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行業轉型進入深水區,中國再保險(1508.HK)的創新求變之道
格隆匯 09-07 10:06

今年以來,疫情反覆疊加全球宏觀經濟承壓帶來的 “寒氣”似乎正在蔓延開來,即將進入尾聲的中報季大體上印證了這一點。對於一些正處於轉型攻堅期的行業來説,更是不太友好。

比如筆者長期追蹤的保險行業中,上市險企業績普遍下滑,即便是頭部企業往往也難以避開這樣的內外雙重壓力。

8月29日,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集團”)披露了2022年中期業績。中再集團歸母淨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是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的動盪。

從保險公司的商業模式來看,承保和投資是驅動業績的兩大核心。上半年的地緣政治衝突、全球通脹上升疊加疫情反覆的影響,造成了資本市場尤其是二級權益市場的大幅波動,連帶着保險行業整體投資收益普遍性下滑。

但是,筆者始終認為,對於當下的險企來説,相對於短期的淨利潤變化,更重要的在於其本身是否在正確的道路持續轉型,調整承保端業務結構使之符合行業發展大趨勢,集中優勢資源提升長期價值。

一、業務結構繼續向好轉變

2022年上半年,中再集團實現了總保費收入人民幣879.80億元,同比增長5.6%,超過了保險行業同期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公司承保端的動能依舊穩固。

而這本質上恰恰在於中再集團對於行業轉型脈絡的深刻把握,業務結構的調整符合行業發展大勢。

首先是人身險方面。經過早些年的粗放式增長,近年來人身險的整體銷售失速,以此為主業的保險公司也紛紛陷入了保費收入增長放緩乃至下降的地步。但需要明確的是,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養老、醫療保健等需求呈現長期上升趨勢,由此衍生的健康險等保障型業務將會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同時,由於健康險的定價更加複雜,對於風控的要求更高,而中再集團作為業內極具數據優勢及產品設計經驗的再保公司,被諸多直保公司視作優先合作對象。國內首款長期醫療險、特藥險、惠民保等創新型業務均有中再集團的身影。

保障型業務也已經成為中再集團的重要成長動能,過去5年中再壽險的保障型業務收入增速始終高於健康險行業的原保費收入增速。2022年上半年,中再集團人身再保險境內保障型業務主動創新發展,強化核心競爭力,克服行業增長乏力影響,分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2.6%,佔比提升7.3個百分點。同時,中再集團積極發展中端醫療險等效益性業務,持續深化存量業務防虧減損,通過創新驅動與嚴控風險實現短期保障型業務承保效益穩定,綜合成本率98.24%。

其次是財產險方面。近三年來車險綜合改革是財產險行業發生的影響最為深遠的變化之一,其正在扭轉過往以車險為主要動能的財產險行業格局,同時也倒逼各大險企進行鍼對性變革。從這個角度入手,無論是直保公司還是再保公司,非車險上的競爭將決定其在財產險戰場的未來地位。

同樣地,財產險向非車險發展的趨勢也對直保公司在產品設計、風險定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了財產險直保公司的分保需求。中再集團近年來抓住了這一結構性機會,實現了財產再保險業務規模的持續提升。2022年上半年,中再集團境內財產再保險非車險業務同比增長42.1%,佔比提升6.6個百分點至77.8%。

此外,中再集團旗下的大地保險也受益於非車險比例上升的邏輯。2022年上半年,財產險直保非車險業務同比增長9.2%,佔比提升1.9個百分點至50.3%,首次實現佔比過半。

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保險的保險”,再保險天然具有全球化屬性。中再集團抓住國際再保市場費率上漲的機遇,進一步擴大特險、政治暴力險、水險、責任險等優勢業務規模,同時積極開拓非勞合社市場,境外財產再保險及橋社業務2022年上半年總保費收入人民幣113.74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橋社業務總保費收入人民幣89.06億元,同比增長20.6%。橋社在審慎計提俄烏衝突準備金和承受自然巨災損失的情況下,主動調整業務結構,降低業務波動性,仍實現較好承保利潤,綜合成本率為96.34%。

二、創新驅動業務發展

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業務的拓展,除了在傳統業務上持續深耕穩定基本盤外,更離不開對代表行業未來動能的新興業務的探索與產品創新。

2021年,中再集團提出了“一四五”戰略,即以再保險業務為核心,通過產品創新、平台驅動、科技賦能、全球聯動四大戰略支點,實現價值、數據、生態、人才和文化五大方面的提升。產品創新恰恰是四大支點中是居於首要位置的關鍵一環,“創新”這一關鍵詞可以從中再集團近年來的各類新興業務上得到體現。

首先是人身再保險領域方面。在“健康中國”戰略以及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指引下,保險公司紛紛入局健康養老產業,中再集團也在加速推進產業融合,在特藥業務基礎上深入開展創新支付研究和探索實踐,在惠民保、帶病體保險、消費醫療險以及以CAR-T為代表的新療法領域落地創新支付合作,同時,中再深度經營百萬醫療險存量市場,通過推廣覆蓋藥、械、檢測、先進治療為一體的先進醫療保險,推進百萬醫療險老客户加保和產品升級。

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再集團拓寬了惠民保覆蓋範圍,將CAR-T、醫療器械等醫保目錄外診療項目納入惠民保,新增覆蓋 2300 多萬投保人羣。另一方面,中再集團創新性地推出面向肺結節人羣的百萬醫療險、面向老年人羣的重疾型長期護理險等多款創新產品,助力民生健康,老年險、慢病險等業務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8%。

再者是財產再保險領域。目前,社會管理、科技強國、一帶一路、碳中和等諸多重大領域平穩發展都離不開再保險的保駕護航。

以巨災保險為例。在當下全球氣候環境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影響下,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呈現走高態勢,巨災的發生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往往會造成沉重威脅,由於巨災風險低頻高損的特點,直保公司往往有着強烈的分保需求。

同時,地震、颶風、海嘯、洪水等自然災害難以預測的特性往往需要強大的技術能力支持預判與評估。中再集團擁有國內唯一專注巨災風險管理的保險科技公司,成功研發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震巨災模型和颱風巨災模型,絕大部分指標優於國際同類模型,實現國產化替代和自主可控,不斷強化中再集團在巨災保險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助力完善我國巨災風險管理體系。目前,中國地震巨災模型3.5版已在4家政府單位和22家保險機構投入使用。

今年上半年,中再還抓住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參與制定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併發布了再保險行業首個新能源汽車定價風控模型——“再·途”新能源汽車定價模型,該模型具有可解釋、高精度、可迭代等特點,有助於精準識別並管控風險,降低業務賠付率。同時,中再跨界合作發佈了我國首份《電化學儲能保險發展報吿》,打造“可再生能源+電化學儲能技術+綠色保險保障”的融合發展模式。

總體來看,新興業務是一片大有可為的新藍海,與中再大力推進的產品創新緊密契合,可以發揮中再技術、數據、平台優勢的領域,有利於快速提升創新能力,是增量承保利潤的重要來源。

三、結語

站在當前時間節點,保險業的深度轉型仍然是壓制板塊估值的最大因素,這一基本行業現狀不會是以某一兩家公司業績波動而發生根本性的扭轉。

但需要明確的是,植根於中國龐大的保險市場,當前的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遠遠沒到保險業發展的天花板,其中存在的結構性機會已在上文中進行了充分説明,無論對於直保公司還是再保公司而言,這都是在下一個保險上升週期來臨前必須要做好的準備。

相對直保公司來説,再保公司能享受到保險行業分保需求走高的紅利,疊加其全球化佈局帶來了風險分散優勢,在當下保險行業整體估值進入歷史低位的時候更值得關注。

而從此次中期業績來看,中再集團業務結構的變化正展現出了一個再保險龍頭企業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其背後的創新能力將催化其長期價值穩步提升。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