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北辰
來源 | 鯨落商業評論
經濟學是科學嗎?
我們先得定義一下什麼是“科學”。
按照波普爾的理論,科學具有可證偽性,它是指一個理論要有被否定的可能性。比如,弗洛伊德説人的一切遭遇都可以用童年和性來解釋,它總能自圓其説,永遠無法被否定,這就不是科學,是玄學;愛因斯坦説引力場能讓光線彎曲,這就是科學,因為你可以通過實驗觀測,如果觀測結果和理論相反,理論就是錯的,這就叫可證偽。從邏輯上,任何科學理論都不可能“被證明”,只能被證偽,你做的實驗再精準符合相對論,也只能説明相對論“尚未被證偽”,這個理論暫時被保住。自波普爾之後,絕對真理不復存在。
更重要的是,可證偽性是對未來的大膽預測。誰也不曾根據教義或者弗洛伊德理論成功預測過任何未知事物,但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和引力波,這種勇於承擔責任的預測,是具備可證偽性精神的科學最迷人的地方。
那麼,按照可證偽性原則,經濟學是科學的嗎?
某種程度上,經濟學不可證偽。
經濟學家阿諾德·克林(Arnold Kling)在《分工與貿易》中舉了個例子。經濟學裏有個最簡單的供求關係模型:如果一個產品價格上升,那麼需求就會下降。現在有個真實案例,某一年,某大學把學費提高了17%,但申請該大學的人數卻明顯高於前一年。
請問,這算是供求關係模型被證偽了嗎?當然不算。因為你可以輕易找到其他干擾變量:也許這一年其他大學的學費也提高了;也許雖然學費提高了,但獎學金的力度也提高了;也許這所大學的排名提高了;也許學生就是認為越貴的大學越好……
這麼看來,在經濟中,如果現實符合我的理論,那麼固然好;如果現實不符合理論,那麼我總能找到其他解釋,是不是有點神棍的意思?
那麼經濟學是玄學嗎?
當然不是。
可證偽性只是波普爾的一家之言。波普爾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哲學家是托馬斯·庫恩,他提出了“範式轉移”的概念,即科學共同體集體信念的轉變,從牛頓的機械世界觀到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世界觀就是一次範式轉移。這種轉移並不經常發生,大多數時候,科學家只是在舊範式裏修修補補,證實和完善舊理論。因為一兩個“反例”不足以推翻舊理論(比如完全可能是實驗誤差導致),想要改變範式,需要很多很多“反例”才行。
或許是為了挽救經濟學的“科學性”,阿諾德·克林提出了一個與範式相似的概念,叫“解釋性框架(interpretive framework)”。克林説經濟學裏的各種模型,並不是可證偽的科學命題,而是一個個“解釋性框架”,是思考經濟問題的一個個思維快捷方式,對這些解釋性框架來説,即便出現反例,你也可以説是其他因素導致的,不能立即推翻這個框架。
這是經濟學在詭辯嗎?不是。這是因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要比物理學複雜得多。
首先,物理學之所以能傲視社會科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物理學的研究對象非常純粹。全天下的電子都一樣(全同粒子),電子不存在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更不存在性格與稟賦,研究了一個電子的特性,等於研究了所有電子的特性——但全天下的“人”可不一樣。海德格爾就説,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世界”(包括成長環境,文化背景,歷史經驗等),脱離這個“世界”,單獨把這個“人”拿出來研究是不可能的。這意味着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不適用於經濟學,適用於這裏的物理定律必定適用於那裏,但適用於西方的經濟規律不一定適用於東方。
更重要的是,這些複雜的“人”,彼此互為變量,構成了一個更復雜的經濟系統。就像上述大學提價的案例,經濟學事件中有太多幹擾因素,你無法像隨機雙盲實驗那樣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只看單一因素,然後去驗證一個理論,真實世界不允許你做這樣的實驗。
所以克林是對的,經濟學雖然不是純粹的科學,卻因為“解釋性框架”的出現,有着科學的一面。科學與非科學之間也沒有一條明顯的界限,關於“什麼是科學”,當代科學哲學家的思想早已超越了波普爾和庫恩,卻依舊未能達成共識。
而共識是,包括供求關係模型在內,經濟學恢弘大廈裏的那些“解釋性框架”,那些從亞當斯密起一代代經濟學家費盡心力研究的各種經典模型,一定都有各自的道理,它們久經檢驗,熠熠生輝,有着頑強的生命力,不會因為幾個反例的出現而大廈傾塌。這也是為什麼經濟學常説,“所有模型都是錯的,但其中有些是有用的。”
所以你猜經濟學家會怎麼解釋經濟危機?
他們會説:“你懂得這麼多道理,也可能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作者:李北辰(鯨落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