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轉星移又一年,曾經年少不懂鄉愁事,如今歸來已是事中人。小小的家中,有老有小,有説有笑,有鍋有灶;柴米油鹽,團圓無恙,幸福相伴。縱相隔萬水千山,但鄉音不改,遠行的遊子始終對故鄉思之哀哀,念之戀戀。農曆新春之際,我們紛紛背起行囊,撇下一年奮鬥奔波的疲憊與病痛,帶着思念與期盼,歸鄉見親人。今年,格隆彙編輯部繼續推出《2023,我的歸鄉記》系列,本文為此係列第二篇《港漂三年路,我坐上了回家的高鐵》。
正文
正當高鐵徐徐駛進汕頭站時,我終於體會到為什麼古人會有“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感受。因為與許多從未錯過回家過年的人不同,三年來我回家的路,修得愈近,歸程的機會卻越來越少。
2020年我是個還在等待入學的準研究生,香港理工大學給我報道的時間是8月15號,我和好友Fred租好了房子。而此時疫情正在肆虐香港,當時每天日增上千病例的消息是非常令人焦慮的,更為焦慮的是親戚朋友不斷髮來消息,“都這樣了,你還打算去線下上課嗎?”
因為讀的是電子信息工程,做實驗是不可或缺的,於是還沒有打疫苗的我硬着頭皮闖到了香港,沒想到這一別,就是三年。
為什麼説回家的機會越來越少,因為當時還未通關,防疫政策還很嚴格,二是學業越來越緊張,行程和學業安排上根本無法做到兼顧。
我還記得,第一次打電話跟媽媽説的時候媽媽還表示很理解,儘管那年的春節香港過得很安靜,媽媽也反覆叮囑我要注意防護。等到第二年春節的時候,我從媽媽的聲音裏聽出了些許失落的。
潮汕家庭過春節總是過得很熱鬧,雖然日常視頻通話,但當春節家裏少一個人的時候,這種缺位感是揮之不去的。爸爸媽媽雖然不提,爺爺奶奶總是要嘮叨幾句的,他們的孫子在人生的前二十一年裏,一直都在他們身邊過節。
三年間,我讀完了研究生,又申請了RA,朝着讀博的目標努力,把回家這個想法爛在了肚子裏。
沒想到年底政策轉向這麼快,前幾天我買下了西九龍通往汕頭站的高鐵票。
20號這一天起了個大早,提前做了核酸,乘坐地鐵到西九龍,檢票進站。
我走了輔助通道,檢查完內地身份證後,要出示港澳通行證和核酸檢測結果,紙質和電子版本都可以。
接着通過安檢,身上帶的手機等電子設備都要放到揹包裏,然後乘坐電梯到B3離港大廳。
入境前是需要做海關入境健康申報拿到黑碼的,我還提前截圖保存,防止過關的時候網絡信號不好。之後進入海關,行李通過安檢後,就到達侯票大廳了。
因為我定的是較早的班次,加上很多自助驗證,整套流程下來大概也就15分鐘左右,十分方便快捷。
這也是我第一次乘坐高鐵來往香港和汕頭,交通發展得迅速,很快香港與內地,就像重新啟動的西九龍高鐵一樣,開啟瞭如舊日般紛繁的來往。
從踏上車,到達深圳北不到二十分鐘,隨後在深圳北站換乘,兩個小時後抵達汕頭站。一路上抵擋不住睡意,自從來香港唸書後許久沒坐過幾個小時的車了。
我全程都戴緊了口罩,但周圍似乎都沒那麼拘謹了,提前回家的朋友吿訴我,今年回家的高鐵,也要比往年熱鬧不少。
我正前方坐着一男一女兩個小孩,藉着要上廁所從車廂頭追鬧到車廂尾巴,他們的媽媽,尷尬地起身抓這兩調皮鬼回去靜坐。小女孩好像要大弟弟一頭,在弟弟尚未學好説話的時候,懟得弟弟怒不可言,弟弟也只好委屈地求着媽媽收拾姐姐。
看得正有趣,家裏的老姐姐就給我發來了我微信,問我啥時候到站,要不要叫姐夫來接我,我不太想麻煩還在上班的姐夫,便拒絕了。
潮汕人丁興旺,小時候家裏老大調皮,經常使最小的我哭鬧,都是我這姐姐,或帶我去玩遊戲,或拿點甜食安慰我。二十年了,老大接過了父親的生意,姐姐也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和一個可愛的小侄女。
以前高中語文老師説過“近鄉情更怯”,我還覺得很矯情,回家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麼?剛到站那一瞬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怯的不是回家,而是回憶,回憶會讓人意識到,原來已經離開家那麼久了。
出口叼根煙站着刷抖音的,是我那從小就與我相愛相殺的老大。
“不用東張西望了,跟你走的時候幾乎一摸一樣。”老大還是一貫討厭的語氣。
“阿公阿嫲(爺爺奶奶)過年在咱們家過嗎?”我不想這麼快就開始吵架,於是開啟了別的話題。
“嗯。在的。回到家的時候先去找他們。”
“好。我有點餓,我得先去吃個腸粉(潮汕特色美食)。”
老大沒説話,走到岔路口時換了條道兒,那邊有我們以前常吃的一家腸粉店,算是十幾年的老主顧了。
在潮汕,腸粉是比白粥更加普遍的早餐,做什麼生意都是有風險的,但唯獨腸粉早餐店,是永遠不會倒閉。
到家後,我按照之前的約定,先去見了爺爺奶奶。他們可愛的地方在於,自我踏進家門,眼神就一刻不落地跟在我身上,我又不好意思一直看他們。而他們或許只是想看看我的變化,胖了還是瘦了。
(老人知道我要回來,給我留了門)
今年家裏給了兩個老人“禁足”,不能去太遠的地方,人多的地方,早上10點就要溜達回家,必須戴好口罩。我在電話裏也不止一次跟二老説過,地方範圍小,傳播速度特別快,可千萬得注意防護。我這一回來,等於又多一個看護。
(下午和阿公一起去買滷鵝,又一潮汕特產)
老大一接完,便回到公司繼續上班了。爸爸媽媽也都是臨近退休的年齡,迎接我的心意全都在那一桌子豐盛的菜上了,而且等會兒姐姐,姐夫和侄女兒都要來,所以實際上“年夜飯”今天就開始了。
但祭祀上我們還是遵照應有的規矩和制式,比如除夕夜,我們會在家裏擺上一張紅桌子, 放上點心,五穀,以及蔬菜孝敬祖先,奶奶和媽媽也會提前摺好一筐“金元寶”,12點鐘聲過後,隨着《難忘今宵》唱響,家裏人輪流跪地祭拜,把金元寶點燃了扔到爐子裏。
午飯後,我們喝茶閒聊,我問老爸,港口那邊的碧桂園新樓年前還有在施工嗎?我家在前年購入了碧桂園的一套新房,從16、17年後像恆大,龍光等地產公司開始在我們這兒拿地建房,去年聽説有些樓已經停工了。
老爸説,很久沒經過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在施工,希望今年能正常開工,否則到時交不了房,我哥婚事兒都得往後挪一下。
小侄女兒遞給我一杯茶,問我啥時候回香港。我跟她平時關係處的最好,幾年沒有親身見面,不知道生疏了沒有。於是我跟她開玩笑説,要等你把身份證辦好,你媽媽要我帶你去香港唸書。她看着我,又快速望向我姐姐,當她笑的時候,眼睛會眯成一道縫兒,兩顆小門牙格外顯眼,一副興奮的表情,是我見過最漂亮的小演員。
出走三年,家一切都沒有變,這就是最大的幸運了。
一位朋友跟我分享説,回到潮汕休假,絕對不能超過7天,當你習慣了大城市的快節奏之後,剛開始還能享受這份舒適安逸。漸漸地,這個平庸無趣的地方就會讓你坐立難安,反而用7天時間,你應該把想見的人,想吃的東西都安排上日程,享受一份充實的假期。
而習慣在這邊生活的人,是已經有了家庭,有了事業,有了安定的生活和固定的生活routine,正如我的家人一般,我的歸來也不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特別大的改變,內在的平靜已經植根於這個無趣的地方了。在外頭三年回到家,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一絲安定的力量。
此心安處,從過關的時候還難掩興奮和感慨,到如今敲下鍵盤時的平靜,只有回家才有這樣的療愈。
值此新春之際,格隆匯推出專屬兔年紅包封面
祝大家新的一年福氣滿滿
揚眉“兔”氣,前“兔”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