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紅杉、軟銀、高盛都來了!這條最受爭議的賽道正在引爆資本圈
格隆匯 10-12 08:58

當互聯網大廠們正在經歷所謂的發展陣痛之時,VC們很忙,他們都在對着一個賽道躍躍欲試。

不是新消費,不是新能源,而是我們熟悉又陌生的風口——Web3

事實上,它和此前掀起熱潮的比特幣、NFT、元宇宙等賽道有着緊密的聯繫,隨着資本快準狠的出手,如今這一賽道上頻頻出現估值頗高的獨角獸。

今年以來,Web3領域頻出融資新鮮事,熱度一波接着一波。

比方説,今年3月,區塊鏈初創公司ConsenSys完成4.5億美元的融資,有微軟、軟銀、淡馬錫等大佬的撐腰,估值或達到70億美元;今年4月,Web3安全企業CertiK完成8800萬美元的B3輪融資,估值達到20億美元,參投機構包老虎環球基金、高盛、紅杉等;今年6月,Web3基礎設施提供商InfStones完成6600萬美元的融資,軟銀願景基金二期、GGV紀源資本等參與。

儘管目前在大市的影響下,VC們都開始謹慎起來,但顯然他們在面對Web3的時候,還是很熱情,甚至抱團下注,大有“再不投,你就落伍了”的氣勢。

就連時尚奢侈品圈也迫不及待地搭上這輛快車,此前,GUCCI官宣與潮玩品牌Superplastic合作推出了SuperGucci系列NFT,稱這是 "邁入Web3的第一步";它也在推進接受加密貨幣支付的動作,包括比特幣、比特幣現金、以太坊、Wrapped Bitcoin、Litecoin、Shiba Inu、狗狗幣等。

圖片來源:網絡

Web3作為熱門的風口,甚至被業內稱為“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熱鬧之下光影相伴,爭議之聲也不絕於耳,探究幾番,還是有點意思。

01

去中心化又爆了?

Web3是一種全新的互聯網方式,在談論它之前,我們需要覆盤一下它的發展軌跡。

互聯網範式發展歷程總覽,圖片來源:華泰研究

事實上,大眾對Web1並不陌生,在當時,門户網站破空而出,內容和數據都由它們來製作和把控,用户的角色往往是瀏覽者,單純在“衝浪”,無法產生交互行為;慢慢地,我們所熟悉的Web2時代到來,網站和用户建立起來一定的社交關係,產生互動,用户創造、傳播並分享信息和數據(UGC產品),而平台也藉此獲得了顯著的商業價值,但事實上,這一模式下用户對於這些內容並沒有太多的話語權,一般是由平台所有、控制和分配。

而若是置身於Web3的環境中,以去中心化為核心,每個用户將擁有屬於自己的數據和內容的所有權與分發權,藉助技術和相應的金融工具,個人可以由此獲得價值,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當內容得到了明確的確權,也能有效解決隱私安全、公共安全、盜取信息等痛點。

不得不説,這種互聯網模式是對內容數據、所有權的一種創新式顛覆。畢竟在成熟的Web3模式下,內容的生產和所有權都回到了用户的身上,直接加強了創作者的權益保護。

顯然,這一模式是很有吸引力的。

圖片來源:網絡

要知道,現今,Web2的流量紅利已經見頂,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跨界,就是想要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向大眾提供有想象空間的新故事。而與此同時,Web3的大幕正在緩緩拉開,圍繞區塊鏈、隱私計算等底層技術正在發展,尤其在後疫情時期,數字化的趨勢是不可逆的。

Web 服務模型 VS. 加密服務模型,圖片來源:華泰研究

除去很多Web3初創公司開始嶄露頭角之外,不少互聯網巨頭也聞風而動。例如,市場信息顯示,今年5月谷歌的雲計算部門開始組建Web3團隊,試圖為運行區塊鏈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提供後端服務,興許也是為了趕上風口,與自身的雲服務實現一定的協同效應。

02

“割了誰的韭菜”?

然而,就和元宇宙、比特幣一樣,Web3的發展不免也陷入了兩極分化的評價輿論之中。

我們是看到了火爆的融資熱,但也不能忽視由此或會引發的一地雞毛。

以往風口的野蠻生長所造就的泡沫事例都是前車之鑑,在沒有正式的標準規範下,疊加技術發展並未走向成熟,圍繞這些熱門概念而躁動的亂象時有發生。

一面是充滿想象空間的科技藍海,一面卻存在着“掛羊頭賣狗肉”的騙人事例,畢竟在現實生活中,比起它本質的技術概念,不少人對它背後的金融炒作更感興趣,屆時投機就變成了一個很露骨的事情。

Web 3.0 目前所處階段以及比特幣和加密交易同互聯網發展歷程的比較,圖片來源:華泰研究

眾所周知,如今的社會環境越來越卷,普羅大眾想要實現自身的價值以及獲得可觀的財富,事實上並不容易,而Web3所提供的平台或放大了這一份渴求,他們可以擁有挑戰的機會。

但事實上,Web3這一互聯網模式的新構想,也還只是在導入階段,在當下,大多數人對其還處於“一問三不知”的懵懂狀態,更別提如何真正落地了,技術、資金、人才、監管規範等關鍵要素缺一不可,而在發展環境缺乏成熟性的背景下,想要實現所謂的“造富神話”不具備普遍性。

而那些對其進行"All in"的行為,興許是靠着商業直覺而看重這塊的發展潛力,但入局者往往需要承擔一定的高風險。畢竟,藉助風口來“割韭菜”的大有人在,憑藉信息不透明優勢而賺一波就走的事例也只多不少。此前,馬斯克曾對Web3的評價代表了大多數觀望者的心聲,“感覺不真實,聽起來像是個營銷術語。”

03

結語

雖然Web3已成為了資本圈的熱頻詞彙,甚至被各路巨頭瘋狂爭搶,但這一領域還是過於"新",在目前往往造就了一種割裂,即VC們的瘋投以及大眾對其的陌生。

就像元宇宙一般,現階段,Web3所構建的更開放、安全的互聯網世界距離大眾還是有點遠,但無論何時,人們都在期待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改變傳統行業的運作。只不過,扎堆盲投容易帶來估值偏差,造就一場看不見摸不着的狂歡。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