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局勢錯綜複雜,帶動了全球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面對這一趨勢,各地政府陸續啟動採暖季順價工作,在做好民生保供,滿足工商企業用能需求的同時,也需要減輕下游城燃企業的供氣負擔,穩步落實價格聯動機制。
從“上游企業-城燃企業-消費終端”這一天然氣消費產業鏈條構成來看,“兩頭難以疏導,壓力集中在中間”的情況仍舊存在,城燃企業往往承擔着較重的保供任務,又難以將因上游漲價而帶來的成本壓力及時傳遞到消費終端。
以行業健康發展視角來看,必須要做出改變來保障各個環節主體的利益,才能使得行業整體持續良性運轉。今年以來,各地密集出台的相關調價政策正在有效改善這一“失衡”局面,可以從居民以及非居民順價兩個部分來看。
首先是居民端。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要求上下游在合同簽訂過程中,嚴格區分民生用氣和市場化用氣,對於民生用氣需要單獨簽訂合同。
由於民生用氣合同的單獨簽訂,居民端供氣量和供氣價格得以“鎖定”,上游未來不得隨意對民生用氣減量、漲價,城燃公司不僅可以更穩妥地完成保供任務,還能更好地理順購銷價差。
一般來説,下游城燃公司的民生用氣銷售價格受到嚴格管控,價格調整需要經過地方聽證,往往時效性不好。
但在今年,政府要求上游與城燃公司提前簽訂冬季居民保供的中長期合同,同時,各地召開城燃居民調價的聽證會,有助於城燃公司在收到相對合理的收費時,更好地提供保供服務。
據悉,今年以來,主要城燃企業的居民順價工作就比往年順的更快、落實的更好。比如,今年以來,中國燃氣已在南京、南寧、濰坊、聊城等近30個城市實現了居民用氣價格調升,對燃氣業務的毛差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再就是非居民端。
10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發佈了《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調整2022-2023年供暖季非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的通知》,對供暖季非居民用氣的銷售價格進行調升,並明確提及“將上游非居民用天然氣綜合門站價格上浮部分全額疏導至終端用户”。
這意味着,今年採暖季期間,城燃企業可以針對上游漲價的部分實現100%傳導到下游非居民用户,有助於更快緩解非居供氣的成本壓力,提升供氣毛差。
不止是內蒙古,北京、上海、南京、西安、蕪湖等城市也於近期發佈了相應的非居民氣價調整政策。由於區域性差異,各地對於氣價調整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整體的方向和目的與內蒙古地區是一致地,那就是保障當地的城燃企業順價工作順利推進。
可以預期的是,全國各地冬季順價進展應當優於往年,這對於城燃公司尤其是像中國燃氣這樣的全國性佈局企業來説,可以極大地消除毛差壓力,盈利能力的修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