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硅谷銀行破產,“危機”再現的前兆?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趙偉宏觀探索 作者:趙偉團隊

要點

熱點思考:硅谷銀行破產,“危機”再現的前兆?

疫情爆發後,美聯儲快速擴表,硅谷銀行採取較為激進的資產端策略,約70%新增資產均投向以美債為主的AFS和以MBS為主的HTM。貨幣政策的大反轉使該類資產出現大幅的浮虧,其中,AFS虧約25億,HTM虧約150億。隨着融資環境的收緊,硅谷銀行客户企業紛紛提取存款。準備金不足的硅谷銀行被迫出售美債兑現浮虧,引發市場恐慌。

系統性風險相對可控,美聯儲加快緊縮的風險下降,但轉向可能性較低。硅谷銀行體量不大、同業業務少,溢出效應有限。當下,美國銀行業爆發系統性風險的概率較低,或有風險存在的中小銀行規模佔比低、高存款保險覆蓋下傳染性有限。硅谷銀行破產風波倒逼美聯儲“政策轉向”的可能性不高。通脹粘性下,前期過度下修的加息預期或有反覆。

下一步,美聯儲需要在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和金融風險三者之間取得平衡,或加劇短端利率定價的波動,進一步抬升期限利差倒掛幅度。提示關注流動性緊縮的累積效應下,部分金融市場弱質環節風險或將加速暴露,以及MBS資產重估風險、非銀金融機構資產錯配風險、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高收益債違約風險等。

風險提示:俄烏衝突再起波瀾;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工資增速放緩不達預期

正文

硅谷銀行破產,是下一個“雷曼時刻”嗎?通過“六問”形式,從特殊性到普遍性,從微觀到宏觀,逐層推演,分析美國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本文分析,供參考。

一、硅谷銀行破產,“危機”再現的前兆?

一問:硅谷銀行經歷了什麼? 資產端激進配置積蓄風險、負債端存款流失暴露問題

疫情“大放水”期間,硅谷銀行採取了激進的投資策略;2022年美聯儲加息,進一步放大了資產負債端期限錯配的問題。“大放水”期間,受益於寬鬆的流動性,硅谷銀行資產負債表快速擴張,截至2022年Q1,其吸收存款規模一度增長了221%至1981億美元,總資產也增長了210%至2204億美元。

負債端,硅谷銀行66%的存款均為活期存款,而資產端,其將新增規模的70%用於購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AFS)和持有至到期投資(HTM),僅24%用於發放貸款,導致了期限錯配問題。2022年3月以來,在美聯儲加息的同時,硅谷銀行資產的久期也在拉長,AFS、HTM平均久期分別從2.4升至3.6、4.1升至6.2,加劇了期限錯配風險。

美聯儲激進的加息,無風險利率上行不利於長久期資產,硅谷銀行賬面出現大量浮虧,風險開始逐步積累。去年3月以來,美聯儲連續8次加息、累計加息450bp,10Y美債利率也隨之快速攀升,截至2022年末,10Y美債利率高達3.88%,較2021年末上行了235bp。無風險利率的大幅抬升,導致美債、MBS價格的快速下跌,而美債、MBS分別佔到了硅谷銀行AFS和HTM的62%和75%。截至2022年末,硅谷銀行AFS與HTM分別浮虧25億美元和152億美元,合計浮虧177億美元,超過其所有者權益的163億美元,風險開始逐步積蓄。

客户存款快速流失疊加流動性資產的不足,硅谷銀行被迫拋售美債兑現浮虧;但對仍“趴在賬上”的152億美元HTM浮虧擔憂,引發了儲户恐慌,擠兑之下硅谷銀行破產。硅谷銀行儲户多為科技型企業;2022年Q1以來,客户資金不斷流出,硅谷銀行總存款大幅減少250億美元,而其現金資產在大幅減少102億美元后僅剩138億美元。眼前無非兩條“自救”路徑:1.資產端出售AFS兑現浮虧;2.負債端忍受FHLB的高利率或SRF的“污名化”。3月8日,硅谷銀行宣佈拋售210億美債與MBS資產、認虧18億、並計劃進行22.5億權益融資。硅谷銀行認虧進一步加劇市場擔憂,引發導致其破產的“致命”擠兑。

二問:類似問題普遍存在嗎?銀行業浮虧普遍存在、但負債端同時存在問題的銀行不多

2022年3月以來,隨着MBS久期的拉長與無風險利率的抬升,銀行業浮虧問題普遍存在。截至2023年3月12日,美國國債與MBS分別較2022年3月1日的7.09年和4.74年,分別下降0.78年、上升1.25年,錄得6.31年和5.99年。隨着MBS久期的快速拉長,美國銀行業未實現損益的規模也在明顯增加。截至2022Q4,根據FDIC統計,美國銀行業AFS有2795億美元未實現損失,HTM有3409億美元未實現損失。總資產規模前100的銀行中,施瓦布銀行、硅谷銀行、夏威夷銀行等HTM未實現損失佔總資產規模比重高到50%。

然而,當下負債端存款流失主要發生在大型銀行,而資產端期限錯配問題主要存在於中小銀行,資產端激進、負債端存在問題的銀行並不多見。從資產端來看,2020年以來,截至2023年3月1日,小型商業銀行(除資產規模前25名以外的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持有的美債和MBS規模分別增長了44%、30%,小型銀行的資產端錯配問題更為嚴重。資產端的錯配與浮虧並不必然導致風險的暴露,在負債端未出現問題時,商業銀行多持有資產到期,浮虧不會兑現。而當下,存款減少主要發生在大型商業銀行,截至2023年3月1日,大型商業銀行存款減少了5.4%,而小型商業銀行存款僅減少了0.8%。

具體到銀行個體層面來看,與硅谷銀行相似、資產端期限錯配、負債端存款大幅流失的銀行並不多見。四大商業銀行中,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銀行、富國銀行持有的AFS與HTM佔總資產比重分別為17%、28%、21%、22%,浮虧問題相對有限;而羅素3000成分股中,硅谷銀行、第一金融銀行、Amalgamated銀行、Westamerica銀行等7家銀行持有AFS、HTM佔比超40%,或面臨更為嚴峻的資產端浮虧問題。結合負債端來看,僅硅谷銀行存款較2021年末下降幅度超過10%、達12.26%,Amalgamated銀行、Marin銀行存款下降幅度分別為9.5%、8.4%,若持續出現存款外流,風險或值得關注。

三問:會引發系統性風險嗎?硅谷銀行溢出效應有限、流動性環境未明顯收緊

硅谷銀行規模小、同業少,直接溢出效應遠低於雷曼兄弟銀行;同時其拋售的底層資產無根本性問題,拋售底層資產-底層資產暴跌-其他銀行風險暴露的鏈條不會成立。1)硅谷銀行雖為美國資產規模第16大銀行,但其體量遠低於雷曼兄弟銀行,當下1955億美元的總負債規模遠小於雷曼兄弟銀行2008年Q1的7612億美元;同時,硅谷銀行負債端以存款為主,同業存單、債券等債務規模僅193億美元,遠低於雷曼兄弟銀行的1296億美元。2)當下硅谷銀行底層資產美債、MBS相對健康,無底層資產拋售恐慌下的風險蔓延之虞。

從CDS利差、金融條件、貨幣市場流動性、貨幣市場利率等角度來看,當下美國金融市場環境仍較為穩定,暫無“流動性衝擊”向“流動性風險”演化之憂。1)市場對美國四大商業銀行的擔憂不高,四大商業銀行信用違約互換利差僅小幅上行;2)截至3月10日,彭博金融市場條件指數與金融研究辦公室金融壓力指數分別為-0.16、0.21,分處歷史32.5%、35.9%的分位數,仍處於相對寬鬆的區間;3)截至3月10日,美國隔夜逆回購規模高達2.2萬億美元,FRA-OIS利差8.2bp(歷史分位數3.7%),貨幣市場流動性充裕。

次貸危機後美國商業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明顯提升,加之美聯儲更為豐富的應對工具箱,金融系統性風險爆發的概率進一步降低。2008年以來,隨着對金融機構監管的趨嚴、《巴塞爾協議三》的推進,美國商業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明顯抬升。資產2500億美元以上、100-2500億美元、10-100億美元、1-10億美元的各層級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較2008年6月抬升5.86個百分點、2.58個百分點、1.64個百分點、2.2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有了應對前期危機的經驗,美聯儲創設了大量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可以將流動性直接滴灌到系統性風險積累較高的市場。豐富的工具應對下,系統性風險集中爆發概率有所下降。

四問:會倒逼貨幣政策調整嗎?系統性風險相對可控,政策就此轉向言之尚早

硅谷銀行事件爆發後,市場避險情緒明顯升温;疊加失業率回升的影響,市場已在定價貨幣政策的轉向。3月9日硅谷銀行事件爆發後,市場避險情緒快速升温;COMEX金、COMEX銀在兩個交易日內分別上升3.0%和2.4%,10年期和2年期美債利率分別較3月9日回落28bp、47bp。“危機”擔憂情緒下,市場開始定價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可能。截至3月10日,聯邦利率期貨市場對3月議息會議的加息預期較3月8日下行11bp,而2024年1月會議的加息預期更是下行了71bp,市場對加息峯值、降息時點的預期出現明顯修正。

當下,美國銀行業爆發系統性風險的概率較低,或有風險存在的中小銀行規模佔比低、高存款保險覆蓋下傳染性有限;硅谷銀行破產風波倒逼美聯儲“政策轉向”的可能性不高。考慮到:1)硅谷銀行事件溢出效應有限;2)FDIC的及時介入已隔離部分風險;3)大型商業銀行相對穩定。銀行體系的風險暴露或更多存在於小銀行中,然而小銀行資產規模佔比僅14.2%,同時,其較高的存款保險覆蓋率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風險傳染。結合1980s“儲貸危機”期間美聯儲大幅加息的經驗來看,本輪美聯儲貨幣政策就此轉向的概率不大。

SVB破產事件或進一步加劇市場對聯邦基金利率定價的波動性。硅谷銀行破產後,市場開始討論,美聯儲是否會暫停,或停止加息?2022年全年,美聯儲只需要關注通脹目標,2023年,美聯儲更需要在最大就業、穩定物價和金融風險三者之間取得平衡,難度更大。截至3月12日,10Y-2Y美債期限利差已至-0.90%,位於歷史高分位區間。1月PCE通脹超預期反彈,服務業通脹佔比高,仍未見拐點,擴散指數顯示通脹下降速度或將放緩。如果通脹繼續保持粘性,期限結構倒掛程度或進一步加深。

五問:市場發生超調了嗎?美股或仍有下行風險,A股短期情緒衝擊已過

3月9日,硅谷銀行風險爆發後,美股大幅調整;避險情緒影響下,全球風險資產普遍調整,A股、港股次日大跌。3月9日,硅谷銀行大跌60%,情緒衝擊下,美股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幅調整,道瓊斯工業、標普500、納斯達克分別下跌2.71%、3.27%、3.78%。受美股風險偏好下沉影響,全球風險資產普遍調整;週五,北上資金快速流出52.96億元,上證指數、恒生指數分別調整1.40%和3.04%。

硅谷銀行事件中暴露的銀行業賬面“浮虧”問題、科技企業現金流“枯竭”問題,本質上都是美股盈利風險的逐步顯現;美股“殺盈利”階段或提前到來。截至3月12日,標普500指數EPS回調0.42%、剔除能源業後也僅回調3.41%。向後看,勞動力供求緊張推升人力成本、前期商品價格高位補庫推升生產成本、發行利率飆升推高融資成本,“殺盈利”的壓力或將顯現。歷史上,美國經濟衰退期“殺盈利”往往在事件衝擊後加速,例如2001年EMC裁員潮、2008年貝爾斯登事件。此次事件暴露的風險,或成“殺盈利”導火索。

硅谷破產事件短期情緒衝擊已過,經濟週期“東昇西降”或支撐A股走出“獨立行情”。1)從基本面來看,“非經濟因素”干擾顯著減弱,政治新起點下,穩增長政策的“累積效應”或將顯現,驅動中國經濟的復甦,中美經濟週期的再度分化,或支撐A股擺脱美股下跌的影響;2)從情緒衝擊來看,當下A股市盈率處於28.6%的歷史分位數,結合歷史經驗來看,低估值下的情緒衝擊或相對有限;3)從資金面來看,今年中國經濟或維持5%左右的增速,權益資產估值也相對合理,對海外資金吸引力明顯增強;同時,平台監管政策的“鬆綁”、中期選舉後中美關係的階段性緩和、人民幣匯率的企穩也有利於外資的流入。

六問:或仍被低估的風險點?MBS資產重估、非銀機構期限錯配、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等

硅谷銀行並非特例,在聯儲快速加息的背景下,需防範美國MBS市場的重估風險。MBS市場價值一方面受底層房屋資產的價格影響,另一方面,則受利率上行的衝擊。本輪週期裏,雖然居民部門信用狀況較好,底層資產質量好於金融危機期間,但加息衝擊更大。以硅谷銀行的資產為例,聯儲每加息25bps,其淨利息收入會下降1500萬美元。美國MBS的規模和流動性僅次於國債,2021年MBS資產存量佔美國固收市場的23%、日均成交量佔美國固收市場日均成交總量的29.2%;同時MBS收益率與住房抵押貸款利率、國債收益率直接掛鈎,金融屬性更強。

不應忽視非銀金融機構可能存在的久期錯配風險;久期錯配的問題不僅僅出現在銀行機構中,養老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的問題同樣顯著。大部分DB型養老金基金採用LDI負債驅動投資策略,資產配置結構上以債券為主,尤其長久期資產對利率極為敏感,往往會配置利率互換工具IRS進行利率風險對沖,當利率大幅上升便可能觸發補充保證金要求。國債利率上升就曾在2022年引發英國養老金危機,造成英國養老金的大規模流動性擠兑,美國是養老金大國,DB型佔比達30%以上,美版養老金危機不容輕視。

在居民存款向貨幣市場基金轉移的過程中,部分中小型銀行現金佔比不足、存款快速下滑的風險或將暴露,需要密切關注。當下,貨幣市場的隔夜逆回購利率高達4.55%,對居民存款吸引力顯著增強。部分中小型銀行已經開始出現存款快速下降的情況;羅素3000成分股的236家銀行中,已有25家中小型銀行存款較去年同比下滑超過10%,其中4家已超過20%。資產端,小型銀行現金及等價物的資產佔比僅為6.1%,存款下滑一旦失速,較低的現金及超額準備金,或使這類銀行被迫出售AFS與HTM兑現浮虧;負債端,SOFR的99%分位利率則是監控中小銀行融資壓力的有效指標。

硅谷銀行事件中暴露的中小企業經營風險值得關注;事件爆發後,高收益債信用利差快速走高,高收益債違約潮,或已“暗流湧動”。硅谷銀行事件中,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快速上升、股權融資大幅萎縮,經營性現金流面臨枯竭;部分中小企業只能不斷消耗銀行存款維持日常運營,才導致了硅谷銀行所面臨的“客户存款持續流失”。疫情期間,資金成本持續下行鼓勵低效率部門加槓桿行為,大量“殭屍”企業大舉發債;而當下,流動性緊縮使這類企業債務“滾續”成憂。而二級市場共同基金的拋售、美債流動性惡化的溢出或進一步推高企業發債成本,成為壓垮美國高收益債“最後一根稻草”。

風險提示

1. 俄烏衝突再起波瀾2023年1月,美德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裝備,俄羅斯稱,視此舉為直接捲入戰爭。

2. 大宗商品價格反彈近半年來,海外總需求的韌性持續超市場預期。中國重啟或繼續推升全球大宗商品總需求。

3. 工資增速放緩不達預期:與2%通脹目標相適應的工資增速為勞動生產率增速+2%,在全球性勞動短缺的情況下,美歐2023年仍面臨超額工資通脹壓力。

注:本文來自國金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2023 年 3 月 12 日《報吿:深度思考:硅谷銀行破產,“危機”再現的前兆?》;分析師:趙   偉  SAC 編號:S1130521120002  、陳達飛  SAC 編號:S1130522120002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