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恆指2022年累跌3,616點或15% 恆生科指累跌逾27%
恆指及恆生科指於2021年各累跌逾14%及32%後,今年受歐美地區通脹高企拖累,美聯儲局3月宣布加息25個基點,至今共累計加息425個基點,進取加息困擾大市,兼且內地及本港亦受疫情持續衝擊,當局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及對部份地區進行「封城」,導致投資及消費等受壓,內地樓市銷售轉弱,並曾爆發「爛尾樓」風波。
中美兩國競爭加劇,美國於10月再收緊對中國半導體技術出口的新限制,恆指於10月31日曾低見14,597點的年內最低位(較去年底收市23,397點一度累跌8,800點或逾37%)。至11月美聯儲有委員認為不久後宜減慢加息步伐,美匯指數由高位回落,內地12月初出台優化防疫「新十條」,規定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產、停業。港股自11月起在中國重啟經濟及「再通關」憧憬下有買盤支持,收復部份失地。
恆指今年以來累跌3,616點或15.5%;國指累跌1,531點或18.5%;恆生科指更累挫累跌1,542點或27.2%。
【恆指開局佳 首季急轉下】
港股今年初南向資金流入驅動估值修復,恆指於2月10日曾高見25,050點今年以來最高位。但俄烏戰爭加深地緣政治及通脹的風險,疊加投資者對中概股在美退市的憂慮重燃,令避險情緒趨升,國際油價攀升,環球股市反覆向下,本港自2月新冠疫情明顯惡化、至3月初達高峰,恆指今年首季累跌1,400點或6%、恆生科指首季累跌1,112點或19.6%。
由於俄烏戰事持續、美聯儲加快加息以抑制通漲,在美匯強勢及上海疫情反彈等多重夾擊,內地4月官方製造業PMI降至47.4連跌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跌11.1%遠遜市場預期,港股走勢反覆向下。另一邊廂,美聯儲局自5月起進取加息半厘,港元走弱,金管局不斷接錢。
5月下旬國務院總理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其後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及33項細則出爐,包括財政及貨幣政策、穩投資促消費保就業,以部署穩住經濟大盤,市場擔心美經濟有機會陷入衰退,美股回調下,恆指6月累升444點或2.1%、第二季累跌137點或0.6%。
【第三季承壓 恆指挫兩成】
港股第三季受壓,於7月部份內房企業陸續爆發「爛尾樓」風波,令住房需求及信心,以至內房融資亦受到明顯影響,恆指7月累1,703點或7.8%,而恆生科指7月更累跌11.1%。
8月下旬,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於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放鷹」,指可能繼續加息並讓利率在高位保持一段時間,以遏制高通脹,美債息抽升,導致股匯市持續波動。美國通脹持續高企,美聯儲於7月及9月議息中均加息四分三厘。9月下旬,恆指失守18,000關創十年新低。大市受恆大(03333.HK)債務危機、內地收緊監管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第三季恆指累跌4,637點或21.2%;國指累跌22.9%;恆生科技指數累計重挫29.2%。
【11月迎反彈 憧憬再通關】
第四季市場觀望中美關係走向,美國10月再收緊對中國半導體技術出口的新限制,限制向中國出口多款用於人工智能及超級電腦的晶片,同時收緊向中國公司銷售用於生產半導體的設備。恆指於10月底曾低見14,597(全年低位),曾創逾13年低,恆指10月累跌2,535點或14.7%,而恆指由7月至10月連跌四個月,累跌7,172點或32.8%。
至11月中G20領導人峰會於印尼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總統拜登在會議期間會晤,習近平指冀雙方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拜登指美方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內地防疫措施其後轉吹暖風,先取消航班熔斷機制,再放寬隔離檢疫至「5+3」,其後逐步優化防疫措施,各地逐步解封兼「復常」,令恆指11月收復失地,單計大市11月累升3,910點或26.6%,而恆生科指11月累升945點或33%。
再者,內房獲中央接連救市,先有「金融16條」支持內房企業發債及向銀行信貸融資,其後再發「第三支箭」允許涉房企業抵押資產融資「保交樓」,令全線內房企業終於「鬆口氣」。踏入12月,市場繼續憧憬內地放寬防疫措施,至12月下旬,內地公布明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後集中隔離,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可入境,並將有序恢復辦理居民赴港簽注,恆指於今年底亦曾重上兩萬關。恆指第四季累升2,558點或14.9%,而恆生科指四季累升678點或19.7%。(ta/w/t)~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