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港股、外匯等資產開年以來強勢表現,再次吸引了外資機構的關注。
華爾街大行高盛發佈報告稱,中國股市未來可能將再漲約15%,主要因爲幾項關鍵政策調整,中國經濟重新開放的步伐將比預期更快。
除高盛外,近期不少外資機構也發表了其對中國資產的看法。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Hartnett發佈的2023年首份研報中,就將做多中國股票列爲了美銀2023年十大交易之一。
與此同時,百億私募睿郡資產1月9日舉行2023年度內部路演,一度吸引超3萬人旁聽。睿郡資產管理合夥人、首席研究官、基金經理董承非表示,2023年A股市場可能存在多個方面的再平衡,看好風光等新能源板塊的投資機會。
此外,景林資產總經理高雲程近期發佈《2022年終的信》表示:“以現在的估值和基本面爲起點,2023年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雙擊之年’。”
此前一直堅持看漲中國股市的高盛,近期再次發表觀點,看好中國資產。
高盛最新發布的研報稱,中國股市在年內有望上漲15%,而人民幣則料將升至去年4月以來的最高位。
包括KingerLau在內的高盛策略師在週一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該機構將MSCI中國指數(MSCIChinaIndex)的12個月目標指數從70點上調至80點,強調主要理由是整體估值較低,以及房地產、互聯網監管和政策刺激等領域的多個支撐點。
此外,由KamakshyaTrivedi領銜的高盛貨幣策略師團隊在1月6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預計到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將升至6.5,而此前的預估爲6.9。
KingerLau領導的團隊寫道,“在2023年的全球背景下,中國在經濟增長、政策和通脹週期方面看起來處於有利地位。當前的市場背景讓我們相信,繼續減持或做空中國股票面臨的風險明顯高於做多中國股票。”
中國資產開年以來強勢表現,可能也是改變外資機構看法的重要原因。隨着中國防疫政策的優化並加速重新開放,監管的逐步放鬆和對房地產行業的支持措施也起到了額外的提振作用,MSCI中國指數自觸及階段低位以來強勢反彈。
行情數據顯示,MSCI中國指數2022年10月底最低曾達到46.92點,目前已反彈至68.79點,累計反彈幅度接近50%。
人民幣匯率也展現出了強勢升值勁頭,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曾在2022年10月一度跌至6.3748,目前最高已反彈至6.7664。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同樣也出現了強勁反彈走勢。
高盛貨幣策略師團隊預計,到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將升至6.5,而此前的預估爲6.9。
高盛曾多次對中國資產看好,去年12月,在高盛中國股票資本市場2022年度回顧及來年展望的會議上,高盛亞洲(除日本外)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王亞軍表示,自2022年11月始,中國股市已出現了一個相對較強勁的牛市信號,預計此波牛市將持續。
“對中國股市影響最大的三個因素在基本面上均在逐步改善。”王亞軍說,開放政策提升了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互聯網行業嚴監管進入尾聲;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確認2022年度可以對中國內地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完成檢查和調查,在短期緩解了中概股退市的風險。
除高盛外,美國銀行、野村東方國際、瑞銀證券、匯豐銀行、先鋒領航等外資機構也看好2023年中國資產表現。
美國銀行投資策略師MichaelHartnett在最新報告中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將出現輕度衰退,通脹率降低,中國經濟復甦,利率、收益率、息差、美元、油價達到峯值,美股持平,黃金和貴金屬價格將出現上漲。
同時,Hartnett還指出了2023年的十大交易趨勢,其中的一大交易便是做多中國股票。“中國有很高的超額儲蓄,對中國股票仍然是反向做多交易策略。”
野村東方國際最新研報稱,在海外發達國家陷入衰退的背景下,市場預期2023年中國經濟將在防疫優化與刺激政策間企穩且將實現具有週期性且頗爲困難的復甦。這意味着股市將有望開啓具有明顯宏觀特徵的行業輪動,在經濟復甦前和經濟復甦初期週期行業有望跑贏,而在經濟復甦趨勢確立後則將轉向成長。
野村東方國際認爲,中長期來看,2023年防疫政策有望在疫情的反覆中逐漸探索並持續優化,雖然其道阻且長,但中長期向着對經濟活動有利的方向邁進。經濟企穩預期之下,週期行業的估值有望先於經濟數據的改善提前獲得修復。
瑞銀證券近期發表觀點稱,對2023年中國GDP總體預測爲4.9%左右。從需求側來看,對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來說,消費是主要的經濟增長動能。投資端房地產會從底部有個小幅反彈,邊際開始出現改善,製造業和基建會在高基數的效應下略微放緩,但是總體會維持在6%左右的增速,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端會有一個小幅的反彈;出口端的增速會出現下跌。
對於股票市場,瑞銀證券預計,中國的經濟穩增長政策會持續發力,貨幣、財政、房地產、信貸一系列的政策都會進一步加碼,從而促進股票市場整體上行。資金方面,未來半年,至少會有3000億元的公募基金規模進入市場。私募基金方面沒有較好的官方統計數據,瑞銀根據量化模型測算,如果私募倉位有小幅反彈,可能帶來3000億元額外資金。海外資金方面,預計2023年北向資金將有2000億元以上的淨流入。
匯豐銀行預測2023年中國GDP同比增速爲5.0%,並顯著調高了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從4.8%上調至5.8%。
先鋒領航在最新發布的分析報告中指出,當前中國正致力於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促進疫苗和藥品研發、改善醫院設施,這些手段有助於穩定經濟,預計2023年3月之後,中國的整體經濟將看到更爲明顯的反彈,中國2023全年GDP的增速有望達到4.5%左右。
1月9日,百億私募睿郡資產舉行2023年度內部路演,一度吸引超3萬人旁聽。
睿郡資產管理合夥人、首席研究官、基金經理董承非表示,2023年A股市場可能存在多個方面的再平衡,看好風光等新能源板塊的投資機會。
董承非同時表示,2023年A股市場可能存在多個方面的再平衡。主要包括上下遊利潤的再平衡、實和虛的再平衡、港股和A股的再平衡。展望2023年,他認爲港股應該比A股會更樂觀一些。2021年以來,港股給投資人的感受比較差,部分行業紅利的消失和外部環境的惡化帶來估值水平的收縮是主要原因。目前,雖然A/H溢價率有所擴大,但還在合理範圍內,相信大環境的改善會帶來港股和A股表現的再平衡。
對於具體的行業,董承非表示,能源價格怎麼走對未來數年全球市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過去一年,新舊能源都是資本市場的熱點,利潤增速領先其他行業。對於2023年,董承非認爲,動力煤的需求未來會萎縮。一塊是電力行業的需求,電力行業需求可能佔比在六成左右,其他的可能主要就是建材和化工,這兩個行業對需求的佔比是在25%。董承非認爲,2023年建材和化工對於動力煤的需求大概率是負增長,而電力動力煤的需求,負增長會是一個趨勢性的。
假設中國未來幾年按照4%到5%的年用電量增長,2023年中國對於新增電力需求約達到3800億度電。而2022年國內的風光年裝機量超過150GW,按照風電的利用小時和光伏的利用小時測算,風電裝機就能基本滿足2025年之前每年新增的電力需求。
整體而言,董承非預計,2023年是中國火電需求見頂的元年,未來幾年火電行業對煤炭的需求可能會持續負增長。從2022年、2023年開始,新能源總量大到一定程度以後,對傳統能源的替代,由量變發生到質變的階段。對傳統能源的替代是一個趨勢性的而不是週期性的,傳統能源價格可能會進入一個低迷期。董承非認爲,新能源革命剛剛開始,其體量從量變到質變,開始擠壓傳統能源的市場份額。在需求不斷收縮的情況下,傳統能源的價格很難長時間地維持高位。
此外,對於消費板塊,董承非看法是“未置可否”。董承非認爲,未來四方面的挑戰可能會對大消費板塊帶來不確定性影響。具體包括:人口總量的潛在下降、人口老齡化、房地產超20年牛市之後“財富效應”可能下降或消失、國內優秀消費類企業的國際化遠遠落後於製造業。
景林資產總經理高雲程近期發佈了《2022年終的信》。他在信中表示,景林資產的投資組合在過去的一年裏備受顛沛,雖然在2022年依然錄得負回報,但是以現在的估值和基本面爲起點,2023年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雙擊之年。
高雲程認爲,美國通脹見頂和經濟衰退會抑制美聯儲對流動性的收緊。中國國內爲了經濟復甦所採取的一系列寬鬆和刺激政策會提供給股票市場一個相對寬鬆的流動性環境。自去年10月底以來,互聯網、房地產等行業的政策變化都是朝向更鼓勵發展和常態化監管方向,過去兩年抑制宏觀經濟發展的部分重要行業性政策已經出現了明顯拐點。中國境外上市的資產也隨着港股市場的預期穩定、中美審計合作的有序推進而化解了。“基於這些表現,中國在境內外上市公司的估值錨重新有了着陸點,我們終於又可以比較專注於企業基本面研究了。”
對於2023年的投資機會,高雲程認爲主要有三個:一是牢牢持有爲中國人提供安居樂業、好吃好玩好服務的公司,等待疫情後的消費復甦;二是找到引領經濟發展的推動性行業和企業,尤其是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三是發現那些向死而生、剩者爲王的反轉公司,他們有從過去兩年業績、估值、流動性“三殺”到未來一年“三擊”的機會。
具體到持有的公司,高雲程稱,就是三個大類和六個生意羣。具體是:數字經濟——大數字娛樂平臺、大零售和服務平臺;品牌消費品——交際性消費的酒和自我實現消費的體育服裝;中國優勢製造——新車新能源、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