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黨崇鈺
2023年1月30日,港股恆生指數下跌2.73%,跌幅較大,部分投資者可能存在三大擔憂,我們點評如下。總體而言,我們依然看好2023年2月份行情。我們此前在一系列研報中已反覆強調2023年港股春季行情的重要性,目前我們認爲無需因爲2023年1月30日港股下跌而調整觀點。
一是對國際關係事件新聞的擔心,2023年1月27日“政治新聞網”(POLITICAL)報道美國衆議院外交事務主席邁克爾·麥考爾(Michael McCaul)描述考慮對華高科技投資禁令,涉及 AI、量子、5G、網絡、先進半導體等;但是我們認爲這個原因不是影響港股下跌的核心原因,因爲2023年1月30日,A股高科技行業未跌而港股非科技行業也跌,恆指下跌原因更可能是部分投資者短期獲利了結。對於中美關係,我們認爲港股春季行情需要關注的是佩洛西的繼任者麥卡錫以及其他美國政客是否會在春季竄訪臺灣;近日並沒有相關演進的正式官方報道。
二是對經濟預期無法驗證的擔憂,我們認爲這個擔心在2023年2月份考慮過早,因爲2023年2月仍然是業績真空期,很多預期無法被證僞,投資者情緒和經濟預期依然可以對股市起正面作用。幾個思考角度很重要:首先,多地疫情過峯後出行旺盛、消費回暖,2023年春節的高頻數據是否超出預期對於一些特定行業是難以有唯一的答案的,究竟什麼標準是符合預期,什麼標準是超出預期,未必沒有分歧;其次,2023年春節期間短期的經濟運行情況不能改變全年經濟逐步修復的大趨勢,就消費而言,2023年春節之後還有五一假期、暑運高峯等,出行鏈和線下消費全年也會有持續的邏輯;再者,不管是基於防疫政策改變導致經濟預期扭轉的春季行情,還是從日曆效應考慮的春季行情,大邏輯沒有被破壞的前提下,股市尚在業績真空期,2023年1季報影響股市更可能在2023年3-4月,2月就開始影響股市的可能性不大,因爲1季度行情更重要的是經濟預期,預期往往和投資者情緒相伴,即使不能驗證業績也還沒有臨近業績見光。
三是對港股持續上漲、漲幅過快過大沒有利空也會下跌的擔憂,尤其是港股點位到達了2022年2季度的高點阻力位,但是我們認爲經過測算港股距離目標點位仍有上升空間,2023年港股有可能回到俄烏衝突之前的點位。儘管從2022年11月開始港股就開始反彈,但是2022年11月的上漲有情緒修復10月拋售的邏輯,2022年12月是橫盤狀態,從2023年1月1日開始算起,港股上漲約12%,離我們此前測算的恆指潛在21%-32%的上升空間尚有距離。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港股的流動性弱於A股,上漲和下跌可能波動都相對較大,在上漲邏輯破壞之前,不宜盲目看空。
綜上,我們認爲部分投資者目前對港股的三大擔憂可能不會影響港股繼續上漲,我們認爲2023年3月兩會之前港股的風險總體而言相對可控,需要擔心的反而是2023年3-4月港股行情能否持續,但不是2023年2月。儘管我們認爲2023年2月可能是港股1季度行情的後半段,也不應在2023年2月初就過分擔憂。金融市場是龐大的,何況外資在港股有定價權,從北上資金就可以看出外資對我國經濟的樂觀,我們並不擔心“我預期了你的預期”,儘管逆向思考和打好投資“提前量”很重要,但是趨勢也很重要。
風險提示:海外經濟衰退風險超預期;全球貨幣政策變化超預期;國際地緣政治變化超預期;全球疫情變化超預期;國內經濟修復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