電新增投產或將到達1.3億千瓦,風電新增投產超7000萬千瓦,火電新增投產約6300萬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我國常規水電投產規模將大幅度下降。這主要是因為重大水電工程進入投產間歇期,預計全年新增僅319萬千瓦,比上年減少78.8%。

與此對應的是,預計全年抽水蓄能電站投產規模超過常規水電,達到585萬千瓦。儘管比去年減少33.5%,但在歷史上僅次於2022年 投產規模,位居歷史第二。

另外,新增煤電裝機在經歷了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年的下滑之後,2023年將會以來一波增長高潮。預計全年新增煤電產能在3500萬千瓦到4700萬千瓦之間,比去年增長24%~66.5%。

而2023年的新能源發電裝機增長將延續2022年的良好態勢。風電裝機與煤電類似,在經歷了2年的連續新增裝機下滑後,預計2023年新增風電投產規模7061萬千瓦,比去年增長超8成。而太陽能發電新增規模將在2023年首度破億,達到1.3億千瓦時,比去年增長44.3%。以風光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新增裝機破億將會成為未來的常態。

在這樣的增長形勢下,我國發電裝機結構將發生歷史性轉變。預計到2023年底,全國發電裝機達到28.4億千瓦,同比增長10.8%。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裝機分別達到4.2億、13.9億、5751萬、4.4億、5.2億千瓦。火電裝機比重將首次低於50%,太陽能、風電裝機躋身前三。

供需壓力依然存在

儘管發電裝機在2023年有望實現10%的增長,比用電負荷和用電量最高8%的增長要多。但考慮到新增裝機中有約四分之三是風光裝機,能夠提供的有效發電負荷不足50%。因此實際效果來看,有效發電裝機容量增長速度要低於用電負荷和用電量的增長。

因此從宏觀角度來看,去年全國的電力供需緊張以及部分地區較為嚴重的電力短缺問題依然可能會在今年延續。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歐陽昌裕在會長指出,近年來我國電力供需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主要是受到了極端天氣頻發和新能源頂峯能力不足的影響。

2022年夏季,川渝地區出現罕見高温天氣,出現了用電負荷高位運行時間長、水電發電能力下降達、電力電量平衡壓力大等諸多挑戰。

國家氣候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3成,雲南降水量更是降低到了1961年以來的歷史最低值。

一方面,極端高温天氣導致降温負荷快速增長,且保持相當長時間,拉長了用電高峯負荷時間和強度。另一方面,關鍵流域的降水減少會導致水電在傳統豐水期(5~9月)發電出力大幅度減少,進一步導致電力供給不足,加劇供需緊張局面。

歐陽昌裕指出,緩解電力供需緊張,完成2023年電力保供,需要從發電、電網、用電多個角度共同努力。

發電端要保障發電出力,減少受阻容量;保障新能源消納。在電網側,要充分發揮我國電網大範圍資源調度的優勢,在入夏之前確保省間交易電量,在尖峯時刻充分利用省間現貨實現應急調節。

而用電側的分時峯谷電價政策、有序用電措施以及需求側響應等,更是保障電力供需平衡的重大舉措和長效措施。

近期,部分地區已經陸續發佈了最新的分時峯谷電價政策和需求側響應市場化實施方案。2023年4月19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4部門印發了關於《2023年四川省電力需求側市場化響應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要遵循“統一市場、統一規則、統一平台”原則,最終實現四川電網最大用電負荷5%左右的需求側市場化影響能力。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