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以來,多重拐點出現顯著提振港股投資者情緒,11-12月恆生指數、國企指數、恆生科技指數漲幅分別達到34.4%/35.6%/44.0%。展望2023年1月,海外貨幣緊縮的預期仍舊存在,且市場或開始逐步price in美國將陷入經濟衰退的預期。但國內疫情有望於1月達峯,基本面上行預期將逐步確立;同時,對消費和地產支持政策密集出臺,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也明確了平臺經濟企業的重要性。市場關注重點有望從外圍的流動性緊縮逐步轉向國內的經濟修復。2023年1月港股建議關注三條主線:1)受益防疫政策優化的大消費板塊;2)關注高安全邊際及高股息標的;3)受益內外部監管風險趨於平穩的互聯網板塊。
▍2022年11月以來,多重拐點出現提振港股投資者情緒。
11月以來國內防疫政策不斷優化、穩增長政策(尤其地產相關支持政策)密集出臺;海外美聯儲貨幣緊縮邊際放緩的預期差愈發明確、中美關係階段性緩和。多重拐點出現顯著提升投資者信心,尤其11月下旬起,外資開始迴流港股市場。經測算的託管數據顯示,12月截至23日,外資流入恆生綜指約149億港元。11-12月港股市場大幅上漲,恆生指數、國企指數、恆生科技指數漲幅分別達到34.4%/35.6%/44.0%。展望2023年1月,海外貨幣緊縮的預期仍舊存在,且市場或開始逐步price in美國將陷入經濟衰退的預期。但國內疫情有望於2023年1月達峯,基本面上行預期將逐步確立;同時,對消費和地產支持政策密集出臺,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也明確了平臺經濟企業的重要性。市場關注重點有望從外圍的流動性緊縮逐步轉向國內的經濟修復。
▍2023年1月基本面修復預期有望對衝海外貨幣緊縮壓力:
政策加速發力,基本面預期有望持續上修。11月以來國內防疫政策持續優化,儘管近期疫情的快速擴散導致階段性生產和消費疲軟,但我們預計1月國內疫情將達到峯值,並開始向疫情影響消化、完全迴歸常態,經濟預期持續上修並逐步兌現的階段演進。與此同時,政策支持也在持續發力,地產「三支箭」政策推出以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加力穩增長政策,再次強調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要求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並強調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等。擴大內需連日多次得到中央層面政策強調,政府對促進消費盡快復甦的重視態度明確。且政策旗幟鮮明的支持數字經濟和平臺企業發展,產業監管常態化趨勢明確。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場基本面(尤其大消費及互聯網板塊)預期有望持續上修。
海外貨幣緊縮風險及衰退預期或仍影響港股估值。2022年12月美聯儲FOMC會議符合預期,當前市場預期本輪美聯儲加息週期將於2023年3月前後結束,加息高點在5%左右。臨近加息結束前,貨幣緊縮的預期或仍將壓制港股市場估值。另外,如若2023年1季度美國國債發行加速導致美債市場供需格局的進一步惡化,也可能存在引發美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擔憂。另一方面,美聯儲持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也將使得市場進一步price in衰退風險的發生,在產生衰退預期到衰退中期之間,港股估值或亦受到拖累。但考慮本輪美國陷入衰退市場早有預期,以及國內基本面上修預期較強,我們預計海外貨幣緊縮及衰退對港股的影響較爲有限。
▍2023年1月建議關注受益防疫政策優化的大消費、高安全邊際和高股息標的、以及受益內外部監管風險緩和的互聯網三條主線。
1)受益防疫政策優化的大消費板塊:近期國內防疫政策持續優化,而2023年1月疫情達峯後有望逐步向疫情影響完全消化、完全迴歸常態,消費數據實際明顯回升的階段演進。基本面上修預期有望帶動大消費板塊景氣,其中如酒店航空、餐飲旅遊等出行產業鏈更值得關注。
2)關注高安全邊際及高股息標的:歷史上美國進入經濟衰退前中期,港股防禦性板塊回撤幅度相對較小。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恆生高股息指數在市場下跌時也表現出相對更強的韌性。在歐美發達國家衰退預期逐步被price in的時期,建議關注通信、「中字頭」、公用事業等高股息高防禦性板塊的配置價值。
3)受益內外部監管風險趨於平穩的互聯網板塊:國內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政策旗幟鮮明、平臺經濟監管常態化,且消費屬性的互聯網板塊也將受益於宏觀經濟復甦;海外中概退市風險暫時解除,結合當前互聯網板塊較低的估值水平,我們看好互聯網龍頭企業的配置價值。
▍風險因素:
1)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超預期,全球經濟大幅衰退;2)中美摩擦進一步升級;3)海外央行超預期收緊貨幣政策;4)匯率波動超預期;5)國內政策及經濟復甦進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